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向心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圆周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受到向心力
B.向心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一样是一种特定性质的力
C.向心力既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中的某一种力或几个力的合力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1、2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再用长为L1的细线一端拴住球1,一端拴在O点上,两球都以相同的角速度ω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保证两球与O点三者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若两球之间的距离为L2,试求细线的拉力以及将细线烧断的瞬间两球的加速度。
2021-01-11更新 | 6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专题2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提升练习
19-20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3 .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洗衣机脱水筒内壁上,有一件湿衣服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则(  )
A.衣服随脱水筒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衣服的重力提供
B.水会从脱水筒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的向心力很大
C.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衣服对筒壁的压力增大
D.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
4 . 在“天宫二号”中工作的航天员可以自由悬浮在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失重就是航天员不受力的作用
B.失重的原因是航天器离地球太近,从而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
C.失重是航天器独有的现象,在地球上不可能存在失重现象
D.正是由于引力的存在,才使航天员有可能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
5 . 大型游乐场中有一种叫“摩天轮”的娱乐设施,如图所示,坐在其中的游客随座舱的转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游客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B.游客做的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C.游客做的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游客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化
19-20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中物体线速度的大小
C.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不要漏掉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7 . 光滑的金属轨道分水平段和圆弧段两部分,O点为圆弧的圆心。两金属轨道之间的宽度为0.5m,匀强磁场方向如图,大小为0.5T。质量为0.05kg、长为0.5m的金属细杆置于金属轨道上的M点。当在金属细杆内通以电流强度为2A的恒定电流时,金属细杆可以沿杆向右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MN=OP=1m,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细杆运动到圆弧轨道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安培力,和向心力
B.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C.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安培力的瞬时功率为0
D.金属细杆运动到P点时对每一条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1.5N
8 . 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  )
A.甲、乙两分子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
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
C.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小于乙分子的质量
D.甲分子旋转的周期一定小于乙分子旋转的周期
19-20高一·浙江·阶段练习
多选题 | 适中(0.65) |
9 . 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所示的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之比为rr=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今在两轮盘上分别放置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完全相同的滑块A、B,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00′的间距RA=2RB。若轮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滑块A和滑块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ωA∶ωB=1∶2
B.滑块A和滑块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的比值为aAaB=2∶9
C.转速增加后两滑块一起发生滑动
D.转速增加后滑块B先发生滑动
2020-12-23更新 | 658次组卷 | 6卷引用:粤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同步考点基础练
10 .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a=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恒定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匀速圆周运动不属于匀速运动
D.由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