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正确操作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后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2023-05-22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则不能。上图是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联合使用所作培养实验,目的是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A、B、C代表实验步骤,D、E代表大肠杆菌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步骤的正确做法是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D.D所示菌落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挑出后进一步纯化培养
3 . 餐余垃圾在垃圾集中点采用生化+雾化+膜过滤技术处理后,可以达到无二次污染的标准。为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餐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餐余垃圾浸出液,后续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培养基需以淀粉为唯一的碳源,且应添加抗生素
B.相比于X培养基,在Y培养基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更快
C.餐余垃圾浸出液在接种前通常需要进行湿热灭菌处理
D.若稀释倍数不够,则往往会使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低于实际值
2024-04-28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4 . 2024年《科学》杂志声称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固氮真核生物“硝基体”,其内部存在“特殊氨工厂”结构,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进一步研究发现“硝基体”曾经是一种固氮细菌,一亿年前开始生活在藻类内部,成为其共生体,“硝基体”中大约有一半蛋白质编码依赖宿主基因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固氮真核生物与硝化细菌一样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有机氮
B.该固氮真核生物应可以在没有氮源但其他成分适宜的培养基中生存
C.该固氮真核生物的“硝基体”结构中应含有相对独立的环状DNA分子
D.该固氮真核生物的“硝基体”结构的形成可以为线粒体的起源提供证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产朊假丝酵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作为氮源,在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任何生长因子即可生长,是生产单细胞蛋白的优良菌种。下图是培养产朊假丝酵母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B.产朊假丝酵母和啤酒酵母在同一种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外观有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C.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选用液体培养基,是因为液体培养基可进行通气培养和振荡培养
D.可利用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进行产朊假丝酵母等真菌的分离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为了培育高效利用木糖发酵产乳酸的菌株,科研人员将能利用木糖产乳酸的菌种搭载于中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卫星返回后进行筛选,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②进行富集培养的目的是增加产乳酸的菌株的数目
B.与步骤②相比,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还包括琼脂、碳酸钙
C.步骤③倒平板浇注时,培养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65℃以上
D.从培养基的功能角度分析,步骤③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7 . 石油开采过程中易造成附近土壤污染,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石油的菌株。培养基中的石油被菌株降解后会形成透明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得到石油降解菌
B.甲、乙均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且都属于选择培养基
C.步骤②的目的是对可降解石油的菌株进行富集,便于后期筛选
D.培养基中菌落越大,菌落周围的透明圈越大,说明该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越强
8 . 丙草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除草剂,能抑制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某生物兴趣小组从活泉公园土壤中分离出能有效降解丙草胺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计数(如下图所示),以期为修复被丙草胺污染土壤提供微生物资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以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B.将培养基pH调至酸性,有利于丙草胺降解菌的生长繁殖
C.通过计算得知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约为1.7×109
D.还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其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大
9 . 抗生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测试某细菌对不同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方法如下:在涂有该细菌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抗生素的种类
B.该细菌对抗生素IV的敏感程度大于抗生素I、II和III
C.抗生素II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与该抗生素扩散速度太慢有关
D.在本实验条件下,该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对该细菌而言是有害变异
10 . 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主要存在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具有高抗癌活性,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疗。下图是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工厂化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紫杉醇不是红豆杉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物
B.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获得紫杉醇的过程所用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
C.获得愈伤组织的过程为脱分化,该过程与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图中①过程是脱分化,该过程中生长素的用量要低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