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测量小物块与平直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所示,位移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后固定于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已知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小物块与传感器的间距x并通过数据线输入电脑。置于斜面顶端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下滑,以x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得到如图乙所示的x-t图像, 图中的斜虚线为图线的切线,切点为(0,100cm)。
(1)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为了计算得到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需要测量小物块的质量?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理论上,乙图的O中应填入的数据为_______cm。
2020-09-09更新 | 8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上学期9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
2 .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打A点时物块的速度vA=_______m/s,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m/s2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2020-07-04更新 | 4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一)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先用量角器测得斜面的倾角θ=30°,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挡光片的最初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再由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挡光时间t;多次改变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测出所对应的挡光时间: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__mm;
(2)若某次实验,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0.02s,则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
(3)多次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以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作图像(所有数据均为国际制单位),得出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测得其斜率k=5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g取10m/s2
4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传感器来测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测得甲、乙两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点的动能,并绘制出甲、乙两木块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甲、乙两木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

(1)甲、乙两木块的质量关系________,加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选填“>”、“<”或“=”)
(2)实验小组利用天平测得,用量角器测得斜面倾角,则木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________)。
2020-04-25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5 .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取g10m/s2,sin370.6,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时的速度大小为v (      )m/s;
(2)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      )m/s2
(3)现测得斜面倾角为37,则(      )。(所有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6 .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方法:在底边长为L、高为H的斜面体的底端附近A点安装一个光电门,让装有遮光片的物块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释放。

(1)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d,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记录物块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遮光时间为t,则物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___
(2)测得AB间的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在斜面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_;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2019-12-26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7 . 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运动.在一小物块沿粗糙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单位:cm
x1x2x3x4
3.393.523.653.78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判断该物体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3)若要求出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斜面的高度
2019-11-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考评物理试题
8 . 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m/s2,回答下列问题:


①纸带上先打的是的________端点(填左或右)
②铁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m/s2
③图中C点对应的速度vC=____cm/s
④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等字母表示)
⑤用该方法测量的动摩擦因数比实际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9 . 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2019-06-08更新 | 16181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Ⅱ)
10 . 为测量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1)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已知),(2)木块,(3)秒表,(4)米尺,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______,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_____,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采用的办法是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