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为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用细菌性 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研究的自变量是某种草药和免疫增强剂
B.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可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C.吞噬了该细菌的巨噬细胞和已被感染的体细胞都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
D.实验证明服用了该草药的小鼠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019-08-09更新 | 10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下列可由该过程合成并最终分泌到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A.抗原-MHC 复合体B.干扰素
C.胃蛋白酶D.H2O2
2023-01-06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3 . 下图为某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过程(→代表作用,一代表分化,A、B、C各代表一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除巨噬细胞外均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B.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
C.图中C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能识别宿主细胞
D.图中A细胞产生的抗体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
2019-11-08更新 | 9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2
4 . 现有两种异常肥硕的小鼠“肥鼠”和“糖鼠”,科学家对其肥胖原因提出了假说:两种小鼠“血液中缺乏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将“肥鼠”和“糖鼠”分别与正常小鼠形成“连体小鼠”,使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

实验结果:“肥鼠一正常鼠”连体组,“肥鼠”食欲恢复正常,肥胖症消失,正常鼠仍正常:“糖鼠正常鼠”连体组,“糖鼠”仍然不停进食,维持肥胖,正常鼠精神不振,食欲差,最后饿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的小鼠应为同品系小鼠,否则_____细胞会对来自对方的异体细胞有杀伤作用,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_____鼠肥胖的原因与假设不一致,据此科学家又提出新的假设:另一种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能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且比正常鼠血液中浓度高,但由于缺乏_____,从而导致肥胖。
(3)新的假设能完美解释实验结果,为了证明其正确性,需补充的实验组是:_____。若实施实验后发现_____,则新的假设成立。
(4)若新的假设成立,则“糖鼠一正常鼠”连体组中正常鼠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糖鼠”血液中高浓度的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正常鼠体内,而该物质能影响_____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不振,并使_____(填部位)产生的食欲下降,最后饿死。
(5)糖尿病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前者是胰岛β(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科学家通过后续实验发现“糖鼠”会比正常小鼠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欲诊断某“糖鼠”所患糖尿病类型,下列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给该鼠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B.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C.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D.先检测该鼠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灌胃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
2023-02-0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生物试题(A卷)
5 .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哺乳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时,对“非己”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甲认为“非己”细胞指的是非自身细胞,乙则认为“非己”细胞指的是免疫系统成熟后所接触的非自身细胞,若在免疫系统成熟前接触的外来细胞,将被视为自身细胞。为判断两种说法的正误,他们设计了实验:
(1)Ⅰ、材料:新生小鼠a,取自成年小鼠b的脾脏细胞和皮肤,取自成年小鼠c的皮肤。
Ⅱ、主要步骤:
①将来自小鼠b的脾脏细胞移入新生小鼠a的脾脏。
②将新生小鼠a培养至免疫系统成熟。
③将小鼠b和小鼠c的皮肤移植到小鼠a上。
④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情况。
Ⅲ、可能的结果与相应结论:
①若__________则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若____________则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2)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对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的特异性识别来区分“自己”或“非己”。当病毒、细菌等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经一系列过程分化成两大细胞群_______ 。前者与入侵者作战并歼灭之,后者进入静止期,留待以后对再次入侵者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3)若乙的说法正确,新生小鼠a被移入小鼠b的脾脏细胞,成年后体内_______(填“仍存在”或“不再存在”)对抗小鼠b体细胞的淋巴细胞。
6 . 目前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为了更好地防治宫颈癌,深入开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剂等。
(1)实验思路:
①将____________随机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组。
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实验组,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平均肿瘤大小在小鼠体内能得到抑制。请以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接种重组疫苗的小鼠体内表达的_____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②皮下注射TC-1肿瘤细胞时,相应抗原物质引起实验组小鼠的记忆细胞群迅速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细胞,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③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传统的和新型的。传统的疫苗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灭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和分离微生物的成分或其产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2021-11-21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材料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当HIV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人体免疫功能被严重削弱。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
(1)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脾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
(2)图中T细胞为______(填“细胞毒性”或“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作用于B细胞,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
(3)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______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______的产生量。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4)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而不会攻击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当HIV进入细胞后会通过______ 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由于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HI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的是哪几项?______

A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B.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
C.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        D.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注射吸毒
2023-05-2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后天获得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病毒仅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生产的孩子体内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
D.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
9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B.记忆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
C.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的辅助性T细胞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分子
D.成熟的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记忆B细胞可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2019-06-29更新 | 5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
10 . 2022年12月我国出现新冠病毒第一波感染高峰,人体感染后普遍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失常等。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体感染新冠初期,体温逐渐上升。在小于38.5℃时通常采用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主要利用的散热途径是___。此时,人体某些免疫细胞被激活,不仅攻击病毒,同时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发热,该过程发生于人体的第___道防线。若持续高热,则需要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以保护其它脏器。
(2)正常人的心率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控制中枢位于___。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___,从而___(增强/抑制)其收缩力。为研究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对心率失常的治疗作用,某科研组对三组健康志愿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各3次,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表,实验结论是___
阿托品和美托洛尔对心率的影响记录表
组别对照组阿托品组美托洛尔组
第1次平均心率60-9051
第2次平均心率6010243
第3次平均心率6011538
(3)已经上市的常见新冠疫苗有3类:灭活病毒制成的灭活疫苗、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蛋白疫苗和病毒的S蛋白基因与腺病毒载体重组形成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不同疫苗的制备技术不同,在制备腺病毒载体疫苗时,获取病毒体内的S蛋白基因后要先进行___,得到的产物才能与载体重组。不同疫苗的接种效果也不同,如重组蛋白疫苗___(能/不能)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有很强的变异性,采用序贯混合接种比采用单一疫苗接种的效果更好,以下理由合理的有哪几项?___。(A.不同疫苗可以发挥优势互补,既激发了细胞免疫又激发了体液免疫B.不同技术制备的疫苗能增加抗体的数量和种类C.单一疫苗多次接种可能会使其副作用加剧D.不同技术制备的疫苗能起到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作用)。
2024-01-0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三1月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