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我国劳动人民在明代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率。下图表示四大家鱼在池塘中食物的分布(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池塘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这种结构属于群落的________
(2)调查池塘中鲢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第一次捕获鲢鱼9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12条,其中有标记的为32条,该池塘中的鲢鱼共有________条;若在重捕前有些鲢鱼的标记物已经脱落,这将会导致估算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草鱼和青鱼虽然都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但生态位并不完全相同,理由是________。该池塘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栖息于河口和沿海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存在下降的趋势。研究人员对厦门湾分布的中华白海豚进行长期的种群生态监测。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白海豚喜食的鱼类位于表层、中上层和中下层,鱼类的分层体现了群落的___,这种分布主要取决于___条件。
(2)科研人员利用照相技术记录下中华白海豚的外观影像,利用不同个体间的稳定外观差异作为“标记”,再次拍摄时找到曾经“标记”过的个体,以此计算种群密度。该调查方法的优点是___(写出一点即可),该调查方法属于___
(3)下表是2018-2019年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年龄结构及生存率的调查结果。
年龄幼年成年老年
个体数5386
生存率(%)28.999.5未调查
结果显示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幼年个体数偏少,推测其原因是___。
A.中华白海豚幼年生存率较低
B.小种群的近亲繁殖使子代遗传病发病率高,容易夭折
C.繁忙的航运和水下噪音,干扰中华白海豚的繁殖
D.幼年个体对水质成分变化更敏感,死亡率较高
2024-04-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I.经过若干年“退耕还林”后发现某群落中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一种乔木)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6千米宽2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4

5

6

(1)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
(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
II.在某森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①②③④为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3)区分不同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特征是____。该森林分布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
(4)上表中动物的这种分层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____(用图中序号作答)。
(5)自然状态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生态学家将该现象称为阿利氏效应。从种群水平上分析,阿利氏效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
2024-04-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主要是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降低种群密度
B.仅依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C.调查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D.改革开放数十年,广东省一跃而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这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有关
2024-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稻田中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是褐飞虱。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褐飞虱属于_____。对于水稻,通常采取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稻田生态系统虽参与了物质循环,但仍要补充一定量的氮肥,其原因是_____(答1点即可);在种植水稻过程中要及时除去杂草,治理褐飞虱等害虫,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
(3)研究小组对稻田生态系统中褐飞虱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褐飞虱同化的能量是_____kJ/(cm-2·a)。
摄入的能量
[kJ/cm-2·a]
用于生长、发有和繁殖的量[kJ/cm-2·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kJ/cm-2·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2·a]
62327251345
2024-04-0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6 . 下列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正式实验时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B.“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让培养液充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统计方法为目测估计法
7 .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_________
(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_________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_________”形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
(3)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下图是放养中华整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生物土壤结皮是土壤微生物、地衣苔藓植物、土壤颗粒等形成的有机复合体,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地表覆盖,也是演替进程中重要的生物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结皮依次经过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藻结皮、地衣结皮以及苔藓结皮阶段,该过程属于______演替。
(2)由土壤结皮所形成的“荒漠地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处于相对稳定的能力:“荒漠地毯”中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荒漠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间接价值,比如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植物群落的类型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荒漠中天然梭梭树种群密度可以采用______法。下图是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树种群年龄结构统计图,其年龄结构属于______型,原因是______

I~XVⅢ分别表示天然梭梭树基部直径,I,基径<1.0cm;Ⅱ,1cm≤基径<2cm;以此类推

2024-03-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诊)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10 . 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调查水稻天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其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
③调查生长在锦江江边的水葫芦种群密度时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在农田中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避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2024-03-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