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在研究卡他性中耳炎(OME)的发病机理时, 测量了 OME 患者体内 Treg(调节性T细胞)和Th17(辅助性T细胞17)数量比例约为1:2,而正常人体内该比例约为9:2,进一步研究发现,非特异性免疫对中耳起着保护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ME 患者体内Treg的数量多于Th17 的数量
B.保护中耳的非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C.Th17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可发挥作用
D.Treg和Th17的功能不同, 源于两者的基因种类不同
2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RSV已成为引起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RSV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鼻咽黏膜是RSV接触并侵入的首要途径,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及居家隔离都会切断RSV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
B.RSV侵入肺部细胞后,可以利用细胞中的原料、模板、能量等条件进行增殖
C.RSV侵入机体后,利用病毒自身的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各种抗原蛋白
D.RSV侵入人体后,浆细胞接受RSV抗原刺激进而分泌特异性抗体
3 . 乙型流感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特异性记忆B细胞(Bmem),从而在乙型流感病毒入侵时产生更强烈的免疫效应。两类Bmem由于受到分布于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内转录因子的调控,在转录和表观遗传水平上表现出显著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型流感病毒入侵时,已接种疫苗的人体内Bmem能产生大量抗体
B.是否发生表观遗传,不能以两类Bmem DNA碱基序列上的差异作为判断依据
C.激活的B细胞大部分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增殖分化为Bmem
D.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乙型流感病毒可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相关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 . 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其过程是将患者体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人为的装上嵌合抗原受体(CAR),这样的T细胞(CAR-T)在体外扩增后再重新注入体内,以消灭某些癌细胞,过程如图。目前相对于实体肿瘤,CAR-T疗法对血液肿瘤的杀伤效果较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细胞的激活需要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刺激
B.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CAR-T细胞清除癌细胞,发挥了免疫防御功能
D.实体肿瘤组织内部无法与T细胞充分接触,可能导致疗效不理想
5 . cDC1(1型树突状细胞) 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DC1 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一种同时靶向cDC1和T细胞的抗体 BiCE,一边与T细胞表面的 PD-1结合,另一边与 cDC1 表面标记物 CLEC9A 结合,其作用还与IFN-γ和IL-12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据图甲、图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iCE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B.BiCE 能增加肿瘤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概率
C.IFN-γ的作用可能是促进 cDC1 呈递抗原
D.IL-12的作用可能有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 IFN-γ
6 . 猪的解剖学结构和灵长类相似而亲缘关系较远,是器官移植的良好供体,但异种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免疫排斥。Mohiuddin团队将敲除Gal抗原基因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并使用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维持治疗,结果该狒狒比移植未敲除Gal抗原基因猪心脏的狒狒生命大幅延长,最长达到945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亲缘关系太近,可能导致传染病交叉感染
B.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C.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猪和狒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
D.由题意可推知,狒狒的白细胞依然会攻击Gal外的其它抗原
7 . 如图所示,辅助性T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APC呈递抗原;二是APC表面的一个蛋白质分子(B7)与辅助性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结合。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均可作APC
B.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C.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D.激活后的辅助性T细胞内会发生多种基因表达
8 . 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细胞表面携带抗原信息的MHC蛋白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呼吸过程中琥珀酸积累,改变a-酮戊二酸与琥珀酸的比例,使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表达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
B.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有助于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的实现
C.提高黑色素瘤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有助于黑色素瘤细胞的清除
D.应用抗MHC蛋白抗体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手段
9 . 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逆信息,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如下图。

   

(1)当NO含量较低时,NO通过途径______刺激突触前膜以_____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该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2)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发现,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使机体_____(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10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
(1)CAR-T细胞通过____肿瘤细胞的抗原,从而清除肿瘤细胞。CAR-T疗法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则进一步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3)CAR-T细胞无法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实体瘤组织的核心区缺氧,某种厌氧型细菌可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研究人员对该细菌进行改造获得工程菌,用于提高CAR-T的靶向性。

   

①由图1可知,工程菌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并释放靶标分子,该分子可以____,将CAR-T细胞招募到肿瘤周围,使其发挥免疫功能。
②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叠加时显示为黄色荧光。科研人员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AR-T细胞,再将其与肿瘤细胞、靶标分子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分布情况。结果显示____,说明靶标分子发挥功能。
③为进一步验证工程菌能否提高CAR-T的靶向性,研究人员向图2所示小鼠静脉注射CAR-T细胞,并在左侧肿瘤内单次注射工程菌。两周后发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左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请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解释____
2024-03-11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