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近日,某天文学家团队利用空间望远镜,发现了4个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星系,其中一个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3.2亿年,当时宇宙尚处于“婴儿”阶段。该星系内每个星球贴近其表面运行的卫星的周期用T表示,被环绕的星球的平均密度用ρ表示,若ρ的关系图像为直线,斜率为k,则引力常量可表示为(  )
A.3B.C.D.
2023-06-20更新 | 42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五市(州)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物理试题
2 . 2023年1月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地运行周期为T。不考虑地球自转,则(  )
A.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g
B.该卫星绕地运行的速度可表示为
C.根据题中信息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
D.地球的平均密度可表示为
2023-04-24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第4次测试物理试题
3 .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嫦娥五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质量为B.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月球密度为D.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4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首次径向靠近空间站,如图所示。两者对接后所绕轨道视为圆轨道,绕行角速度为ω,距地高度为kRR为地球半径,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在低轨只需沿径向加速可以直接与高轨的天宫空间站实现对接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C.对接后的组合体的运行速度应大于7.9 km/s
D.地球的密度为
2022-01-20更新 | 145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物理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杨利伟是成龙同学的偶像。当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再次刺激了他的宇航员之梦。他很想知道月球的密度,假如他梦想成真乘坐嫦娥六号飞船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并测出飞船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环绕的周期为T,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他计算出的月球密度应该是(  )
A.B.
C.D.
2020-12-17更新 | 498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1月卷(3)
6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携“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进行科学探测.已知“嫦娥四号”在着陆之前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条件能得出(       
A.月球与地球的密度
B.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大小
C.月球对“嫦娥四号”的引力大小
D.关系式
7 . 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国内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如图所示,设“碳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上运行,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s,已知引力常数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卫星”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碳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7. 9 km/s
C.“碳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 9 km/s
D.可算出地球质量为
8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12月6日17时47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月球表面的重力分别为G1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C.卫星沿近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D.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2016-12-08更新 | 1622次组卷 | 7卷引用: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