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图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及酒精浓度变化,发酵过程中定期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由16中×25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点时酵母菌种群密度最大,此时限制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为非生物因素
B.P点后酒精浓度基本不变,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比N点时低
C.若吸取样液1mL并稀释100倍,计数的中方格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为2.4×108
D.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大小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2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土壤小动物具有活动能力弱的特点,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时,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应对实验组土壤进行处理
D.在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需要另外设置一组不接种酵母菌的对照组排除杂菌污染
2024-05-2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规范操作置入血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①至⑤五个区域的细胞总数为56,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A.4.48×108B.2.24×108C.1.02×108D.7×107
4 .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HWP)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碳库。图1为HWP在森林阶段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2中的曲线a表示40年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对量,曲线b表示40年间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实际增加相对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成为森林碳库。当遭遇人为干扰或自然干扰后,原本储存在植物体中的碳就会释放回大气中,其回归途径除了通过植物呼吸作用外外,还有______
(2)“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工匠”四小农场是推进乡村振兴,减少污染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

项目

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5

21

58

7

10

1

3


请根据图和表格分析,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科研人员对沼气池中某种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将样液稀释100倍,再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所示,则1L样液中,该微生物的数量是______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操作完成后,细胞或细胞器不再具有活性的是(       
A.观察叶绿体时,菠菜叶片下表皮上附着的叶肉细胞
B.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C.观察有丝分裂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中沉于底部的酵母菌细胞
2022-12-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
6 . 酵母菌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生物之一,如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甲)和探究培养液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乙)均用到酵母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实验甲中,不能通过检测CO2产生与否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实验乙中,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
D.若及时更换实验乙的培养液,则该种群的数量将会持续增大
7 . 下列调查实验的操作中,会使调查值偏大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压在边线上的个体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雪兔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的雪兔被大量捕食
C.调查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酵母菌培养液未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就开始计数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8 .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B.在酵母菌初始培养阶段,其数量以“J”型方式增长
C.应先在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再将样稀释液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
D.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在线粒体内产生丙酮酸、二氧化碳、水
9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及操作正确的是(       
①在常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沃泰默对胰液分泌的实验中,对照组排除了盐酸对胰腺的作用
③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为灰绿色
④显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⑤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两次细胞形态
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需设空白对照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2020-04-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10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 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 c 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D.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