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回答下列问题:
(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 形式进行,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当野外生活的象群遇到食物和水源短缺时,会分工去远距离寻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的远距离通讯能通过灵敏的鼻子嗅觉来实现,该过程大象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
(3)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栖息地碎片化后,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种群数量会减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点)。
(4)建立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2024-05-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某人工柳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柳树的种植密度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随之变小
C.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入侵物种,在不同条件下生存能力最强
D.若人工柳林的郁闭度进一步增大,则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降低
2024-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颁布,是长江大保护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近些年来通过调查得到的长江江豚的数量信息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普查年份

2006

2012

2017

2022

数量(单位:头)

1800

1045

1012

1249

(1)长江江豚会捕食鳗鱼、虾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江豚属于__________。若要研究江豚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两方面)。
(2)过去几十年非法捕捞造成长江鱼类资源枯竭。长江江豚喜欢在自然的浅滩、沙洲捕食和哺育幼仔,大型码头、护岸等工程用硬质材料替代了自然的沙滩。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数量从2006年至2017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长江江豚数量的减少使其____________多样性降低,该变化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
(3)《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由于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其浓度在长江江豚体内比低营养级生物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是一种迁徙性的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和绿头鸭的食性基本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青头潜鸭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环境容纳量降低,其遗传多样性将会下降
B.若一只鹰捕食了一只背头潜鸭,则该鹰就获得了这只潜鸭能量的10%~20%
C.日照长短会影响青头潜鸭种群的繁殖活动,日照长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为吸引异性,青头潜鸭会跳“独特舞步”,说明行为信息能促进种群的繁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体同化的能量一般用于三个主要生命活动,即①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②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③用于避免排食者捕食所消耗。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生物间化的能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引入天敌,可使甲分配模式转变为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降低
B.甲分配模式最可能出现在某种生物侵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可能增大
C.处于乙分配模式的生物与其他物种在生态位上的重叠程度大于其他模式
D.种群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是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以及被分解者利用
6 .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从1970年到2014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消亡了60%。“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环境阻力的减小,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规模会减小
B.初始种群规模、环境阻力的大小对该地大熊猫存活力均有影响
C.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会呈“J”形增长
D.人类对环境破坏超出一定限度后,任何初始种群规模的生物种群最终都可能灭绝
2024-03-11更新 | 54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环境阻力是环境中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阻力。某种鼠迁入一个新的岛屿后,环境阻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种鼠迁入新岛屿后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B.环境阻力的增大与该种鼠种群密度的增加有关
C.在新的岛屿上随着该种鼠种群密度的增加,增长速率一直下降
D.若将新岛屿中该种鼠的天敌去除,该种鼠种群数量也不会呈“J”型增长
8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中体现了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对这些一年生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B.非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C.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非生物因素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9 .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每年10月中下旬到翌年2月份,成群越冬候鸟如鸿雁、白琵鹭等在此栖息、觅食。有生态学家对鄱阳湖的鸿雁、白琵鹭的数量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图(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琵鹭的种群数量在t1至t3时先减少后增加
B.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琵鹭和鸿雁的种群密度
C.鄱阳湖中鸿雁、白琵鹭的食物及天敌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t3时鸿雁种群数量大于白琵鹭的种群数量
2024-02-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广泛被养殖,为科学调控小龙虾的养殖密度,渔民需要获取小龙虾的种群密度,及时调整养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养殖过程中若遇到高温天气会导致小龙虾密度下降,高温天气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养殖过程中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小龙虾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C.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会加剧,需对池塘中小龙虾进行一定程度捕捞
D.给定初始的资源和空间条件,小龙虾种群密度增大不会降低环境容纳量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