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为探究影响草莓成熟的因素,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是促进植物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在植物体中合成部位为_____________,除了促进果实成熟外,乙烯还有促进开花、____________等作用。
(2)ACC是乙烯合成的重要前体,研究者探究添加其他植物激素对草莓果实ACC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GA表示赤霉素,ABA表示脱落酸)

处理时间

2天

4天

5天

7天

对照组

0.69

0.97

0.91

0.80

添加GA

0.43

0.40

0.81

0.62

添加ABA

0.83

1.08

3.13

1.62

表1   GA和ABA对草莓果实ACC含量的影响(单位:nmol/g)
①从表格可知,GA和ABA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②MACC是ACC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物质之一,MACC、ACC、乙烯等物质在代谢上的关系如图1所示,研究者探究添加GA对草莓果实MACC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则综合表1、表2和图1,GA抑制乙烯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处理时间

2天

4天

5天

7天

对照组

2.30

3.13

5.00

5.60

添加GA

4.17

4.28

5.20

6.34

表2   GA对草莓果实MACC含量的影响(单位:nmol/g)
(3)高浓度CO2可以延缓草莓成熟,延长草莓保鲜时间,研究者认为原因是高浓度CO2可以降低果实ABA和乙烯含量,请完成下表。

步骤

要点

取材和分组

取①____________的草莓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

实验处理

将A组置于高CO2环境下,B组置于②_____________环境下,保持其余条件一致,密闭放置数天

测定结果

测定A、B两组草莓的成熟程度和③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

若出现结果④____________,则成功验证假设

2 . 凤丹是一种油用牡丹,因其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亚麻酸含量超过40%,被称为“液体黄金”。实验人员以凤丹种子为实验对象,探究吲哚乙酸、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种子萌发率=(发芽种子粒数/实验种子总粒数)×100%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浓度单位为mg/L)

处理

S1

S2

S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名称

CK

乙烯利

赤霉素

吲哚乙酸

浓度

0

100

200

400

600

1000

100

200

400

600

1000

100

200

400

600

1000



(1)本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作用,其优点是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据表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凤丹种子萌发所起的作用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具体表现为_________
(4)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效果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烯利,吲哚乙酸对凤丹种子萌发起_________作用。
(5)科学家发现在凤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同时存在多种植物激素,这说明_________
3 . 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
(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内的________可催化分解H2O2,以避免H2O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2)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H2O2浓度(mM)

对照组

20

40

60

80

弯曲度相对值

0(向地生长)

35.3

45.0

55.2

65.5


本实验对照组是用________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实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处理的豌豆根均向水平方向发生了弯曲,且弯曲度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豌豆根的根冠细胞中存在感受重力作用的淀粉体(内含淀粉),使根向地生长。科研人员测定了外源H2O2处理后各组根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如图1。

由图1实验结果分析,外源H2O2作用下,豌豆根中α-淀粉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淀粉水解,导致根对重力的感应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4)为进一步研究根弯曲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将每个处理组的根切下后,迅速地将其弯曲部分纵向切开为弯曲内侧和外侧两部分,测定内侧和外侧的赤霉素(GA3)含量,结果如图2。可知,在四种不同H2O2浓度下,弯曲根中GA3含量分布表现______________,且随着H2O2浓度的提高,GA3含量增加。据此可推测,GA3可能使____________生长快,导致根出现弯曲生长。
(5)结合图1和图2的结果推测,GA3总含量的提高会引起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根向水平方向弯曲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测成立,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实验组的处理和需要检测是________
a.使用H2O2溶液        b.使用外源GA3溶液       c.使用α-淀粉酶溶液     d.H2O2浓度          e.GA3浓度               f.α-淀粉酶活性
2023-01-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为培育转固氮基因的小麦新品种,科研人员利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和普通质粒按下图构建了双元载体系统(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图中vir基因编码产物能激活T-DNA转移,ori为复制原点,tmr和tms为致瘤基因,LB和RB为T-DNA两端的重复序列,kanr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EcoRⅠ

