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1 . 为探索盐胁迫(SS)下赤霉素(GA)及从枝菌根(AM)真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按下表处理方式处理番茄植株(CK为空白对照组,NM为不用AM真菌处理),相同条件下培养35天后测定每组番茄植株鲜质量生物量,结果如图。此外研究还发现赤霉素可以降低AM对番茄的侵染。则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有(       
组别NaCl赤霉素AM
CK+NM(150mol/L)(100μg/L)真菌处理
CK+AM---
GA+NM--+
GA+AM-+-
SS+NM-++
SS+AM+--
GA+SS+NM+-+
GA+SS+AM++-
   
A.正常条件下,赤霉素能提升番茄生物量且效果高于AM菌
B.赤霉素和AM菌均能显著的缓解盐胁迫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C.赤霉素和AM菌同时处理番茄时,番茄生长状态最佳
D.赤霉素可能通过提高AM菌对番茄的侵染提升番茄的抗盐胁迫能力
2023-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下列关于诗中描述的生物学现象错误的是(       
A.“落木萧萧下”与脱落酸有关
B.秋天“落木萧萧下”有利于植物的生存
C.“繁霜鬓”是因为衰老细胞中无法合成酪氨酸酶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
D.浊酒的酿制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再进行无氧呼吸
2023·湖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53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I和AC01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B.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NCEDI酶的合成
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
D.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
4 . 为研究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的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的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了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能合成于拟南芥的各部位,能促进拟南芥开花
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种,实验过程中应定期观察各组幼苗的存活情况
C.乙烯对拟南芥存活率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拟南芥存活率受环境因素与乙烯等植物激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2023-06-20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5 . 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C.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6 . 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2023-06-12更新 | 576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H2O2能够参与激素信号的转导,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乙烯对外源H2O2诱导气孔关闭的影响,获得下图实验结果,图中CK为空白对照组,H+E为H2O2和乙烯处理组,H+DPI(H2O2合成抑制剂)为H2O2和DPI处理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CK组和H2O2组,说明外源H2O2能诱导气孔关闭
B.比较CK组、H2O2组和H+E组,说明乙烯能抑制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
C.比较CK组、H2O2组和H+DPI组,说明DPI能抑制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
D.该实验设计结果还需要排除乙烯本身对气孔关闭的影响才更有说服力
8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物质
B.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幼苗染色体加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育种上的应用
C.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
D.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023-06-06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干旱胁迫时,小麦叶片会失绿变黄;同时体内的茉莉酸甲酯(MeJA)的含量会显著增加,MeJA可通过促进叶片衰老、脱落,气孔关闭等机制增强小麦的抗旱性。
(1)干旱条件时,小麦的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答2点)。
(2)①下列有关小麦体内茉莉酸甲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在小麦体内含量很丰富
B.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高效性
C.在合成部位发挥调节作用
②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与茉莉酸甲酯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3)为探究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MeJA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设计包括4个处理:正常灌溉(CK)、喷施MeJA(M)、干旱胁迫(D)和干旱胁迫+MeJA(D+M),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所示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下,小麦优先将光合产物向_________(填“籽粒”或“根系”)分配,据此推测小麦抗旱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
②根据图的实验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外源MeJA可以缓解小麦因干旱而导致的产量下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③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考虑,是否有必要设置M组?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
10 . 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1)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______作用。
(2)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除了由环境因素调节外,结合图中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可知,还由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
(3)赤霉素不仅影响植株的开花还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现设计实验,研究赤霉素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在正式实验前,一般要先进行预实验,理由是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4)由图可知,植物体内是否产生________直接影响植物开花,结合SPL蛋白、DE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____
2023-06-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