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为探究某种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用细菌性 乳腺炎模型小鼠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研究的自变量是某种草药和免疫增强剂
B.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的淋巴细胞,可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C.吞噬了该细菌的巨噬细胞和已被感染的体细胞都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
D.实验证明服用了该草药的小鼠只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019-08-09更新 | 10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
2 . 以下是两种人体生理活动:①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信息分子X作用于B淋巴细胞;②胰岛α细胞分泌信息分子Y作用于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原体直接刺激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其分泌X
B.低血糖直接刺激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Y
C.信息分子X属于淋巴因子,可引发效应B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信息分子Y主要作用于血糖调节中枢,促进血糖升高
3 . 临床发现,原来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破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精液中的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具有活性。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免疫过程、发挥作用的主要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分别是(       
A.体液免疫-记忆B细胞-细胞膜上抗体B.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因子
C.体液免疫-浆细胞-内环境中的抗体D.细胞免疫-记忆T细胞-抗原-MHC复合体受体
2022-11-30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等2地浙江省诸暨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全能性及凋亡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断尾壁虎新长出的尾巴,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体细胞不能表现全能性的原因是体细胞没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D.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2022-06-06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5 . COVID-19病毒主要侵害患者的呼吸道,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但近日,哈佛大学神经病学权威专家表示,COVID-19病毒不仅会损伤人体的消化和呼吸系统,还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大脑功能损伤,一批研究神经病学专家和神经系统科学家对COVID-19病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综述,将COVID-19病毒导致的脑损伤分为了三个阶段。回答下面问题。
(1)COVID-19病毒I期:病毒损伤局限于舌、鼻上皮组织,由此预测I期主要症状为______,病毒导致这些症状出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病毒导致分散在上皮组织中的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受损B.病毒导致嗅觉和味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受损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D.传出神经受损)。
(2)COVID -19病毒II期:病毒引发炎症,发展成为细胞因子风暴,从肺部开始,通过血液传送影响全身所有器官,这种影响类似于______调节。细胞因子风暴促使血凝块形成,导致中风,其分子机制是作为______的细胞因子和凝血酶原结合,使其被______(抑制/激活),从而加快血液凝固。
(3)COVID-19病毒III期:爆炸性水平的细胞因子风暴破坏了血脑屏障,由此引发的结果是血液、炎症标志物和 ______ 侵入大脑组织,病人会出现癫痫、神志不清、昏迷或脑病。据此分析,血脑屏障是血浆与______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特别是有害的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保持脑组织______的基本稳定。
2023-06-02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北斗新盟高三5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6 . 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与人体肺泡等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使其侵入细胞,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患者表现出发烧等症状,有些重症者肺部出现脓液。接种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可使机体形成有效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灭活疫苗是被动免疫的一种方式
B.注射青霉素能直接杀灭体液中的新冠病毒
C.脓液是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对抗病毒的产物
D.S蛋白的单抗可用于快速检测新冠病毒,也可用于阻断新冠病毒入侵细胞
2021-11-29更新 | 4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生物试题
7 . 锰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的锰含量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为探究锰离子(Mn2+)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锰离子溶液处理肝癌细胞,结果如图。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产生肝癌细胞
B.随着锰离子浓度的增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
C.锰离子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
D.锰离子可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24-04-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8 . 某公司研发的抵抗新冠病毒的W疫苗在第一次接种后抵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较低,且至少要到12天才开始发挥保护作用。临床显示,双剂疫苗的接种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单剂:只注射1次疫苗;双剂:一段时间内连续注射2次疫苗)。研究发现该疫苗在大猩猩身上也能得到类似结果。请设计实验、验证双剂疫苗接种效果好于单剂。
实验材料:实验用大猩猩若干只;用缓冲液X配制的W疫苗;缓冲液X;新冠病毒毒株;注射针筒若干:新冠病毒血清抗体含量检测试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其他相关材料。
(要求与说明:注射第一剂与第二剂疫苗的时间间隔以及由于时间延长导致的免疫力改变不作考虑;血清抗体含量检测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的具体使用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且_____检测阴性的健康大猩猩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_____,C组注射等量缓冲液X两次;
_____,并记录数据;
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大猩猩数量;
⑤对上述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请根据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和核酸阳性百分率设计横坐标为组别的柱状图用于记录相关实验结果。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分离提取多次接种W疫苗的大猩猩的血清抗体用来治疗新冠病人,这种免疫方式称为_____
②根据临床观察,接种W疫苗12天之后才发挥作用的原因是12天后机体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_____与抗体。
③最新研究发现,原来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对新产生的新冠病毒变种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新冠病毒变异导致表面蛋白(抗原)结构发生改变,原来的_____与抗体对其识别能力下降。
2022-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环孢霉素A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不能增殖
B.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C.环孢霉素A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D.环孢霉素A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2023-12-2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0 . 人体感染病毒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
B.HIV外层脂类膜上嵌有的病毒蛋白是HIV的核心蛋白
C.抗体与肺泡细胞中的新冠病毒结合,触发巨噬细胞的吞噬
D.接种牛痘病毒可在人体内诱发出抵抗天花病毒的免疫能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