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细胞内ATP、NADPH耗尽会导致骨关节炎发生。研究者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来调节动物细胞内的ATP和NADPH浓度。因此,将小鼠的细胞膜包裹的类囊体注射到关节炎小鼠的关节部位,使类囊体成功进入软骨细胞内,发现小鼠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细胞恢复到年轻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类囊体中有相关合成ATP和NADPH的酶
B.实验组需在对小鼠无创伤的光照下进行实验
C.类囊体被小鼠细胞膜包裹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D.注射类囊体的实验鼠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2024-03-0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2 . 已有研究发现,免疫疗法可能改善人体自身的衰老细胞或衰老疾病,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相关实验
(1)据图1所示,肿瘤细胞膜表面表达某些抗原分子信号,___________细胞识别分子信号,分裂并分化,一部分新形成的细胞可以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接触并___________所识别的肿瘤细胞。但是某些肿瘤细胞通过表达___________蛋白,从而“伪装”自己,导致机体免疫很难清除这些肿瘤细胞。基于以上原理,研发了免疫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肿瘤。

(2)研究者检测衰老小鼠模型中表达PD-L1蛋白的衰老细胞比例,结果如图2,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推测:衰老细胞可能通过___________方式,“迷惑”免疫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3)欲为上述推测提供证据证明,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
A.衰老小鼠模型注入PD-1抗体或无关抗体,检测表达PD-L1蛋白的细胞数量
B.衰老小鼠注入PD-1抗体或无关抗体,检测表达PD-L1蛋白的衰老细胞比例
C.衰老小鼠注射PD-1抑制剂,检测与衰老有关的表型
D.体外细胞实验,检测表达PD-L1的衰老细胞对免疫监视的抵抗

(4)进一步研究衰老细胞中PD-L1含量的变化机制,科研人员在PD-L1蛋白含量低的衰老细胞中分别加入相关蛋白酶抑制剂E或B后,检测PD-L1的蛋白含量及PD-L1+衰老细胞群比例,结果如图所示,结果表明: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研发PD-1抗体或PD-L1抗体作为潜在治疗衰老疾病的优势和不足___________
3 . 甲型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人体多种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不具有抗原呈递功能
B.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结合甲流病毒抗原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参与构成第二道防线
D.B淋巴细胞识别被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
4 . 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研究者将病毒封入由低聚壳聚糖(COS)、氯化钙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组成的新型凝胶材料中,制备出高效VAX载体疫苗。
(1)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___________功能。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能够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2)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主要由伊蚊传播的RNA病毒,会损伤宿主的神经系统。为检验VAX的安全性,研究者将PBS缓冲液、ZIKV病毒、包裹有ZIKV病毒的VAX分别注射到小鼠颅内,一段时间后统计存活率,结果如下图。
   
结果表明:___________,从而可以确定VAX封装后寨卡病毒失去了致病性。
(3)模式识别受体(PRRs)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中,能够识别微生物、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分子结构,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免疫细胞通过PRRs识别病原体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免疫反应。
a.特异性                    b.非特异性                    c.先天性                    d.获得性
研究者推测,VAX能够有效增强免疫细胞的PRR反应,诱使细胞释放更多促炎性分子,并募集更多免疫细胞进入VAX。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

a实验动物

b注射物

c分子检测

d细胞检测

a1正常小鼠

a2感染ZIKV后7天的小鼠

a3感染ZIKV后痊愈的小鼠

b1 COS

b2 ZIKV病毒

b3包裹ZIKV的VAX

b4 PBS缓冲液

c1树突状细胞的PRR受体CR3含量

c2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8含量

c3血浆中抗ZIKV抗

体含量

c4血浆中ZIKV含量

d1 VAX中巨噬细胞的数量

d2 VAX中细胞毒性I

细胞的数量

d3远端淋巴结中巨噬细胞的数量

d4远端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

实验组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为___________,检测指标为___________(从表中选择内容)。
(4)研究者将包埋有寨卡病毒的VAX注射到小鼠皮下(如图),在注射后第7、14和28天分别检测其体内主要脏器中的病毒含量,结果均未检出,说明寨卡病毒______。28天后,仅在远端淋巴结内检测出大量被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请应用免疫学原理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
   
2023-06-06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5 . 人类皮肤表面有大量共生菌,研究利用共生菌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1)表皮葡萄球菌(S)是定植在正常人群皮肤表面微生物的主要成员之一,S菌可侵入机体,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__________功能。但S菌不会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和炎症反应,且能通过与其他致病菌种间竞争,从而避免严重感染对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2)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科研人员计划改造S菌使其携带肿瘤抗原OVA,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治疗肿瘤,为探究OVA抗原的不同区段和不同定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了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情况,S菌种类和结果如图1。
   
注:肽段1不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肽段2不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h组中的S菌生长缺陷,故未进行该组实验
①实验中“特异性抗原”是指________(选填“S”、“OVA”、“S”和“OVA”),据图1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
②根据图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为________(选填图1中对应的字母)
(3)为进一步研究改造的S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上述两种效果最好的改造S菌,分别或同时涂抹小鼠后,再给小鼠注射含OVA的黑色素瘤细胞,22天后检测肿瘤体积,结果如图2,结合图1推测,改造的S需________才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4)用改造的S治疗黑色素瘤肿瘤的过程中,激活的免疫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常出现“疲惫”,研究发现抗PD-1抗体可解除“疲惫”,进而推测联合用药可增强治疗效果。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实验组别和预期结果如图3,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测,请在答题纸上,上图中用简要文字完善联合用药组的实验流程,并在下图中补充各组应做的处理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下列关于树突状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够直接与B细胞表面受体相互接触
B.与巨噬细胞、T细胞都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
D.能特异性识别并摄取某种抗原并对其加工处理
7 . 为研究绞股蓝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CD4+/CD8+比值越大说明细胞免疫越强。香菇多糖组为阳性对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剂量

(mg·kg-1

CD4+/CD8+

7d

14d

对照组1(正常鼠)

2.39

2.42

对照组2(模型鼠)

1.24

1.45

香菇多糖组

200

2.17

2.31

绞股蓝多糖组

100

1.63

1.74

绞股蓝多糖组

200

1.89

1.93

绞股蓝多糖组

400

1.94

2.05


A.对照组1需注射绞股蓝多糖
B.仅对照组2需用环磷酰胺预处理
C.实验数据表明香菇多糖可以提升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D.绞股蓝多糖可减缓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下降
2023-05-12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关于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均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C.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交流D.都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已知感染病毒W的小鼠会死亡,选用不同小鼠进行如下3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小鼠类型实验操作小鼠状态
实验1注射灭活病毒W两周(小鼠R)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存活
实验2中性粒细胞完全缺失(小鼠S)注射小鼠R的血清,次日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存活
实验3B细胞完全缺失(小鼠T)注射灭活的病毒W,2周后注射未被灭活的病毒W存活
A.实验1中,记忆细胞能识别病毒W抗原
B.实验2中,针对病毒W抗原的抗体发挥了作用
C.实验3中,清除病毒W的是辅助性T细胞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针对病毒W发挥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感染甲型HIN1流感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机体在清除病毒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向B淋巴细胞呈递病毒抗原信息
B.B细胞活化需要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分别与其结合
C.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
D.体液中的病毒可以被抗体结合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