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针对肾脏移植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排斥主要依赖于B淋巴细胞的作用
B.患者在术后可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C.移植前仅需检测肾脏提供者和患者的血型是否一致
D.直系亲属间进行肾脏移植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2 .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如图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细胞与B细胞均起源于脊髓中的淋巴干细胞
B.图中C细胞膜上的抗体可以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抗原成分
C.图中B这个细胞表面只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
D.细胞由于新冠病毒的增殖而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2021-04-24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为抗体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和病原体上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B.图中抗体可以来自同一个效应 B 细胞
C.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无法侵入寄主细胞
D.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由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并诱导凋亡
4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如图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①吞噬新型冠病毒后会在细胞表面形成抗原-MHC受体
B.细胞②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后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
C.细胞③为B淋巴细胞,其细胞膜上的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D.细胞⑤为记忆细胞,可在新冠病毒的刺激下快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④
2021-05-12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三高考及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5 .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独立作用下开始分裂
B.体液免疫过程中部分B淋巴细胞会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
C.巨噬细胞能向细胞毒性T细胞呈递抗原—MHC复合体
D.巨噬细胞表面具有HIV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受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兔感染狂犬病毒后,脊髓中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毒
B.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
C.甲接受注射后,体内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
7 . 研究发现多种实体肿瘤中存在相同的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中的核心成分。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吞噬细胞。科研人员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DC/CAF融合细胞,研究了靶向CAF的肿瘤免疫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在识别抗原时,不具有特异性
B.聚乙二醇在诱导细胞融合时,不具有特异性
C.CAF作为抗原引发机体细胞免疫时,具有特异性
D.DC/CAF融合细胞作为靶向药物识别肿瘤时,具有特异性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免疫包括人工主动免疫和自然主动免疫
B.非蛋白质类的抗原进入体内不能引发细胞免疫
C.记忆细胞分裂、分化之前不需要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D.首次侵染人体的任何病毒均会被体内某种淋巴细胞识别
2022-12-2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预测卷(五)
2022·浙江·模拟预测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正链RNA(+RNA)。该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通过三个步骤:棘突蛋白(S蛋白)与ACE2受体的结合、蛋白酶的水解、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病毒就能够进入并感染细胞,其增殖过程中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过程。被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对清除该病毒起到决定性作用。

1.下列关于该病毒的侵染过程和增殖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棘突蛋白(S蛋白)与ACE2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糖蛋白的细胞识别功能
B.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C.①②③④过程均发生在宿主细胞中,①②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是RNA复制酶
D.+RNA、-RNA均能携带遗传信息
2.下列关于机体清除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应阶段,吞噬细胞识别并处理该病毒,形成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B.增殖分化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MHC受体
C.通过抑制剂阻断TMPRSS2的活性,可以作为新冠肺炎潜在的治疗方法
D.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
2022-12-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预测卷(一)
10 . 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后会启动免疫应答抵御丙肝病毒的入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辅助性T淋巴细胞上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B.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需要巨噬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巨噬细胞将丙肝病毒降解成肽,再与细胞膜上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2021-05-14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