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28 道试题
1 . 学校实验小组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小实验时的系统误差,使分析数据时可以认为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A卷解析版)
2 . 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
①待测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
②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3.0mA,内阻为
③电流表A(量程0~0.60A,内阻约为
④滑动变阻器,3A)
⑤滑动变阻器,1A)
⑥定值电阻
⑦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填“”或“”)。
(2)在图甲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注明器材代号。(        )
(3)如图乙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作出的图线(为电流表G的示数,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该图线可求出被测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__V,内阻=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累积法          C.微元法            D.放大法
(2)图示情景正在探究的是_____
A.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B.向心力的大小与线速度大小的关系
C.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          D.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果是_____
A.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
B.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线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C.在半径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D.在质量和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成反比。
2024-01-29更新 | 98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6届闽粤大联考高三期末物理卷
4 . 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采用了伏安法,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1:量程0~0.6A,内阻
C.电流表2:量程0~0.6A,内阻约为
D.电压表1:量程0~3V,内阻未知;
E.电压表2:量程0~15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1:,2A;
G.滑动变阻器2:,1A;
H.开关、导线若干。
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选择______、电压表选择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下图中______(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V,内电阻______Ω。
2024-01-25更新 | 468次组卷 | 18卷引用:课练25 实验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021届高中物理(新高考)一轮考评特训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所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在坐标系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将弹簧视为轻弹簧,始终未超出弹簧弹性限度,
   
(1)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弹簧竖直悬挂时原长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在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并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2024-01-18更新 | 27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5
B.钩码的个数N1=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4,N2=5,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图中图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2024-01-17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_(填“同时”或“先后”)落地。
(2)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_运动。
(4)然后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由于没有记录抛出点,如图丙所示,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0,0),结合实验中重锤方向确定坐标系,丙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0.05m,g,则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024-01-17更新 | 357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在实验中,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的半径分别为。对于的大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②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轨道需要光滑无摩擦且末端需要保持水平
B. 通过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间接实现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
C. 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小球的多次落点圈起来,圆心可视为其落点的平均位置
D. 若实验结果,则两球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9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
(1)打点计时器应该与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连接;在闭合电键前,将小车放置在__一端;(选填“靠近滑轮”或“靠近打点计时器”)。
(2)该同学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a__b__
(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__不变(选填“m”、“a”、“F”);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__图像(选填“am”、“a”)。
2024-01-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10 .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O
砝码/个数01234
砝码对木块压力/N02.004.006.008.00
测力计读数/N1.502.002.502.90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中)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像(以F为横坐标)。___________
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像可知,木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