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普勒第三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在航天、天文领域已取得突出成就。2023年7月10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如图所示,“樊锦诗星”绕日运行的椭圆轨道面与地球圆轨道面间的夹角为20.11度,轨道半长轴为3.18天文单位(日地距离为1天文单位),远日点到太阳中心距离为4.86天文单位。若只考虑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樊锦诗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比约为
B.由于“樊锦诗星”与地球分别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他们之间不适用“开普勒第三定律”
C.“樊锦诗星”在近日点的加速度与地球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樊锦诗星”在远日点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公转线速度
2024-05-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物理试卷(一)
2 . 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要发射到中地圆轨道上,通过MN两位置的变轨,经椭圆转移轨道进入中地圆轨道运行。已知近地圆轨道的半径可认为等于地球半径,中地圆轨道与近地圆轨道共平面且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3倍,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进入中地圆轨道时需要在N点减速
B.在转移轨道上的M点和N点速度关系为
C.该卫星在中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为
D.该卫星在转移轨道上从M点运行至N点(MN与地心在同一直线上)所需的时间为
2024-05-20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3 . 2024年3月20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于4月2日按计划进入周期为24小时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为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进行月球样品采集任务提供通讯支持。如图所示,此次任务完成后,鹊桥二号择机在P点调整至12小时环月椭圆轨道,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已知月球自转轴经过其表面的A点,月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鹊桥二号24小时环月轨道半长轴为a1,12小时环月轨道半长轴为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鹊桥二号由轨道I调整到轨道II,需在P点加速
D.探测器要与鹊桥二号保持较长时间不间断通讯,需着陆在月球表面A点附近
2024-05-16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检(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探测器分别在近月、近火星轨道运行。已知火星的质量为月球质量的9倍,火星的半径为月球半径的2倍。假设月球、火星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其自转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3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C.嫦娥五号绕月球转动的周期与天间一号绕火星转动的周期之比为
D.嫦娥五号绕月球转动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与天问一号绕火星转动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相等
2024-05-11更新 | 4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探测卫星a在某星球的赤道平面内绕该星球转动,其轨道可视为圆,绕行方向与该星球自转方向相反,卫星通过发射激光与星球赤道上一固定的观测站P通信,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卫星轨道半径为2R、周期为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该星球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
C.每卫星a经过P正上方一次
D.该星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6 . 如图,半径为R的圆周上对称的分布两个质点m,在引力的作用下二者同时运动到圆心O。计算这个运动时间可首先做如下等效:认为圆心O处有一质量为的质点,两个质点m运动到圆心的时间可以等效为m的质点靠近的过程所用时间(不动),m的质点靠近的过程可认为是m在围绕的质点做椭圆运动(短轴极小)。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对于更多质点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圆周上均匀分布3个质点,则质点运动到中心的时间为
B.若圆周上均匀分布3个质点,则质点运动到中心的时间为
C.若圆周上均匀分布n个质量为m的质点,n越大,质点运动到中心O所需的时间越短
D.若圆周上均匀分布n个质量为m的质点,n越大,质点运动到中心O所需的时间越长
2024-05-06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物理试题
7 . 为更好地研究暗物质、暗能量,星系起源与演化等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和重大科学问题,我国计划发射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假设CSST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在必要时也可以与空间站对接。如图所示,某时刻CSST与空间站分别处在圆轨道I上的Р点和Q点,它们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为,现在控制CSST变轨至椭圆轨道Ⅱ,当它沿椭圆轨道Ⅱ运行一周后,恰好可与空间站在Р点进行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ST需要在Р点加速才能变轨至轨道Ⅱ
B.CSST在轨道Ⅱ上的运行周期是空间站在轨道Ⅰ上运行周期的
C.CSST与空间站分离后,再次变轨至轨道Ⅱ,只需要运行7周,CSST空间站的相对位置即可回到刚要变轨对接时的初始状态
D.若轨道Ⅰ的半径为R,则轨道Ⅱ的半长细为
2024-05-05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
2024·贵州·模拟预测
8 . 在高空运行的同步卫星功能失效后,往往会被送到同步轨道上空几百千米处的“墓地轨道”,以免影响其他在轨卫星并节省轨道资源。如图所示,2022年1月22日,我国实践21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捕获”已失效的北斗二号G2卫星后,成功将其送入墓地轨道。已知同步轨道和墓地轨道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转移轨道与同步轨道、墓地轨道分别相切于PQ点,地球自转周期为T0,则北斗二号G2卫星(     

A.沿转移轨道从P点运行到Q点所用最短时间为
B.沿转移轨道从P点运行到Q点所用最短时间为
C.在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在墓地轨道经过Q点的速度
D.在同步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墓地轨道上的机械能
2024-05-01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物理(贵州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9 . 北斗系统主要由离地面高度约为R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离地面高度约为的中轨道卫星组成,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为12小时
B.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C.同步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
D.因为同步轨道卫星的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速度,所以卫星从中轨道变轨到同步轨道,需向前方喷气减速
10 . 截至2024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已“上岗”工作三周年。已知火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1:9,半径之比约为1:2,公转半径之比约为3:2,自转周期之比约为1:1,行星的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
B.同一单摆在火星表面的摆动周期约为在地球表面摆动周期的1.5倍
C.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2024-04-27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