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碳汇是指森林和海洋等同化CO的能力。我国科学家提出在海水养殖区建造“BCP—MCP”地球生态工程, 以提高海洋碳汇。BCP是指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MCP是指利用微生物产生难分解的有机物所固定的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P—MCP”的建立有助于加快碳中和进程
B.与MCP相比,BCP 固定的碳不再参与物质循环
C.该生态工程遵循自生、循环、整体和协调等原理
D.参与BCP的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2 . 某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1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人工饲料中被同化的能量。图2所示为该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简图,其中甲~丁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指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循环
B.甲、乙依次表示分解者、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含有3条食物链
C.图1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b2、c2
D.该农场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b3/(a2+d1)×100%
3 . 某同学画出三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所以三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甲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图乙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CO2
D. 若使图甲、图乙、图丙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4 . 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多,F 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
D.在 A→C 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在 F→B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5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碳元素在图中④过程中是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
B.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若M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碳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中反复循环利用
D.若M表示非生物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小于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
6 . 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用桑叶养蚕、蚕沙(粪便)养鱼、塘泥肥桑。下图为某地桑基鱼塘中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代表呼吸作用,乙和丙均代表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鱼同化的能量来自浮游植物和桑的部分同化量、鱼饲料中的能量
C.桑基鱼塘实现了碳元素在桑和浮游植物、蚕、鱼之间循环高效利用
D.桑基鱼塘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7 .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B.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既可能会引起温室效应也可能会产生酸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使局部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明显
D.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往复循环利用
8 .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代表各种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表示松毛虫的能量流动过程,A-F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指图1中的A、B、C等生物成分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图1中,若②>①+④+⑩,则该森林生态系统可能处于发展的态势
C.图2中,A代表的是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松毛虫雌雄交配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化学防治
9 .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
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
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3-08-21更新 | 441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期调研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___
(2)图中B生物在捕食过程中能够依据被捕食者留下的气味去捕猎,被捕食者能够依据B生物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___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学校花园和草地中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设计了探究方案。请补充完成下列在实验室条件下该实验的步骤:取花园和草地等量的离表层5cm深度的土壤(不带落叶)分组并处理,具体的分组和处理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同时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再分别将每组土壤与___________落叶混合,观察记录落叶腐烂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