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对大麦芽生长的影响,选取长势相同的大麦芽,用不同浓度NAA溶液和清水分别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不定根数量和胚轴长度,计算NAA处理组减去清水组的值,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水处理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B.由实验结果可知NAA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特点
C.大麦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D.可通过提高赤霉素含量来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大麦芽细胞伸长
2023-12-25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2 . 籼稻和粳稻两个稻种的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但常常败育。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和基因检测发现了籼稻(基因型表示为ii)与粳稻(基因型表示为jj)之间生殖隔离的遗传因素。
(1)粳稻适于高海拔种植,而籼稻适宜于在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检测发现粳稻中的许多基因不存在于籼稻中,而籼稻中的很多基因也未在粳稻中出现。对于两者的进化,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
A.粳稻是籼稻祖先
B.粳稻中特有的基因来自生长于高海拔的祖先
C.两者的共同祖先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化
D.粳稻在低海拔地区可进化为籼稻

(2)显微观察发现籼-粳杂交种产生的花粉中有一半表现异常(败育),且其自交子代中ii和ij比例接近1:1,由此推测____。
A.jj纯合子死亡B.i型花粉粒败育
C.ij杂合子部分死亡D.j型花粉粒败育

(3)研究者选择了5个与花粉败育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为了确定与籼-粳杂交不育相关的基因,应____。(编号选填并排序)
①将敲除候选基因的ij自交
②分别敲除 ij 的5个候选基因
③敲除ij 的全部候选基因
④统计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例
图1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为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对水稻胚芽鞘生长的影响,用初长为5mm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可知____。
A.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不能生长
B.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C.浓度3一定大于浓度2
D.浓度4 可能大于浓度 3

(5)据图1分析,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调节。
研究发现A基因可能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构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变体,继续进行实验。

组别

水稻种类

检测指标

1

a

b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同上


(6)请补充表中a、b处的内容,完善实验方案。a____;b____
(7)实验的检测结果为____,说明A基因是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关键基因。
3 . 叶绿体的分布位置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发生改变,称为叶绿体定位。如图为小青同学先后利用弱光、强光照射某植物观察到的叶绿体定位情况。箭头所指为同一个叶绿体。
   
(1)箭头所指叶绿体的实际移动方向为____(顺时针/逆时针)。与叶绿体移动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
A. 中心体       B. 纺锤丝       C. 细胞骨架       D. 囊泡
光照能促进根的不对称生长(形成波浪形卷曲),乙烯具有促进根不对称生长和抑制根伸长生长的作用。为探究光对根生长的调节作用是否依赖于乙烯途径,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并对3天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水+暗

水+光

STS+暗

STS+光

根伸长生长(cm)

6.25

2.50

5.94

2.14

根不对称生长率(%)

2.1

16.82

x

y

注:STS为乙烯抑制剂
(2)在根伸长生长方面与乙烯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有____。(编号选填)
①高浓度生长素
②低浓度生长素
③高浓度吲哚丁酸
④低浓度α-萘乙酸
(3)根据表中数据,光照对根的伸长生长具有____(促进/抑制)作用,且该作用____(依赖/不依赖)于乙烯途径。
(4)若研究结果为“光照促进根的不对称生长完全依赖于乙烯途径”,则对x、y判断正确的是____。
A.x < 2.1、y < 2.1
B.2.1 < x < 16.82、y < 2.1
C.x > 16.82、y > 16.82
D.2.1 < x < 16.82、2.1 < y < 16.82
4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植物的一生受到机体内部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旋旋光性的过程中发现了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只有受到单侧光照才能产生生长素
C.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通常松树、水杉等植物的株型呈宝塔状。这种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该现象与生长素作用有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素极性运输至侧芽B.图中最可能代表侧芽生长素浓度的是a
C.去顶芽可缓解侧芽生长受限制的现象D.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除了生长素,植物生长还需要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列植物激素中,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是(       
A.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B.生长素脱落酸乙烯
C.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D.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4)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关系密切的是(       )(多选)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利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
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为探究不同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科学家共设了5组实验,不同处理后(各处理总时长相同)将种子在黑暗中放置2天,之后测种子的萌发率(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组别

