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8 道试题
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拉小车的细线一定要始终保持与桌面平行
B.拉小车的细线一定要始终保持与平面轨道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一定要将钩码通过细线与小车相连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都要重新移动垫木的位置以平衡摩擦力
(2)本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钩码的总重力,由此造成的误差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来减小误差。若要减小误差,则钩码的总重力应_______小车的总重力。(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3)利用纸带测量计算小车加速度。如图是其中一条纸带,ABCDE是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都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这条纸带记录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4-02-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2 . 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补偿阻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重新补偿阻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砂桶及砂的总质量______小车的总质量(“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某同学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0、1、2、3、4、5、6是纸带上7个连续计数的点,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打3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图丁所示,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若保持作用在小车上且平行于木板的拉力F不变,小车自身的质量M保持不变,在小车上增加质量为m的砝码,并测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a,调整小车上的砝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数据,以小车上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相应加速度的倒数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戊所示的关系图线,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b,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M______
2024-01-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卷
3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为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而作出图像
(2)在某次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打点时的速度___________,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图丙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
A.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小于小车总质量
D.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大于小车总质量
2024-01-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体现的物理方法或思想是______(填正确选项标号)。
A.等效法             B.控制变量法             C.假设法                    D.理想实验法
(2)实验过程相关要求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标号)
A.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实验过程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沙桶及沙子质量
C.补偿阻力时,要挂上沙桶,垫高木板右端,用小车拖着纸带打点
D.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
(3)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等系列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用刻度尺测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下点c点时速度大小vc=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如下图所示,实验中未补偿阻力的是______;实验中未满足的是______。(均填正确选项标号)
2024-01-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
5 .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细绳通过力传感器与小车相连,可以从传感器的电子显示屏上读出拉力的大小。

(1)实验室提供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从减小纸带所受阻力的角度思考,应选择___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下列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定滑轮与小车之间的细线必须与木板平行
B.实验中需要测出砂桶(连同砂粒)的质量
C.木板的一侧垫高,是为了补偿摩擦力以及其他阻力
D.实验中应该先释放小车,然后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3)实验中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砂桶连同砂粒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连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
(4)实验中使用频率为的交流电源,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其中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确定了五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上,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实验中先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砂桶的质量,通过拉力传感器测出绳的拉力的大小与对应加速度的大小,作出图像,发现成正比。再保持绳的拉力大小不变,改变小车内砝码的数量,从而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质量与对应加速度的大小,作出图像如图3所示,通过图线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判断出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某同学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阻力补偿,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2)实验中若将小车及砝码所受的合外力大小视作与砂桶及砂的重力大小相等,则砂桶及砂的总质量m和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___________
(3)如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其中计数点0、1、2、3、4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探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a-F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中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轨道保持了水平状态
B.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C.小车及砝码的质量比砂桶及砂的总质量大太多
D.相对于小车及砝码,所挂砂桶及砂的总质量太大
(5)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完成阻力补偿后,保证砂桶及砂的质量不变。若砂桶及砂的质量m不是远小于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则由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7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质量的关系。
   
(1)该同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挂在小车尾部;
B.在细绳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前端,用薄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其倾斜程度,直至小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分布均匀为止,以平衡摩擦力;
C.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将小车由静止释放后开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D.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增加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所受的不同拉力(重物重力)与相应计算出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E.保持重物质量不变,增加或减少小车上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的质量与相应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该同学以上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有_________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
(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保持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不变,向小车上添加砝码多次改变小车质量,记录下加速度与小车上所加砝码质量,通过电脑拟合得到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中已知,则悬挂重物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
   
8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1)平衡摩擦力时,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应____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距恒定为止。

(2)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由纸带求出打3计数点时的速度________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图丙为小车质量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a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像。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________kg()。
(4)测出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和对应的加速度a,小林作出如图中实线所示的图线,图线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024-01-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大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调研物理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宇“加速度与力盾量的关系”,小车在绳子的拉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在小车上增减重物来改恋小车质量,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量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_____电源上(选填“直流”或“交流”)。
(2)若用槽码的重力近似充当滑块所受合外力F,则必须进行两个必要操作:①平衡阻力,即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__运动;②小车和重物的总质量_________槽码的质量(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
(3)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电火花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为了分析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该实验小组在数据处理时采用图像法,作出了如图丙、丁两种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可以直接从图丙中直观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B.只能从图丁中直观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C.从图丙和图丁中都能直观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株洲方舟兰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除了图1中所给器材以及学生电源、导线外,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有______。(多选)
   
A.秒表       B.刻度尺       C.铁架台       D.天平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必须相同
B.槽码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补偿阻力时,应将悬挂槽码的细绳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3)图2是实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ABCDE是5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的交流电源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在正确补偿阻力的情况下,由实验测得a的关系如图3实线所示。较大时,图线明显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此时测得的加速度存在较大误差
B.此时测得的小车质量存在较大误差
C.此时小车所受合力与较小时相比偏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