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植物生长的逆境条件有很多,如干旱、低温、高温、盐碱等,这些因素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会导致叶绿体基粒片层被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___水的含量会降低,以适应低温环境。除此之外,植物细胞代谢速率变慢的主要原因是低温___
(2)科研人员为了探究高温、干旱条件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选择生理状态、大小等均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相应处理方法处理10天后,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气孔传导率指的是气孔张开程度,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气孔的气体交换量来衡量。
组别处理方法气孔传导率/(mol·m-2·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甲组正常温度、正常浇水0.5613.5
乙组正常温度、干旱处理0.244.8
丙组高温环境、正常浇水0.397.5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答出两点),
②请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角度分析,干旱导致该植物幼苗生长变慢的原因是___
(3)除了非生物胁迫外,病虫害等生物胁迫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逆境条件。与传统的农业防治病虫害相比,利用种间关系防治病虫害的优点有___(答出两点)。
(4)研究发现,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体内的脱落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等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以共同应对逆境条件,由此可见,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___调控的。
2 . 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下图)。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B.顶端弯钩的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C.顶端弯钩的内侧中生长素可能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D.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
3 . 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0

4.8

9.0

4.8

5.0

(1)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会产生乙烯,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有____(答出两点),若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升高,会抑制____(至少写两个)等激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生长素、茉莉酸、油菜素内酯等多种激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分蘖,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
(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添加一个对照组,该组应加入____。完善后,本实验中 的自变量为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____处理恢复,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致的胚根生长的抑制____(填“有缓解作用”或“几乎无缓解作用”)。
(4)进一步研究发现,盐胁迫调节下,JA缺陷突变体的细胞增殖、细胞伸长相关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盐胁迫会促进乙烯合成基因表达。依上述发现及实验结果,请完善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的作用机制(请在图中填写“→”和“+”或“-”,“+”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024-01-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4 . 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H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蓝光照射和黑暗处理,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       

A.蓝光受体被激活后,R蛋白的降解量减少
B.蓝光受体被激活后,拟南芥植株增高被抑制
C.赤霉素合成缺陷,有利于相关基因H的表达
D.推测蓝光受体可能会加强赤霉素受体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水稻果实)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
(2)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
(4)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35°C。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C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C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2。请据图分析,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
2024-01-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二)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能促进其生根,与生长素有关
B.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放一起,促进柿子成熟,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C.水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一定浓度的2,4-D以避免减产
D.成熟种子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会在穗上发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2024-01-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二)生物试题
7 . 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因素(例如光、温度和重力等)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即将成熟时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遇大雨易穗上发芽与脱落酸有关
B.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结构发生变化,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核糖体上影响基因的表达
C.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D.通过调控温度、光照时间或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起到提早或者延迟花期的作用
2024-01-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了阳光、温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外,重力信号也可以被转换为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B.①②③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
C.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9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需要通过受体才能发挥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的果实挥发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对生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植物喷施生长素类似物能发挥作用
C.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D.油菜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抑制细胞分裂,维持种子休眠
2023-12-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教育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都能够促进果实的脱落
C.乙烯能抑制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幼根生长的机理相同
2023-12-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教育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