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____
(1)作用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____生长;既能____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_____,也能疏花疏果。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①浓度:一般情况下,在______时促进生长,在_______时抑制生长,甚至________植物。
②成熟程度:一般来说,_______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________则比较迟钝。
③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两重性曲线分析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________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________生长。以根为例:A′点浓度:表现为对根的生长_________(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分界点);A′点前浓度(低浓度):表现为________;A′点后浓度(高浓度):表现为________。A点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________;A点前:随浓度升高,__________;AA′段:随浓度升高,_________;A′点后:随浓度升高,__________
注: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例如:B′点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____作用,对芽表现为_______,对茎表现为______作用。
注意:在太空中(重力为0),植物根、茎的生长不同于地球上,但生长素两重性的曲线仍适用。
2024-06-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2 . 生长素两重性实例
顶端优势:
①概念:________优先生长,侧芽受到________的现象。
②原因分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极性运输,大量积累在靠近顶芽的_______附近。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_______,因此侧芽的生长受到________;而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适宜,生长________

顶芽:生长素浓度________(促进/抑制)生长____运输
侧芽:生长素浓度____,生长发育受到____(促进/抑制)
注:生长素的运输有“就近运输”的特点,侧芽浓度高低为____
③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____。如棉花摘心可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____(升高/降低),____(促进/抑制)其生长。(思考:上图去掉顶芽后侧芽____生长较快)
④应用:需要长高的植物(如木材):____不要长高、需要侧枝较多的植物(如棉花摘心、烟草打顶、果树修剪整枝):____
2024-06-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3 . 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如图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1)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作用。
(2)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
2023-11-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1讲 植物生长素(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植物的生长素才被发现。某小组利用同一种植物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几天后,预测幼苗仍直立生长的是装置_____,相比于其他装置,该装置的幼苗仍直立生长的原因是____
(2)该小组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的一侧,避光条件下测量去顶胚芽鞘的弯曲角度,结果如图1所示。该小组进一步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结果如图2所示。

   

①在避光条件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内的运输方式为____
②由图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琼脂块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数越多对去顶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_____。当图2中琼脂块内生长素浓度为0.30mg⋅L-1时,生长素对去顶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是_____
③该实验中用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处理去顶胚芽鞘,胚芽鞘能生长,证明了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长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植物通过协调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及信号转导来实现对不同生长发育过程的精准调控。请回答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而根部合成的生长素很少,主要由地上部分输送而来,输送路径如图1。拟南芥根横放后,不同区域的生长素运输量也会发生差异,导致近地侧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___________。研究发现,生长素的定向运输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输出载体(PIN)有关,据图1 推测, PIN在中柱部位细胞的分布位置主要在靠近根______________的一侧(填“形态学上端”或“形态学下端”)。
(2)单侧光会激活拟南芥下胚轴细胞内的向光素(一种光敏色素),引起PIN 向细胞的_______(填“向光侧”或“背光侧”)聚集,引起该侧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素促进下胚轴弯曲生长的信号转导机制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一方面,IAA 与 TIR1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使阻遏蛋白____,释放出__________,从而启动下游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中除了与生长素反应相关的基因外,还包括阻遏蛋白的合成基因,这表明该信号转导途径存在________调节的机制;另一方面,IAA还能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将H⁺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运至细胞外,使得细胞壁在酸性环境中软化松弛,易于细胞伸长生长。
(3)为了研究生长素激活质子泵是否依赖于 TIRl 受体蛋白,研究人员根据TIRl 受体的蛋白结构,通过_________工程将TIR1蛋白改造为ccvTIR1 蛋白,改造后的ccvTIR1 只能特异性识别改造后的生长素cvxIAA而不能识别未改造的IAA,从而避免生长素的其他复杂响应来特异性研究________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显示,当含有ccvTIR1的转基因植物被cvxIAA处理后依然能够激活质子泵,这说明___________
6 . 如图为某幼苗水平放置示意图,据图探讨:


(1)分析图中根尖、茎尖的生长趋势及原因。
趋势: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
(2)自然状态下,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何意义?
2023-09-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7 . 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解释顶端优势的原因。
1934年,Thimann等人进行了一次经典的实验。他对豌豆进行保留顶芽或去除顶芽的处理,之后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其侧芽的生长状况。
组别侧芽增加的长度(mm)
a.保留顶芽3.4±0.5
b.去除顶芽16.0±2.7
c.去除顶芽,外施生长素1.8±0.6

(1)a、b组处理的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b、c组处理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023-09-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5.1 植物生长素
8 . 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 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相关性最大。
(2)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除了果树的整枝修之外,还可应用于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
(3)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4)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___________
(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
9 . 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激素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_______。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23-08-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5.2其他植物激素.
10 . 豌豆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乙;图丙为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_____处的生长素起抑制作用。
(2)由图乙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
(3)若测得甲图中的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f,茎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P,请结合图丙,用数学不等式表示P的范围:_____
(4)植物生长除了重力影响之外,也可以受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少数植物(如烟草和莴苣)的种子需要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其原因是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光敏色素,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填成分)。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5)从激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 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