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普勒第三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登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探测器通过推进器制动从圆形轨道Ⅰ上的点进入到椭圆过渡轨道Ⅱ,然后在轨道Ⅱ的近月点再次制动进入近月圆形轨道Ⅲ。已知轨道Ⅰ的半径是轨道Ⅲ的半径的两倍,不考虑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登月飞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探测器在轨道Ⅰ与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的比值为
C.探测器在轨道Ⅱ上经过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点的加速度
D.探测器在轨道Ⅱ与轨道Ⅲ上的运行周期的比值为
2024-04-07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2023年10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圆满的完成了发射,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与交会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①为近地圆轨道,其轨道半径为R1,②为椭圆变轨轨道,③为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其轨道半径为R2PQ分别为②轨道与①、③轨道的交会点。已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引力势能大小的表达式为,式中R为地心到飞船的距离,M为地球的质量,m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质量,G为万有引力常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在②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小于在③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
B.神舟十七号先到③轨道,然后再加速,才能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C.神舟十七号从①轨道转移到③轨道,飞船增加的机械能为
D.神舟十七号在②轨道上从P点运动到Q点的最短时间为
3 . 如图所示为发射某卫星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进入椭圆轨道Ⅰ,从A点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半个椭圆到B点,在B点变轨进入圆轨道Ⅱ,从B点运动半圆到在C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AB运动半个椭圆,卫星机械能减小
B.从AB运动半个椭圆,卫星速度不断减小
C.从BC运动半个圆周,卫星加速度不断变化
D.从BC运动半个圆周与从AB运动半个椭圆时间相等
2023-10-10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4 . 某次发射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的近地圆轨道上,运行速度为,当卫星运动到A点时,卫星上的小型火箭发动机点火,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与地心的距离为,卫星经过B点的速度为,其运行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于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
B.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加速度
C.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
D.
2023-10-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升级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1月3日将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太阳与木星之间。地球和木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木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5.2倍。由以上信息可知(       
   
A.在相同时间内,木星与太阳中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地球与太阳中心连线扫过的面积
B.木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
C.木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
D.木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
2023-09-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B、C、D为三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C、D在同步卫星轨道上,A为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的一个物体。则(  )
   
A.周期关系为TB<TA<TC=TD
B.线速度关系为vA<vC=vD<vB
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无法比较
D.轨道半径与周期关系为
2023-09-12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称之为“火星冲日”。现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上、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冲日时间间隔约为2.1年
B.火星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2
C.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2:9
D.火星与地球密度之比约为8:9
2023-09-11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8 .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十六乘组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组合体,图中轨道Ⅰ为载人飞船运行的椭圆轨道,轨道Ⅱ为空间站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A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B为远地点,C为轨道Ⅱ上一点,C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空间站从C运行到B和载人飞船从A运动到B时间相等
B.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B点速度小于空间站在C点速度
C.载人飞船从A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点,发动机不断做正功
D.载人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不小于空间站在轨道Ⅱ上的加速度
9 .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载人飞船入轨后,于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时,先将飞船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在Q点点火,使其进入椭圆轨道2,到达P点时再次点火,将飞船送入圆轨道3,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P点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1上与在轨道2上运行时的周期比值为
B.飞船应在Q点点火减速才能由圆轨道1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
C.飞船应在P点点火加速才能由椭圆轨道2变轨进入圆轨道3
D.飞船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2023-09-07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0 . 2012年2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利用雷达探测到火星表面有海床沉积物的迹像,为证明火星表面曾经被海洋覆盖提供了有力证据。如图所示,“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先沿椭圆轨道Ⅰ运动,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Ⅱ运动,则(  )
   
A.飞船在轨道Ⅰ上从PQ的过程中,速度减小
B.飞船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C.飞船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速度
D.飞船沿轨道Ⅰ经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2023-09-0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