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装有钩码的木块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3个钩码相连。在水平长木板左端由静止释放木块,钩码下落,带动木块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b)所示。

(1)已知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T,以打下A点时木块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则从打下A点到D点的过程中,木块的平均速度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根据图(b)中的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图线可视为一条直线,纵截距为b,斜率为k。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大小______,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结果用字母kbT表示)

(3)已知装有钩码的木块质量与钩码的总质量为m,3个相连钩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结果用字母kmMg表示)
2024-03-2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改装了一个“×1”和“×10”的双倍率欧姆表,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很小),表头G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Rg=90Ω,定值电阻R1=1Ω,R2=9Ω,已知改装后的欧姆表表盘的中央刻度为“15”。

(1)若选用“×10”挡位测量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S拨到______(填“a”或“b”)端;
(2)若实验室有两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分别为20Ω和200Ω,则该小组应该选择最大阻值为______(填“20”或“200”)Ω的滑动变阻器;
(3)将选择开关S拨到a端,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后测量Rx的阻值时,指针指向表头G的0.25mA刻度处,则此时指针指向欧姆表的刻度为______
2024-03-25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
3 . 某兴趣小组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案探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方案一:如图甲所示,小组同学利用阻力补偿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有关本实验方案的操作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本实验方案中需要用到刻度尺、天平及秒表
B.长木板右侧适当垫高是为了补偿小车受到的阻力
C.在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的总质量M关系时,不断改变车内钩码数量,重复实验,测定多组相关数据,再通过作出a-M的图像,得到aM的反比关系
D.平衡阻力时,需要在砝码盘内放上适量的砝码,先打开电源,后释放小车,观察点迹是否均匀
方案二:小组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已调至水平的气垫导轨左端固定一光电门B,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滑块(包含遮光条),滑块上竖直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A,滑块用一不可伸长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适量钩码。打开气源,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测得力传感器示数为F。在不改变钩码质量的情况下,仅多次改变遮光条A与光电门B中心的水平距离x,测出相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遮光时间为t,做出图示的图像,该图线的斜率为k

根据实验方案二,回答以下问题。
(2)滑块在这一实验条件下的加速度a=___________(用kd表示)。
(3)如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则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用kdFM表示)
2023-12-03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届中小学生教师解题大赛物理试题
4 .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两种方案:
(1)方案一: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通过图像乙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方案二:实验电路图如图丙所示。
       
其中电流表,电压表都是非理想电表,且电表内阻未知。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读出电流表示数,以及电压表示数,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绘制图像,以为横坐标,以______为纵坐标,得到的图像为直线,其纵轴截距为b,斜率为k,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电源内阻r=______。从设计思路看,该方案电动势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相等”)。
5 . 在一定条件下,流体是分层流动的,由于各层流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所产生的内摩擦力称为粘滞力。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于1686年提出内摩擦定律:粘滞力F与它分布的面积和流速梯度dv/dl 成正比,其表达式为式中η称为流体的粘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Pa·s。 满足内摩擦定律的流体被称为牛顿流体。试简述一种测量流体粘度η的方法.
2023-04-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中物理竞赛联考物理试题
6 . 水银温度计测温不超过100℃,请你设计一种测温范围超过100℃的温度计,且画出简单图示。
2023-04-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竞赛联考课程期末物理试题
7 . 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时,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采用了微型力传感器来测量细线的拉力大小F

(1)紧扣实验目的,利用图甲并结合你曾有的实验经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B.应当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C.小车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D.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现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并提供毫米刻度尺处理纸带。根据多条纸带的数据,绘制了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算出小车的质量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
2022-10-1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冬学竞赛物理试题
8 . 用特制的注射器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通过上拉或下压柱塞得到了abcd四组实验数据,如图是压力表记录b组数据时的状态,通过记录对应的四个封闭气柱的长度值L(单位:cm)算出体积,四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abcd
压强0.81.61.9
体积86.44.03.4
体积倒数0.1250.1560.250.297

(1)实验研究的对象是______,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参量是______
(2)实验中为了控制该参量不变,下列采取的主要措施比较合理的是______
A.推动活塞时要缓慢       B.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封闭性。
C.实验前注射器内要吸入尽量多的空气       D.不要用手直接握住注射器密闭气体部分
(3)实验数据b对应的压强为______,根据上表数据做出的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______
2022-09-1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第三届学科素养知识竞赛物理试题(高中组)
9 . 风绪小组要精确测量一个只有刻度、没有刻度值的电压表的内阻和一个失去标签的电源的电动势。
(1)第一步,先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粗测电源的开路电压,测得电压值约为20V。再用“”的欧姆挡测电压表的内阻,指针指示如图甲所示,则应选择开关旋至______挡,结果测得的电阻约为

(2)第二步,他们设计了没有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流表量程为是阻值范围为的电阻箱,是阻值范围为的滑动变阻器。

①先测电压表内阻:将开关闭合,调节使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合适的示数。多次改变的值,同时保持______不变,记录和对应的电压表指示的格数N。根据数据做出图像,得到一条一次函数图像,截距是b,斜率是k,那么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
②再测电源电动势:断开闭合调节使电流表有合适的读数,再保持______不变,多次改变同时记录电流表和的读数。根据数据做出图像,截距是,斜率是,那么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
2022-09-19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第三届学科素养知识竞赛物理试题(高中组)
10 .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风绪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光滑的斜面,斜面最低点与水平桌面平滑连接。让滑块从斜面上某点A处由静止滑下,最终滑块落在水平地面上。测出A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为h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
B.滑块的质量m
C.滑块落地点到桌子边缘D点的水平距离s
D.桌子边缘D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L
(2)若满足______,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多次改变滑块的滑下位置(保证滑块落在水平面上),做出______图像,若图像为一条平滑直线且斜率为______,则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