处理

种子的萌发率(%)

第1组

无(黑暗处理)

8.5

第2组

红光

98

第3组

红光—远红光

54

第4组

红光—远红光—红光

100

第5组

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

43

(5)本实验设置第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请根据上述实验推导出不同种类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当反复照射红光和红外光时,种子的萌发率取决于最后照射的哪种光,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植物体内存在吸收红光的色素蛋白(Pr)和吸收远红光的色素蛋白(Pfr),科学家研究萌发种子的生长状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6)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照射红光后Pfr转变为PrB.照射远红光后Pr转变为Pfr
C.Pr和Pfr之间的转化还受温度影响D.降低温度有利于萌发种子的生长
(7)研究发现,Pfr/Pr的比值还会影响植物的开花,连续的黑暗中,该比值会逐渐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短日照植物成花物质的形成而促进开花。若要在夏季让某短日照植物开花以用于花卉展览,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光和温度因素以外,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也尤为重要。“淀粉体-平衡石”假说是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下图为该假说的模型图。

(8)据图分析,根向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等级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拟南芥,双子叶植物,是遗传学研究重要的模式生物。图1所示为拟南芥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甲、乙表示物质,I、II表示反应阶段。

   

(1)图1中,甲代表的物质是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
(2)将下列选项用箭头排序,表示出图1中阶段Ⅰ过程____
①活化叶绿素a促使水光解,释放出e和H+
②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
③e经一系列传递后将NADP+还原为NADPH
④类囊体膜上各种色素吸收光能
⑤ H+将能量传给ADP,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ATP
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如图2)。
(3)结合所学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弯钩”的形成主要与____分布不均有关。
A.赤霉素B.生长素C.乙烯D.脱落酸

(4)关于“弯钩”内外侧的生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
①破土前,内侧>外侧   ②破土前,内侧<外侧   ③破土后,内侧>外侧   ④破土后,内侧<外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试分析破土前后,拟南芥幼苗顶端形态差异的生物学意义。____
2023-12-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为研究植物激素对拟南芥细胞的影响,某活动小组用2,4-D、NAA培养拟南芥细胞,其中①组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②组添加2μmol·L-1的2,4-D,③组添加2μmol·L-1的NAA。部分实验结果见表(分裂指数指处于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组别

细胞形态(放大倍数相同)

   

   

   

细胞长宽比

1.41

1.08

1.54

分裂指数(‰)

1.05

2.84

0.49


(1)表中细胞的结构A表示____。③组中细胞内结构A的位置与①、②两组不同,最可能是被____(填细胞器)挤到了细胞的一侧,可以推测③组细胞已成熟。
(2)据表还可以推测2,4-D和NAA对拟南芥细胞作用的差异有____
A.2,4-D能促进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NAA对此有抑制作用;
B.2,4-D能抑制拟南芥细胞的分裂,而NAA对此有促进作用
C.NAA有较弱的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而2,4-D对此有抑制作用
D.NAA有较弱的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而2,4-D对此有促进作用

CONSTANS(缩写为CO)是响应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APETALA2(简称为AP2)是种子发育的调控基因。为探究CO和AP2在光周期调控种子大小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CO块失突变型拟南芥、AP2缺失突变型拟南芥开展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3)由图6可知,拟南芥属于____(填“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调控种子大小与CO、AP2均有关,依据是____
(4)根据图1、2结果.在虚线框中填入适当的“参考符号”,将光周期调控拟南芥种子大小的分子假说模型补充完整____
   
