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运动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如图(a),质量为m的篮球从离地H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发生一次非弹性碰撞后反弹至离地h的最高处。设篮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是篮球所受重力的倍(为常数且),且篮球每次与地面碰撞的碰后速率与碰前速率之比相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篮球与地面碰撞的碰后速率与碰前速率之比;
(2)若篮球反弹至最高处h时,运动员对篮球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F,使得篮球与地面碰撞一次后恰好反弹至h的高度处,力F随高度y的变化如图(b)所示,其中已知,求的大小;
(3)篮球从H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后,每次反弹至最高点时,运动员拍击一次篮球(拍击时间极短),瞬间给其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冲量I,经过N次拍击后篮球恰好反弹至H高度处,求冲量I的大小。


2022-06-10更新 | 1655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物理高考真题
2 . 小明设计了一个青蛙捉飞虫的游戏,游戏中蛙和虫都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虫可以从水平x轴上任意位置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g为重力加速度),方向均与x轴负方向成斜向上(x轴向右为正)。蛙位于y轴上M点处,,能以不同速率向右或向左水平跳出,蛙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作用。蛙和虫均视为质点,取
(1)若虫飞出一段时间后,蛙以其最大跳出速率向右水平跳出,在的高度捉住虫时,蛙与虫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求蛙的最大跳出速率。
(2)若蛙跳出的速率不大于(1)问中的最大跳出速率,蛙跳出时刻不早于虫飞出时刻,虫能被捉住,求虫在x轴上飞出的位置范围。
(3)若虫从某位置飞出后,蛙可选择在某时刻以某速率跳出,捉住虫时蛙与虫的运动时间之比为;蛙也可选择在另一时刻以同一速率跳出,捉住虫时蛙与虫的运动时间之比为。求满足上述条件的虫飞出的所有可能位置及蛙对应的跳出速率。
2022-09-19更新 | 1075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重庆物理高考真题
3 .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C上,另一端连接滑块A,一轻细绳通过斜面顶端的定滑轮(质量忽略不计),一端系在物体A上,另一端与小球B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用手托住球B,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A刚要沿斜面向上运动。现在由静止释放球B,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滑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释放B球前手受到B球的压力为B.滑块A向上滑行时速度最大
C.滑块A向上滑行时最大速度为D.滑块A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2022-01-03更新 | 57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部分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联考物理试题
4 . 某一工厂生产产品及运送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一个质量的长板放在斜面的底端附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板的上端B距小滑轮的距离为。在板的B端点处放置一个可当成质点的质量为的小物块P,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连接板的B端,另一端绕过滑轮悬吊一个质量为的物块QQ距离地面的高度,最初细绳恰好伸直。现无初速释放QQ与地相碰后不反弹。设P与板、板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拿掉P物体,且Q的质量,则释放Q后,板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要使板能到达小滑轮处,且P不会从板上掉落,质量至少是多少?
(3)若,且P不会从板上滑落,求板的长度的最小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m=5kg的粗细均匀的圆木棒竖直放置,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下端距水平弹性地面的高度为H=5.25m,与地面相碰的物体会以原速率弹回,木棒上有一质量为2m的弹性小环。若t= 0时刻,小环从木棒上某处以竖直向上v0=4m/s的初速度向上滑动,并对小环施加竖直向上的如图乙所示的外力F,与此同时撤去作用在木棒上的外力。当木棒第一次与弹性地面相碰时,撤去施加在小环上的外力。已知木棒与小环间的滑动摩擦力f=1.2mg,小环可以看作质点,且整个过程中小环不会从木棒上端滑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当小环和木棒最初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2)木棒第一次与弹性材料碰撞时的速度的大小;
(3)若木棒恰好与地面第4次碰撞时弹性小环从木棒底端滑落,求小环开始运动时距木棒下端的距离l (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6 . 如图1所示,质量为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的物块以初速度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恒力F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s,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F,得到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段与横轴平行,段的纵坐标为,若将物块视为质点,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恒力,物块滑出木板时的速度为
B.C点纵坐标为
C.随着F增大,当外力时,物块恰好不能从木板右端滑出
D.图像中D点对应的外力的值为
2023-02-03更新 | 314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初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长为L=5.0m的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2.0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与水平方向间夹角θ=37°。质量mA=2.0kg的小物块A和质量mB=1.0kg的小物块B由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与滑轮间的绳子和传送带平行。某时刻给A沿传送带向上的初速度,给B竖直向上的初速度,速度大小均为v0=4.0m/s,此时轻绳绷紧,在A、B获得初速度的同时,在A上施加方向沿传送带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使A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已知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滑轮摩擦,轻绳足够长且不可伸长,整个运动过程中B都没有上升到滑轮处,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研究A沿传送带上升的过程,求:
(1)A、B始终匀速运动时拉力的大小F0
(2)拉力F1=24N,A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I
(3)拉力F2=12N,传送带对A所做的功W和A与传送带摩擦所产生的内能Q
2023-01-31更新 | 304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一小球塞在一个竖直圆管中,现要用如下方法将小球取出:将圆管由距地面为h处静止自由下落,与地面发生多次弹性碰撞,运动过程中,圆管始终保持竖直,已知圆管质量M与小球质量m之比4:1,小球与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圆管与球在空中相对静止之前,圆管与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为gg
B.圆管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圆管与球在空中相对静止之前,圆管与球各自的加速度大小为g与3g
C.圆管第二次落地弹起到第三次落地之前的过程中,球恰好没有从圆管中滑出,则圆管长至少为h
D.圆管第二次落地弹起到第三次落地之前的过程中,球恰好没有从圆管中滑出,则圆管长至少为h
9 .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B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上放有质量为2m的木块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C迅速移开,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C移开的瞬间,地面对木块B的支持力为2mg
B.木块C移开的瞬间,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3g
C.木块A向上运动的距离为时,A的动量最大
D.木块B可能离开地面向上运动
10 .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平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板上最右端放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平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距平板左端L=0.8m处有一固定弹性挡板,平板撞上挡板后会原速率反弹。现对平板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5N,物块与平板一起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整个过程中物块未离开平板。求:
(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平板所受合外力对平板的冲量;
(2)第三次碰撞时物块离平板右端的距离;
(3)物块最终离木板右端的距离;
(4)若将恒力F撤去,调节初始状态平板左端与挡板的距离L,仅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使得平板与挡板只能碰撞6次,求L应满足的条件。(假设平板足够长)
2022-04-30更新 | 29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统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