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鳗弧菌是感染斑马鱼的一种致病菌,科研人员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敲除鳗弧菌的致病基因,使其丧失感染能力但保留菌体活性,从而获得鳗弧菌疫苗,科研人员针对该鳗弧菌疫苗的免疫效果,开展了以下实验。将斑马鱼分成四组:加强免疫0次组(BO×0)、加强免疫1次组(BO×1)、加强免疫2次组(BO×2)和对照组,并以14天为间隔进行加强免疫,实验设计如下:

时间

0天

14天

28天

56天

实验处理

初次免疫

第一次加强免疫

第二次加强免疫

野生型鳗弧菌进行感染

BO×0组

+

+

BO×1组

+

+

BO×2组

+

+

+

对照组

+

注:“+”表示施加相应处理,“-”表示未施加相应处理。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的疫苗属于灭活病毒类疫苗
B.第14天需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处理的组别是BO×1组
C.注射该疫苗后发生的免疫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D.注射该疫苗后,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裂分化形成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2024-01-2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研究发现,线粒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丙酮酸经氧化脱羧形成的乙酰辅酶A可调控细胞核内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如图为T淋巴细胞的线粒体部分调控关系的示意图,其中NFAT蛋白为T细胞核活化因子,在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重要基因转录中起关键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酰辅酶A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成CO2和NADPH
B.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O2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C.图中相关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激活其转录,此过程中该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变化
D.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可进入细胞核调控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转录,提高机体免疫力
3 .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NMJ)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研究认为体液免疫异常是MG的唯一发病因素,多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近期研究显示,细胞因子(CK)参与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糖皮质激素既可经其受体阻断CK基因转录,又可抑制CK受体从而阻断CK作用通路,糖皮质激素已成为目前治疗MG的有效药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长期单独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MG可能会引起乙酰胆碱受体被破坏加重病情并产生耐药性
B.重症肌无力可能会累及心肌、平滑肌甚至呼吸肌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
D.糖皮质激素通过改善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缓解MG症状
4 .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
生理盐水
A.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目的是杀死体内的淋巴细胞
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甲组与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 年 9 月杭州举办了第十九届亚运会,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也会发生碰上擦伤等情况。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血液中乳酸堆积,引起血浆 pH 持续下降
B.持续高强度运动,引起血糖下降,肌糖原、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C.控制躯体运动的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D.脱水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2.外界温度下降,运动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的体表和体内都分布着温度感受器,它能将温度变化转换成动作电位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体温调节过程主要通过反射活动实现,内分泌腺是感受器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产热
3.亚运会期间,运动员难免出现受伤、疾病等情况,以下不可能在运动员体内发生的是(  )
A.受伤部位皮肤破损,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B.皮肤破损,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白细胞从毛细血管钻出,进入受损部位
C.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能直接识别进入运动员体内的病原体
D.吞噬细胞在淋巴结处拦截 T 淋巴细胞
4.运动员在亚运村进餐,食物营养全面,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促胰液素起重要作用,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运动员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人体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 BAT 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 BAT 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通过与大脑皮层 SCTR 特异性结合刺激人体产生饱腹感
B.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定向运输至褐色脂肪组织(BAT)
C.促胰液素是在胃酸的刺激下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D.推测运动员进食后,促胰液素可促进 BAT 的呼吸作用
5.田径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冲出起跑线,该过程为神经调节,枪声响起 0.1 秒之内算作抢跑。跑步过程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兴奋处是③④中间点)。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运动员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 定不变
C.枪声响起之内的 0.1 秒算抢跑的重要依据是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需要时间
D.若此时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膜外,指针会发生偏转
2023-11-20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6 . 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2023-08-21更新 | 59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新课标新教材高考试题生物试卷
7 .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可以在吞噬细胞内寄生的低毒性真菌病原体,其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为探究荚膜的致病机理,某研究人员将新型隐球菌野生株(对照组)和新型隐球菌荚膜缺陷株(实验组)分别与小鼠吞噬细胞共孵育相同且适宜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隐球菌的吞噬细胞数/观察到的吞噬细胞数)较高。已知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和胸腺缺失小鼠更易感染新型隐球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隐球菌侵入机体后,可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推测T淋巴细胞最可能在抗新型隐球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C.荚膜降低了新型隐球菌抵抗小鼠吞噬细胞吞噬的能力
D.进一步确定新型隐球菌荚膜合成的关键基因,可为控制其感染提供研究方向
8 . 研究发现,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会使机体内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数量减少。为探究MDSC对胰腺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小鼠类型处理肿瘤的相对体积
A组健康小鼠植入胰腺癌细胞++
B组健康小鼠处理X+++
C组健康小鼠植入与A组等量的胰腺癌细胞并进行适当有氧运动+
注:“+”越多,表示肿瘤的相对体积越大。
A.B组的处理X为植入与A组等量的胰腺癌细胞和一定量的MDSC
B.MDSC通过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C.机体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能一定程度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D.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处理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2023-06-12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生物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病原体入侵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但过度免疫应答可能造成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下列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RH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垂体
B.图示的分级调节模式也适用于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D.低于正常生理浓度时,肾上腺皮质激素仍对ACT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
2.下列关于过度炎症反应和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神经递质、CRH、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神经递质增多,会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
D.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会刺激机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CRH
2023-05-26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九校高三联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巨噬细胞表面的CD23识别白色念珠菌(一种真菌)后,其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被激活,产生一氧化氮,杀灭真菌。研究人员用白色念珠菌感染野生型小鼠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采集了感染前后两种小鼠血细胞中的m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CD23基因,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都是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
B.过程Ⅱ对1个单链cDNA进行20次循环,理论上需要消耗220个引物B
C.野生型和JNK基因敲除组的CD23的数量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一定不同
D.JNK蛋白激酶抑制剂或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剂可治疗白色念珠菌的感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