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2 . 科学家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为避免红豆杉遭受掠夺式砍伐,同时获得紫杉醇,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并发现另有植物甲产生的物质X可提高紫杉醇抗癌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生根、生芽时,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相同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红豆杉植株可以保持其优良的遗传特性
C.紫杉醇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使细胞增殖以获得更多的紫杉醇
D.欲获得既产生紫杉醇又产生物质X的植株,可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
2022-07-3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植物细胞工程全章综合检测卷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
3 . 茎尖超低温疗法是一种马铃薯脱毒方法。科学家以单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VS(马铃薯S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大小的茎尖超低温处理后,再生培养,选取培养18周的20棵植株进行检测以获得病毒保存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病毒感染类型

茎尖大小(mm)

病毒保存率(%)

PLRV

0. 5

0(0/20)

1. 5

35(7/20)

PVS

0. 5

100(20/20)

1. 5

100(20/20)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检测阳性样本量/检测总样本量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超低温处理后的再生培养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马铃薯植株中的病毒保存率
C.1. 5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0. 5mm的茎尖
D.应设置一组未受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作对照组
2020-01-19更新 | 76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二)生物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以A、B两种单细胞真核藻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选育高产DHA融合藻。两种藻特性如表所示。
亲本藻A藻B藻
优势代谢类型自养异养
生长速率(g•L-1•d-10.060.14
固体培养基上藻落直径
DHA含量(‰)0.7
以获得的融合藻为材料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请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前,需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A、B两种藻,获得原生质体
B.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得到的融合藻都既能自养,又能产生DHA,还能较快速生长
C.融合后可将藻接种在LB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根据藻落大小淘汰生长速率慢的藻落
D.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甲组的培养条件,不仅可降低成本,也可防止杂菌生长
5 . 黄花蒿中含有的脂类化合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目前从野生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不同技术来获取更多的青蒿素。请分析相关问题: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黄花蒿。
选取黄花蒿的离体组织作为外植体,先经过_______过程,获得愈伤组织,再经过_______过程,得到黄花蒿幼苗。该培养过程中除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无菌等环境条件外,培养基中要加入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由于_______,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繁殖方法要快数万倍。
(2)以植物细胞为反应器获取青蒿素。
①制备黄花蒿单细胞悬液。细胞分离常用方法有三种方法:其一是直接从外植体分离,包括机械法或酶解法,后者常用_______酶处理;其二是愈伤组织诱导法,愈伤组织相对松散,可直接放入_______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其三是原生质体培养法,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作用是_______)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根尖、叶片、愈伤组织等细胞,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然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再生出_______,获得单个植物细胞。
②特定细胞系的培养。上述细胞经过初步培养,选出_______的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大量能合成青蒿素的细胞系,用于工业化生产。在该培养过程中,能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因素除培养基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_______(列举两项)
③产物分离。根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以采用_______法分离产物。
(3)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生产青蒿素前体的酿酒酵母。
该方法是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其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与植物细胞培养相比有哪些优点?_______(列举两项)
2022-05-2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北斗星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联考生物试题
6 . 狼爪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二倍体野生花卉且其细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入药。为满足狼爪瓦松市场化需求,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细胞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狼爪瓦松的扩大培养,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数字序号代表相应的处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前用75%酒精对植株甲进行消毒,以保证外植体不被污染
B.过程③需要先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的培养基中培养
C.过程⑥利用愈伤组织分裂能力强的特点进行细胞培养可大量获得黄酮类化合物
D.除了植株丙,植物乙、丁细胞核遗传物质与甲相同,属于同一物种
2024-04-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B.获得的脱毒苗的表现型与外植体所在植株完全相同
C.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全部失活
D.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的差异在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不同
2021-12-17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
9 .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马铃薯番茄”目前没有什么生物技术可以成功获得,是人们处理图片伪造出来的
B.“马铃薯番茄”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成功,但没有获得人们预期的性状
C.成功培养原生质体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础
D.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获得新品种
2022-12-21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预测卷(一)
10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用于合成蛋白质等含氮的有机物,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兴趣小组对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菌进行计数,请回答相关问题:
(1)要想获得圆褐固氮菌的菌种最好选择 _____(填“表层”或“深层”)的土壤。
(2)为增加圆褐固氮菌的浓度以确保能筛选到目的菌,将上述土样接种到 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需不断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_____(答2点)。
(3)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的成分是 _____;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划分,属于 _____培养基。
(4)在配制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下列器材不需要的是 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②接种环③高压蒸汽灭菌锅④棉塞
(5)实验人员在圆褐固氮菌菌落旁发现了少量其它形状的菌落,这些不能利用空气中氮气的菌体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二)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请回答:
(6)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在 _____环境下用 _____酶去除细胞壁,后经离心纯化,可获得 _____。经过诱导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再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该过程称为 _____技术,克服了 _____的障碍。
(7)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下列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不能得到人工种子的是 _____。(A.胚状体 B.顶芽 C.试管苗 D.腋芽)
(8)动物细胞也可以进行相同基因型和不同基因型细胞之间的融合,与植物细胞一样都可以利用   _____诱导细胞融合。由于细胞杂交中 _____,据此可进行基因定位。
2022-05-0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押浙江卷非选择题) 生物技术实践与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