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厨房中的厨余垃圾多为湿垃圾,处理湿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后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B.菌落①与菌落②周围产生了透明圈,推测菌落①②可以产生淀粉酶
C.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甚至几个活菌
D.只能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特征来初步判断培养皿上菌种的类型
2 . 某种物质A(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被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研究团队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物质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图中⑥过程为将M中的菌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平板上,初步估测M内1mL菌液中所含细菌数为5.4×107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时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平板上
B.乙为选择培养基,以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为对照可验证乙能起选择作用
C.若乙中的菌落均来源于一个细菌,则④过程中,应尽可能挑选菌落较小的单菌落进行接种
D.若丁平板上的菌落数平均为54个,则接种的菌液的稀释倍数为1×107
3 . 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经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后,可被微生物发酵利用。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Ⅲ均需在超净台上进行,I和Ⅲ均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培养基②的每一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
C.步骤Ⅱ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鉴定并扩增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过程
D.④从功能来看应为选择培养基,以便选出透明圈大的菌落作目的菌种
4 . 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B.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C.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碱性D.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可以采用湿热灭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菌株的浓度
C.B操作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6 . 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釆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请回答以下问题:


(1)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 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釆集。
(2)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如图是釆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倒平板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接种时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附近进行;培养时,将平板___________,放入培养箱中。
2024-01-31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考题猜想)(7大考点必刷练)-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7 . 下图是研究人员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高效降解石油的细菌(目的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皿等用具在使用前后均需在160℃~170℃热空气中消毒
B.应选择②中培养瓶内“石油含量”显著降低的培养液继续③操作
C.④中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对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分离纯化
D.若要研究目的菌生长规律,可用培养液培养目的菌并用细菌计数板计数
8 .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________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考题猜想)(7大考点必刷练)-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