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 道试题
1 . 长苞铁杉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有一片保存较完好的长苞铁杉针阔混交林,面积约72 hm2 。研究者进行长苞铁杉种群密度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长苞铁杉长势良好的地方取样
B.样地内随机设置5个1 m×1 m的小样方
C.计数时压在样方边界线上的植株都需记录
D.种群密度会受种内竞争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2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
C.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2021-08-21更新 | 591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以下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适合用标志重捕法
B.对于具有趋暗性的昆虫,可以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进行调查
C.调查草地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调查酵母菌数量时不必计数计数室内全部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
2021-12-06更新 | 844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文书州砚山县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丝瓜是一年生攀援藤本,一棵植株上能结多个果实。它喜较强阳光,较高的温度有利干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在某块丝瓜地中主要生活着两种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型昆虫(甲、乙)。如图所示为在某年度丝瓜生长期间调查的该瓜地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昆虫是捕食关系,甲的营养级较高
B.推测7~8月份应该是一年中丝瓜大量结果的时期
C.由丝瓜和这两种昆虫及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调查该瓜地两种昆虫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
5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调查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6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除了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外,还有粪堆计数法,其原理是动物种群数量与所发现粪堆的数量呈正相关,该方法特别适合因行踪隐蔽或者夜间活动等而不易观察的动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时,需要到动物活动密集的区域取样
B.粪堆计数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动物的种群密度
C.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时,需要考虑动物的日排便数
D.气候条件变化,如雨水因素,会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7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已知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再捕捉到,则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最可能为(       
A.大于100只/hm2B.小于100只/hm2
C.小于200只/hm2D.大于200只/hm2
2022-03-31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一中、下关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9 . 下表为三个稳定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生态系统类型高山草甸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类数16010080
单位面积种类数(种/m2)201810
平均产量相对值2 000900200
旱生植物的种类数比例(%)25.049.178.0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三个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10 . 单子叶植物A分布于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一种该地从未分布的双子叶植物B出现在该生态系统中,使植物A数量减少。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植物B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法,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植物A和植物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物种间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荒漠变绿洲”并非神话,但需要人类不懈努力。若没有进行人工生态修复,荒漠地区的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树林,原因是__________
(4)将荒漠植物凋落物和有机碎屑的混合物灭菌后均分为两份。对照组不作处理,实验组加入小型节肢动物,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凋落物和有机碎屑的混合物剩余量少于对照组。据此分析,小型节肢动物属于该荒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