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22-23高一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
1 .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验值。

(4)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实验结果______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2023-12-27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力学实验-【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 . 某同学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方案一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BOC为细绳套。利用坐标纸记下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做本实验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在方案二的实验装置中,在底座上相隔一定距离固定两根刚性竖直杆,两竖直杆后放置一竖直平板,平板与两杆所在的平面平行,平板上贴有白纸。

实验步骤如下:
①单独用一根轻质细绳通过力传感器1提起重物,记录此时力传感器1的示数F及细绳的方向;
②将力传感器1固定在右侧杆上并保持其位置不变,一根轻质细绳的右端与力传感器1相连,另一根轻质细绳的左端与左侧杆上的力传感器2相连,两绳连接的结点O处系上同一重物,力传感器2的位置及左侧细绳的长度可调节。将力传感器2调至某一位置并固定,调节左侧细绳长度,待系统稳定后,平板未与重物、细绳和力传感器接触,读出力传感器1的示数和力传感器2的示数,并通过描点在坐标纸上记下两绳的方向;
③继续调整力传感器2的位置并固定,重复以上步骤。
(3)下列做法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帮助的是________
A.调整力传感器2的位置时,必须保证结点O的位置不变
B.两绳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记录绳子方向时,选用较远的两点
(4)若稳定时两绳互相垂直,现保持右侧绳和结点O的位置不动,将力传感器2下移至图乙中的A处并固定,调节左侧细绳使其保持张紧,则力传感器1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3-12-06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猜想10 运动学及力学实验-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3 . 甲同学尝试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c,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要求不是实验必需的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需要测量重物Q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乙同学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两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时读数为,通过作图法“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时,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2023-12-06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模拟卷01-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4 .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称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该同学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所示,图中每一小格边长均代表0.5N。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合力F_________,由图可知,合力_________N。
(3)如图(c)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所受到的拉力,则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测得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2023-11-28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卷01-【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沪科2020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方法可以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在圆形桌子透明桌面上平铺固定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不计摩擦的滑轮,其中,滑轮固定在桌子边,滑轮可沿桌边移动。第一次实验中,步骤如下:

A.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并使结点O静止;
B.在白纸上描下O点的位置和三根绳子的方向,以O点为起点,作出三拉力的图示;
C.以绕过绳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O点为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D.检验对角线的长度和绕过P1绳拉力的图示的长度是否一样,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改变滑轮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进行第二次实验,绳的结点必须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O点重合
B.实验中,若桌面不水平会影响实验的结论
C.若将细绳更换成橡皮筋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作三个拉力图示的时候可以采用各自不同的标度
(3)这次实验中,若一根绳挂3个钩码,另一根绳挂4个钩码,则第三根绳挂的钩码数量应不大于________个。(所有钩码质量相同)
2023-10-18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猜想10 运动学及力学实验-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
22-23高一上·湖北随州·期中
6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记为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
⑥比较F的一致程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为了便于计算合力大小,两绳间夹角应取等特殊角度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同时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结点可能保持在位置
(2)改变,重复步骤①至⑥进行第二次实验,记下结点位置,位置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位置相同。
(3)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两绳夹角小于,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这样操作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022-11-12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基础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人教版2019)
7 . 某同学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细绳。

(1)本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做本实验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调另一端拉到O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3)某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到达O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_N。


(4)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___________合力的理论值(填“F”或“”)。


(5)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O点沿方向的拉力仍等于弹簧秤的读数,所以实验结果_______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6)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绘出如图丁所示图像,则弹簧测力计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2022-05-27更新 | 151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3 相互作用——力-备战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人教版2019)
8 . 探究两个力的合力时,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通过细线1和2按一定角度地拉伸橡皮筋,保持橡皮筋、细线和弹簧秤均与木板平行,将橡皮筋与两细线的结点拉到某位置O,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

(1)利用图________的方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并顺利推理得出力的合成规律;利用图_______的方式可能得不出力的合成规律。(选填:甲、乙、丙)
(2)本实验还需要图中器材_______

A. B. C.

(3)按照(1)问中正确的操作将结点拉到位置O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现改用一只弹簧秤拉,仍将结点拉到位置O,则该弹簧秤读数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

A. B. C.

(4)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力的合成遵循________定则。
2022-03-1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BC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条(遵循胡克定律)两端各栓上一根相同的细绳,用刻度尺测出橡皮条的原长,记为L0;将三根橡皮条的一端细绳栓在同一结点上,另一端分别栓在ABC三个图钉上;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方木板上,互成角度的拉伸三根橡皮条,分别记下三绳结点位置O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测出三根橡皮条1、2、3的长度,记为L1L2L3,则三根橡皮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取下器材,用铅笔和刻度尺从O点沿着三根橡皮条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三根橡皮条对结点O的拉力F1F2F3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力F1F2的合力F;若测量发现FF3在同一直线上,大小接近相等,则实验结论为:_____
(3)改变三枚图钉的位置重复实验,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等效替代法”)
2022-02-13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一物理兴趣小组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一瓶矿泉水、智能手机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先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上,另一端挂矿泉水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两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钉子上,另一端与连接于结点,在结点挂矿泉水瓶,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如图乙所示。改变钉子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测几次。

(1)依据上述方案并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画出力的合成图,必须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弹簧的原长
B.考虑到矿泉水瓶的大小,墙上的钉子应适当长一些以保持弹簧与墙面平行
C.需要测量图甲、乙中弹簧的长度
D.图乙中改变钉子的位置,多次测量时,要使结点的位置始终固定不变
(2)根据某次的测量数据做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丙所示,图丙中___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选填“”或者“”)。
(3)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021-12-2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期末模拟测试(7)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学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