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睡眠会影响人体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NO存在于神经元、免疫细胞等细胞中,是一种可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递信息的气体分子。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生物体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其主要机制如图1所示。

(1)据图1判断,NO所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激素/神经递质/抗原分子),NO进入突触前膜的运输方式是____
(2)科学家最早在海马突触中发现,NO能促进前后两个神经元持续兴奋,这被认为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机制。据图1判断,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的NO运输途径是____(I/II/III)。
(3)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使NO的含量增加,从而影响人体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严重时还可能使神经元凋亡。据图1及所学知识,阐述导致上述现象的生物学机制___
(4)NO含量异常容易诱发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下列情况可能由NO含量异常诱发的是____(多选)。
A.过敏反应B.风湿性心脏病
C.艾滋病D.白化病

(5)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图2免疫过程中会受到NO含量影响的有____(编号选填)。
2023-12-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移植异体心脏时,异体心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容易引起患者体内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如图)。

(1)在免疫系统中,树突状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B细胞是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免疫反应中C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
①T淋巴细胞 ②B淋巴细胞 ③抗原呈递细胞④细胞毒性T细胞⑤辅助性T细胞
(2)关于图6免疫排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引发免疫排斥的主要信息来自树突状细胞上的MHC
B.树突状细胞上被识别的MHC和心肌细胞上的不同
C.树突状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刺激A细胞的信号会逐渐消失,免疫系统重归稳态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才能激活免疫排斥,且树突状细胞中Dectin-1基因过量表达能抑制MHC的表达。为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研究人员利用Dectin-1基因(甲)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噬菌体载体(乙)构建重组DNA(如图)。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I(-G↓AATTC-)和Sau3AI(-↓GATC-)。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提高重组率,最适合的酶切组合是(          
A.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4)在制备受体细胞时,最为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提取小鼠骨髓中的细胞②提取小鼠心脏中的细胞③原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       ④ 原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⑤传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⑥ 传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
(5)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受体细胞发生了(       
A.分裂B.分化C.生长D.凋亡

(6)分别对含重组DNA、未导入DNA分子的两种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表示检测物表达,“-”表示检测物不表达,表中①、②、③处的检测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

检测物

细胞A

细胞B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绿色荧光蛋白

+

+

+



MHC






(7)除了含重组DNA的树突状细胞、未导入DNA分子的树突状细胞两组实验外,还应设置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图 五)损伤所致。

(1)图 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_____。(编号填空)
(2)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对图5中①的物质组成推测正确的是        。(单选)
A.含脂质B.不含蛋白质
C.含纤维素D.不含细胞骨架

(3)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对图5中②的功能推测正确的是            。(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引导轴突再生,修复神经损伤
C.含有纤维素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信号干扰

(4)AD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学习能力下降,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
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
B.该病患者丧失的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该病患者看不懂文字、不能讲话,说明大脑的视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
D.若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5)AD 患者神经元中 Aβ“漏出”会导致周围神经细胞膜、线粒体膜受损,使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患者脑部 Aβ积累会引起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睡眠障碍是AD患者的先兆症状,与某些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降低有关。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_(增大/减少/不变),导致神经元更容易________(兴奋/抑制),从而出现睡眠时间短,易觉醒的现象。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7)据图;MS症发病阶段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         (单选)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
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8)据图,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IV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是         。(单选)
A.记忆B细胞B.记忆T细胞
C.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

(9)下列能够产生免疫活性物质的细胞有         (多选)
A.辅助性T细胞B.浆细胞
C.巨噬细胞D.树突状细胞

(10)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人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前列腺素是机体内分布广泛的一种激素,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机体疼痛和发热现象与前列腺素 E(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下图:

(1)前列腺素是一类有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与图中 A 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有           
A.都由 C 、H 、O 、N 元素组成B.都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C.都以碳链为分子骨架D.都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2)结合已有知识,前列腺素E(PGE) 的作用特点是 _______ 。(编号选填)
①含量很丰富                                               ②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③ 有催化作用                                             ④与特定分子结合发挥作用
(3)痛觉形成过程中,信息的产生和传导直接涉及的生理过程有         
A.Na+ 内流B.膜电位改变C.Ca2+ 内流D.神经递质释放

(4)伤口部位经常出现红肿参与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 (编号选填)
①巨 噬 细 胞          ②淋巴细胞                      ③ T 淋巴细胞       ④ 抗原细胞
(5)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体温值,正常情况下为 37℃左右。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脑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会产生 PGE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如 38.5℃) , 随后人体可能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          
A.汗腺分泌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C.骨骼肌战栗D.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PGE2)在多种肿瘤微环境中升高,提示PGE2可能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究PGE2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人员添加不同浓度的PGE2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在24h、48h和72h进行三次检测,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细胞增殖活性可代表细胞分裂能力)

(6)Hep3B 增殖过程中,与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信息一致性无关的是          
A.DNA 的复制B.染色质螺旋化为染色体
C.纺锤丝的牵引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7)100μmol/LPGE2 处理 Hep3B 后,显微镜检发现 Hep3B 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透明度 下降等细胞毒性现象,推测细胞的变化类似于发生了________ 。(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8)结合相关信息,简述 PGE2 对 Hep3B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已知单胺氧化酶A(Maoa)是5-HT的降解酶。
(1)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大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数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59

模型组

10只

0.99

(注: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
由表中的结果分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临床上常采用氟西汀来治疗,推测氟西汀能______(促进/抑制)突触间隙5-HT的回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氟西汀______(相同/不同)。
(2)研究发现黑色素瘤小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中Maoa基因异常高表达。为探明Maoa基因表达与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如图实验,结果如图,说明Maoa基因表达会
______(促进/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

