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初,爆发了全球性新型肺炎疫情。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相互识别,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下图是人体防御新冠病毒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1)新冠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首先被①_______细胞摄取、处理,然后把抗原呈递给②________细胞,进一步激活③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⑥浆细胞,后者分泌⑧______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抑制病毒增殖。
(2)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致敏T细胞释放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由图可知,穿孔素是由致敏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________,它可以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2022-10-23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4.3 B、T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2 . 图A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图B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具有抗原呈递作用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为__________。(填序号)
①巨噬细胞 ②辅助性T细胞 ③细胞毒性T细胞 ④记忆T细胞
(2)细胞毒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两者间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基因种类 ② mRNA 种类 ③ 蛋白质种类
(3)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图A相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依赖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载体蛋白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C.记忆T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进而裂解病原体
(4)结合图B及题干中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机体主要依赖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清除肿瘤细胞
B.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均有助于清除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逃逸的主要原因是T淋巴细胞减少使免疫力降低
D.PD-L1抗体治疗肿瘤是依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5)为阻断图B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科学家制备了抗PD-L1 抗体。制备过程中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__。该抗体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为__________
2023-03-08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病。MS患者神经纤维的髓鞘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相关机制如图所示。

(1)神经元结构中可以作为突触小体的是        
A.树突B.树突末梢C.轴突D.轴突末梢
(2)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都是由神经干细胞分化而来,但两者在形态和功能上相差很大,原因不可能是        
A.部分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不同
B.部分染色质中组蛋白甲基化程度不同
C.部分染色质中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不同
D.进化上两种细胞受到不同的环境选择
(3)髓鞘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__
(4)根据图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推测正确的是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保护轴突免受损伤
C.阻断同一轴突上信号的传导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信号干扰
(5)图中A是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细胞。
(6)据图分析神经纤维脱髓鞘的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小胶质细胞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抗原肽来自于机体自身蛋白
B.图中的抗体可以与髓鞘结合,直接破坏髓鞘
C.T淋巴细胞分化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杀死少突胶质细胞
D.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增强炎症反应,加剧脱髓鞘过程
(7)神经纤维上髓鞘被破坏后,神经冲动传递会________(加快/变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用若干只从未被抗原A和抗原B(两者的抗原种类不同)感染过的健康小鼠做如下表所示的三组实验。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第一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生理盐水

抗原B

第二次注射物质种类

抗原A

抗原A

抗原A


A.第二次注射,甲组和丙组小鼠对抗原A的免疫反应强度相同
B.第二次注射,甲组会发生二次免疫,速度更快、强度更强
C.第二次注射,甲组小鼠体内新增的记忆细胞均来自B细胞的分化
D.第二次注射,乙组小鼠体内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不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2022-1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4.3 B、T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5 . 图表示人体内某正常细胞与其形成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a~d表示各时期结束的时间点,百分数表示各时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8.4h和40.5h表示S期持续的时间。

(1)下列能正确表示正常细胞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
A.a→b→c→dB.a→b→c→d→a
C.d→a→b→cD.d→a→b→c→d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该细胞癌变前后,G1期持续的时间基本不变
B.癌细胞S期变长,说明其DNA复制次数增加
C.癌细胞M期占比减小,说明染色体分离加快
D.该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分裂的速度显著减慢
(3)正常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和DNA数都经过了“加倍”和“恢复”两个过程,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G1/S/G2/前/中/后/末)期开始时,DNA数“恢复”发生在_____________(G1/S/G2/前/中/后/末)期开始时。
在小鼠中的研究发现,二甲双服有利于癌症的治疗,图表示二甲双胍治疗癌症的部分机理。

(4)干扰素γ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据图分析干扰素γ是一种______________。
A.抗体B.抗原C.溶菌酶D.淋巴因子
(5)根据已学知识和图9所示信息描述二甲双胍治疗癌症的机理: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α、β、γ三种干扰素均由白细胞产生,可以对抗并攻击肿瘤
B.白细胞介素-1由吞噬细胞分泌,可以刺激辅助性T细胞增殖和分化
C.白细胞介素-2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可以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发挥信号作用
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两臂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
2022-07-3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4.1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7 . 移植异体心脏时,异体心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容易引起患者体内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如图)。

(1)在免疫系统中,树突状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B细胞是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免疫反应中C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
①T淋巴细胞 ②B淋巴细胞 ③抗原呈递细胞④细胞毒性T细胞⑤辅助性T细胞
(2)关于图6免疫排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引发免疫排斥的主要信息来自树突状细胞上的MHC
B.树突状细胞上被识别的MHC和心肌细胞上的不同
C.树突状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刺激A细胞的信号会逐渐消失,免疫系统重归稳态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才能激活免疫排斥,且树突状细胞中Dectin-1基因过量表达能抑制MHC的表达。为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研究人员利用Dectin-1基因(甲)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噬菌体载体(乙)构建重组DNA(如图)。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I(-G↓AATTC-)和Sau3AI(-↓GATC-)。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提高重组率,最适合的酶切组合是(          
A.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4)在制备受体细胞时,最为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提取小鼠骨髓中的细胞②提取小鼠心脏中的细胞③原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       ④ 原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⑤传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⑥ 传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
(5)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受体细胞发生了(       
A.分裂B.分化C.生长D.凋亡

(6)分别对含重组DNA、未导入DNA分子的两种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表示检测物表达,“-”表示检测物不表达,表中①、②、③处的检测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

检测物

细胞A

细胞B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绿色荧光蛋白

+

+

+



MHC






(7)除了含重组DNA的树突状细胞、未导入DNA分子的树突状细胞两组实验外,还应设置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人类皮肤表面有大量共生菌。S菌可侵入机体并激活免疫防御,但不会引起皮肤受损和炎症反应,且能通过与其他致病菌的相互作用来避免严重感染。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研究者改造S菌使其携带肿瘤抗原OVA,并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检测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的T细胞增殖情况,S菌种类和结果如图。
   
(1)对人体而言,S菌属于_________(抗原/抗体)。S菌与其他致病菌的相互作用属于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正相互作用                    ②负相互作用                    ③种间竞争                    ④共生
(2)实验中“特异性抗原”是指_________(选填S/OVA/S和OVA)。
(3)为进一步研究改造的S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上图中种类e和g,分别或同时涂抹小鼠后,再给小鼠注射含OVA的黑色素瘤细胞,22天后检测肿瘤质量,结果如图。结合上图推测,若要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改造的S_________。(多选)
   
A.表面肽段1和2需同时存在
B.内部肽段1和2需同时存在
C.需同时激活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即可裂解肿瘤细胞
(4)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实验组别和预期结果如下右图,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下图中实验流程以及各组应做的处理分别是:I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IV__________;V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注射抗PD-1抗体                    ②注射改造的S菌③生理盐水                                 ④改造的S菌⑤改造的S菌+抗PD-1抗体
   
2023-07-21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10-11高三·江西九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2021-09-03更新 | 45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崇明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0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C.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D.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2022-11-04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4.3 B、T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