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取样的方法
B.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1 1
C.通过图乙可知调查某地区的物种数样方越大越好
D.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与所调查植物的植株大小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016-11-26更新 | 5052次组卷 | 6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理)试题
3 . “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4 .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林中的松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
5 . 图1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物群落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物群落中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1,则调查该生物群落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研究该生物群落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物群落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
6 .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个种群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则这个种群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很多,对于生活隐蔽的猛禽猛兽等适合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调查
D.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就会越来越大
7 . 某研究小组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开展调查实践活动,他们准备开展4项调查:①调查某片荷塘中外来物种福寿螺的种群密度;②调查某块稻田中田鼠的数量;③调查某块湿地上白鹭的生态位;④调查某块菜园中1g土壤中大豆根瘤菌的数量。下列关于他们实验方案设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片荷塘中外来物种福寿螺的种群密度
B.可在稻田中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来调查田鼠的数量
C.可调查白鹭的栖息地、食物、天敌等方面来研究它的生态位
D.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土壤样液中大豆根瘤菌的数量
2023-02-12更新 | 5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8 . 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

密度/株

%

密度/株

%

A

1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法,理由是______
(3)A种乔木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____________。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9 .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强,卵产在土中不易灭杀。幼虫(跳蝻)个体较小,成虫个体较大,翅发达,可进行远距离迁移。下图为某地爆发蝗灾后调查到的幼虫和成虫数量变化曲线,期间分别采取了农药喷洒和生物防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数量
B.t2~t3时段蝗虫成虫可能发生了大量迁出,t4时刻进行了农药喷洒
C.两种防治方法均能使当地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D.导致t4~t5和t7~t8蝗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均为密度制约性因素
10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