BamHⅠ

Sau3AⅠ

BclⅠ

SmaⅠ

Xma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G↓AATTC

G↓GATCC

↓GATC

T↓GATCA

CCC↓GGG

C↓CCGGG

   
(1)双子叶植物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会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农杆菌一般难以感染小麦等单子叶植物,若想提高农杆菌转化小麦的成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T-DNA转移至植物细胞可使植物患“肿瘤”,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植物激素有关,据此推测T-DNA中致瘤基因tmr、tms 可能与________等植物激素的合成有关。
(2)为防止植物形成“肿瘤”,研究人员按上图构建了双元载体系统。图中过程①需先用___________(填写限制酶名称)处理Ti质粒以去除致瘤基因,再用__________将经过处理的固氮基因接入Ti质粒,以构建重组质粒;过程②用_________(填写限制酶名称)处理重组质粒,获得含vir基因的DNA片段和含固氮基因的T-DNA,再经过程③、④分别构建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图中过程④可以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限制酶EcoRI和Sau3AI处理T-DNA给体质粒,完全酶切后可以得到含_____个条带的凝胶电泳图谱。
(4)将构建的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同时导入土壤农杆菌内,选择在含有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小麦细胞。该过程中T-DNA给体质粒并不含有vir基因,但仍能将转化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个体水平鉴定转固氮基因小麦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观察生长情况,若能存活,说明转固氮基因小麦培育成功。
2023-06-1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长素与脱落酸(ABA)在根系生长中起关键作用,图1为脱落酸(ABA)调控幼苗主根生长的机制,图中YUCCA2、YUCCA8为生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ABI4是转录因子,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
(2)植物体幼嫩部位主要通过________运输将生长素由合成部位运输至作用部位,PIN1为细胞质膜上的生长素输出载体,该载体应集中分布在细胞________(选填“顶部”或“基部”)。
(3)据图1分析可知,ABA对幼苗主根生长的生理效应是:通过转录因子ABI4一方面抑制________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通过调控YUCCA2/8、PIN1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内生长素的________,使根尖生长素的积累下降,最终抑制幼苗早期根伸长。除抑制根系生长外,ABA的生理功能还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为验证ABA通过ABI4介导生长素的合成来抑制幼苗主根生长,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拟南芥(WT)及ABI4功能缺失突变体(abi4)幼苗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拟南芥幼苗分为四组:A、B组为WT幼苗各10株,C、D组为________各10株。
②将A、C组幼苗培养在1/2MS培养基上,B、D组的处理是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各组幼苗主根根尖细胞的生长素含量进行测定,记录数据并取平均值这样操作目的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并给出结论:________(2分)。
④为进一步证明ABA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来抑制主根生长,请结合图1分析,还应对各组幼苗根尖细胞内的________表达量进行测定。
2024-01-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6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曲线是曲线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乙图。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请补充并完善该实验方案:再增加一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切段,重复前面的实验。
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共同促进茎切段伸长。
(4)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右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其产生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
②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以下是植物激素的有关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结果如图2所示。

(1)图1中A、B琼脂块都含有_____产生的生长素。一段时间后将A、B移去,对A、B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B中生长素浓度大于A,结合图2 结果说明_____。本实验_____(从“能”“不 能”中选择)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若图1的培养条件改为从顶端垂直光照,则甲和乙弯曲度角度_____
Ⅱ.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分别标记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3)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 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脱落酸在茎尖的运输_____(从“是”“不是”中选择)极性运输。
(4)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吲哚乙酸在成熟 茎切段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
8 . 为了研究两种细胞分裂素6-BA和KT对芦荟芽分化的影响,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6-BA和KT处理离体的芦荟芽,并在第15天、第30天统计每个培养瓶中不定芽的平均数量(每瓶原有3个芽)。实验处理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6-BA)/mg·L-1

(KT)/mg·L-1

处理后15天

处理后30天

0

1

2

3

4

0

1

2

3

4

0

5.0

5.4

6.3

6.2

5.8

12.3

15.9

16.1

19.3

12.4

1

6.7

6.4

5.6

6.9

5.1

15.2

23.9

27.4

24.5

11.3

2

5.9

6.5

6.8

5.8

6.6

17.1

25.9

38.6

29.4

16.2

3

6.4

6.7

6.2

6.1

5.7

21.1

22.3

32.1

28.2

13.0

4

5.2

6.0

5.9

6.7

6.0

14.3

17.4

25.4

21.7

13.0

A.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组都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B.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初期6-BA和KT对芦荟芽分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C.实验结果表明,同时使用6-BA和KT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且浓度在0-4mg·L-1之间均可促进芦荟不定芽的分化
D.在生产中使用2mg·L-1的6-BA和2mg·L-1的KT处理可以较高效的促进芦荟芽分化
2023-11-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