(3)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治疗抑郁症,可设计以下实验验证该结论:取生理状态相同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均等分为三组,一组不做处理,一组用适宜剂量的氟西汀处理,还有一组处理方式为
____________;另取不做处理的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并计算每组大鼠
____________含量的平均值。
(4)《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人参有“安精神,定魂魄之功效”。研究者展开了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将氟西汀和Rg分别溶于双蒸水制成溶液进行灌胃,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

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

1

不用CUMS处理

82±15

2

CUMS

123±11

3

CUMS+氟西汀10mg/Kg

92±28

4

CUMS+Rg10mg/Kg

63±29

(注: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可评价抑郁程度)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已有氟西汀的情况下,Rg______(有/没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
   
(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2)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细胞免疫疗法为晚期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引起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3)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_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4)图1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___性,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_死亡。
(5)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某种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_运输与_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6)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5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D 表示免疫活性物质。
   
(1)参与图的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__道防线,其中表示记忆 B 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表示抗体的是_______________(A/B/C/D)。
(2)树突状细胞能高效识别多种抗原,据图及已有知识推测树突状细胞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A.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B.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
(3)据图判断,下列关于辅助性 T 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激活B 淋巴细胞B.能分泌淋巴因子
C.能激活树突状细胞D.能分泌抗体
(4)根据已学知识,比较结核杆菌和结核杆菌制剂,在表中用“√”表示有或能,用“×”表示无或不能。

致病性

引起免疫应答

作为疫苗

结核杆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结核杆菌制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还有放疗(用放射线杀伤癌细胞)、化疗(用药物杀伤癌细胞),相比放疗、化疗,免疫激活疗法(       
A.对癌细胞的特异性更强B.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大
C.可抑制器官移植排异反应D.适合所有癌症的治疗
2023-10-1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且伴随全身疼痛。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会引起组织损伤,并且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图1)如前列腺素等,能够引发身体发热和疼痛反应。
   
(1)炎症细胞因子使神经细胞兴奋,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
(2)人在高烧持续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则体内出现的生理现象有(       )(多选)
A.血浆渗透压升高B.渴觉中枢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加强
(3)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也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再感染脑细胞,可损伤_____的部分区域,引起嗅觉消失等症状。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人体正常细胞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NK细胞会被动员起来并清除病毒。下图2为NK细胞抗病毒机理。据图2分析,下列细胞与NK细胞作用机理最相似的是(       
   
A.浆细胞B.巨噬细胞C.致敏T细胞D.B淋巴细胞
(5)研究表明,当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缓解炎症反应的能力会降低,据图1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6)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图1中的物质a为_____
(7)下丘脑除了通过类似的方式调控肾上腺皮质外,还有哪些腺体受此方式调控(       )(多选)
A.胰岛
B.甲状腺
C.胸腺
D.性腺
E.胰腺
(8)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该病毒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增殖B.通过细胞免疫能彻底杀死该种病毒
C.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该种病毒的攻击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某些炎症因子的作用是激活和招募一些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会分泌更多炎症因子,从而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如果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短时间内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就会引发炎症因子风暴,从而导致患者肺部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9)对于新冠重症患者医疗上常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来降低炎症因子风暴,减少炎症对肺组织的破坏。据此推测,糖皮质激素还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疾病的治疗(       )(多选)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艾滋病C.过敏反应D.风湿性心脏病
(10)细胞因子假说指出,抑郁症的发生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患者免疫功能发生了变化。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等表达水平升高。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将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内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改变。已知SSR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能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题意可知,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B.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SSRI可提高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的概率
D.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增加
(11)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但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可能是_____。(任意答出1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即可)
2023-10-13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9 . 研究发现,睡眠会影响人体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NO存在于神经元、免疫细胞等 细胞中,是一种可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递信息的气体分子。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生物体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
   
(1)在下列①~⑥中,据图判断,NO所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NO 进入神经元的运输方式是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 激素 ② 神经递质 ③ 抗原分子④自由扩散 ⑤主动运输 ⑥协助扩散
(2)科学家最早在海马突触中发现,NO能促进前后两个神经元持续兴奋,这被认为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机制。据图判断,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的NO 运输途径是______(I/II/III)。
(3)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使NO的含量增加,从而影响人体的学习与记忆能力,严重时还可能使神经元凋亡。据图7及所学知识,阐述导致上述现象的生物学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4)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下列特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反应的是______。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泌抗体
C.细胞毒性T细胞毒杀作用D.辅助性T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研究发现,饮食不规律会使脂肪细胞内抗产热转录因子(ZFP423)的表达量升高。研究者对小鼠(夜行动物)开展实验:将脂肪细胞特异性缺失ZFP423 的小鼠(Zfp423-KO)和正常小鼠(Zfp423)置于30 ℃环境下,分别在白天(非活跃期)和夜晚(活跃期)喂食高脂食物,测得体重变化如图(a)所示。
   
(5)小鼠维持体温时能量消耗最小的温度为30 ℃。当环境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下列调节活动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______。
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立毛肌舒张
(6)线粒体内膜蛋白UCP1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研究发现,白天喂食小鼠的体内该蛋白水平降低,则小鼠产生的热量会______。(用下列编号选填)
① 增加 ② 减少 ③ 不变 ④ 无法判断
(7)据图(a)及所学知识,推测引起小鼠肥胖的原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8)12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摄入葡萄糖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如图(b)和(c)所示。据图及相关信息,简述长期 “吃夜宵”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原因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