2023-11-1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2023年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攻关测产验收会于10月14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举行,在项目示范田里,随机抽取的3块田平均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神舟十四在轨期间,水稻种子经历了120天的太空培育生长,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1)下列关于空间站中水稻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水稻在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完全由植物激素控制
B.水稻在太空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存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水稻苗可以提高产量
D.用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能够维持其休眠,抑制萌发

科学家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B.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
C.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
D.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

(3)为保证水稻插秧后能顺利长根,提高成活率,在插秧前可用“移栽灵”进行处理。推测“移栽灵”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____类似物。
(4)根据图推测,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____(填“高”或“低”)时,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根据上图简述理由____
2023-11-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都受到内源激素和外界环境的调节。科学家在发现并了解了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和分子结构后,人工合成了与天然植物激素作用类似的化合物,称为植物激素类似物,又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茉莉酸甲酯(MeJA)是存在于小麦体内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其在干旱胁迫时含量显著增加,可促进叶片衰老、脱落,气孔关闭。下列有关小麦体内茉莉酸甲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茉莉酸甲酯在小麦体内含量可以随环境的干旱程度变化而变化
B.茉莉酸甲酯对小麦生命活动的调节有高效性
C.脱落酸与茉莉酸甲酯具有类似的植物调节作用
D.干旱胁迫时茉莉酸甲酯含量显著增加,引起叶片衰老,对小麦危害很大
(2)种子萌发不仅需要激素调节,有时还需要光照。拟南芥、莴苣等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有光的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在拟南芥、莴苣等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起到信号的作用
B.光为这些需光种子的萌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C.光不一定是其它植物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
D.光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3)月季中有很多矮化品种,有的是激素合成缺陷型,有的是激素受体缺陷型,现对一矮化月季品种进行检验,结果如图,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茎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
B.该矮化品种类型是激素合成缺陷型
C.该矮化品种类型是激素受体缺陷型
D.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的调节作用不完全相同

拟南芥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如图),在破土而出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为研究生长素(IAA)与顶端弯曲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4)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IAA运输至顶勾处,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
(5)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推测胚轴顶端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科研人员发现一株TMK基因缺失的突变体(tmk突变体),用___________法将含TMK基因的T-DNA转入tmk突变体中,分别测定三种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勾处的弯曲度,得到图所示结果。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
   
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三种植株顶勾弯曲处内外侧(如图1)的细胞长度,结果如图2。据实验结果推测:
   
(7)tmk突变体顶勾弯曲度改变的原因是其顶勾弯曲处____________
科研人员推测,不同浓度的IAA可能通过TMK蛋白调控细胞生长(机理见图),在IAA浓度较高时,tmk突变体无法剪切TMK蛋白。
       
(8)一种从分子水平证实这一推测的思路是:测定并比较__________植株的顶勾弯曲处__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细胞的__________量。
(9)图1为一株拟南芥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图1中生长素浓度a大于b,c大于d,故b生长快于a,c生长快于d
C.图2可以判断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2ppm
D.图2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调节剂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
2023-10-15更新 | 4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在四个暗箱中培养蚕豆幼苗,暗箱的开孔和光线射入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①③进行实验,可探究蚕豆茎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
B.选择①②进行实验,可比较重力和单侧光对蚕豆茎生长方向影响的大小
C.③中幼苗出现顶端优势现象时,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c
D.④中幼苗出现向光弯曲生长时,若伸长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 -2m
10 . 小明将多颗枇杷种子分别播入不同花盆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图甲、乙、丙分别为枇杷幼树的照片以及对枇杷幼苗的不同处理,图丁为枇杷不同器官(包括芽、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把该幼苗放到太空中,生长素由①部位运输到④部位的过程不能进行
B.图甲中①、②部位生长素的效应分别与图丁中E、G点对应的效应相同
C.图乙、丙中的现象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在图丙幼苗的茎中,E侧和F侧生长素的浓度之比为1∶2,根据图丁信息可推测幼茎F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不能大于等于2m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