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请回答问题。
永定河晓月湖生态景观修复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晓月湖位于永定河干流,是卢沟桥河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的所在地,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故将此河道命名为“晓月湖”。但20世纪80年代后,永定河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生态学家目前正通过多项措施恢复其当年的景观。
晓月湖的绿化坚持“黄土不露天”的原则,大量种植了一、二年生草花植物,为当地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同时根据河道不同的生态环境,对河道至河岸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植被配置(图1所示)。形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水景,留出足够的水面空间形成简洁的水体。

为了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晓月湖引入了各种有益的动植物,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湖水中主要种植了芦苇、芦竹、菖蒲、水葱、荷花等水生植物,其发达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形成过滤层,将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沉降下来。水生植物群落为微生物和微型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这些生物能加速被截流在根系周围的有机碎屑的分解。水生植物生长可吸收水中氮、磷等元素从而净化水质,同时植被生长能够分泌抑藻物质,抑制蓝藻等的繁殖,防止水华产生。
水生动物可通过吞食微生物和有机残屑,消减水中营养物质来净化水体。生态修护中需要根据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科学设计水生动物的放养模式,促使各种群生物量和生物密度达到平衡状态。根据河湖治理经验,放养水生动物主要为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等)及软体动物(如田螺等)。鲢鱼、鳙鱼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食;鲤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植物、其他鱼类的幼鱼、田螺等为食;田螺主要以水生植物等为食。从晓月湖开始生物修复至今,再未发生水生植物过大规模水华现象。随着永定河晓月湖生态景观的恢复,曾经消失的燕京八大景之一“卢沟晓月”又重现展现在世人面前。晓月湖这一有水有绿、生态良好的北京西南生态屏障,进一步提高了永定河的生态服务价值。
(1)在晓月湖的修复过程中,其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_。据文中信息,能够恢复“卢沟晓月”这一景观的关键环境因素是_____
(2)图中河道至河岸植被的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简要说明图中不同地段栽种不同植物的原因(举两例即可)_____
(3)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文中多种水生动植物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4)根据文中信息,归纳水生植物能够净化水质的原因_____(写出2点)。
2024-0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2 . 治理河流污染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某河流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根据该河流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表示由蓝细菌流向浮游动物甲的能量数值,依此类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只存在图1所示食物网,则浮游动物乙和黑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河流中鱼类能对声音、光等物理信息做出反应,从而采取捕食、繁殖等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其生态平衡并不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调节机制是______
3 . 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它们多穴居于植被低矮、视野开阔的高山草甸地区。为研究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
(1)高原鼠兔发现天敌时,会后腿站立、仰头发出连续的短促尖叫声提醒同伴躲避,此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分析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高原鼠兔种群和捕食者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_______
(2)第2年的后半年至第3年间,甲鼠兔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而乙鼠兔的种群数量却逐渐增加,且环境容纳量渐增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乙鼠兔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__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
(3)若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则会对高寒草地造成严重危害,要进行防治,应将高原鼠兔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填“K”“K/2”或“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玉米农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甲~戊代表不同组成成分,I~Ⅲ表示过程,“ ”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1,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图中Ⅰ~Ⅲ过程中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的。若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达到平衡,则Ⅰ过程摄取碳的速率与______(用文字表示)大致相同。
(2)图中乙具有的总能量至少是______J·(cm2·a)-1。图中C代表的能量是______。若图中丁摄入的15J·(cm2·a)-1能量中有1/5以粪便的形式流向戊,则丙、丁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若生物丙因使用农药而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生物丁的种群数量会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4)和碳元素相似,氮元素也是可以循环的,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答出1点)。向该玉米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不会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5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是(       

A.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D.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6 . 2023年8月日本不顾世界多数国家反对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研究表明,在福岛核事故后,某些大型鱼类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图1是部分海洋生物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137Cs的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137Cs易使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___。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的___(填“非密度制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
(2)海洋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时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当污染超过一定程度时,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___
(3)图1所示食物链中,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图1中某些大型鱼类体内的137Cs浓度比底栖鱼类高出一个数量级,原因是___
(4)若图2表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方向,①②③④代表的能量值分别是58、10、9和2(单位:×105kJ),则B表示的含义是___,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7 .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相对稳定。下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下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若甲、乙、丙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__________。若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甲、乙、丙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调节使草原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
(3)图B与图A的调节方式____________(是/不是)相同。图B的调节方式会导致原有湖泊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加速破坏,试分析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原因可能是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B.该河流BC段藻类增多的原因可能是河流中有机物分解
C.该图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后能保持清澈,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9 .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入侵我国后在某些区域泛滥,危害当地生态和农业生产。研究人员拟采用替代控制法防治紫茎泽兰,筛选出3种本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分别与紫茎泽兰混种,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紫茎泽兰与3种植物混种后的生物量     图2本地植物单种及与紫茎泽兰混种后的生物量
(1)紫茎泽兰能在入侵生境大量繁殖,主要原因是____(答出1点)。紫茎泽兰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的____,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2)根据实验结果,能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生长的本地植物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利用本地植物控制紫茎泽兰生长,其机理可能是____
(3)紫茎泽兰粉碎后可作为燃料,或加工后作为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023-11-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图I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I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其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________
(2)图I中A→C和D→E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Ⅱ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_______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________kJ的能量。
(4)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I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的复杂程度,其基础是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