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密度较大区域的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可能形成恒星。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关,如果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坍缩成黑洞。设恒星坍缩前后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自转变快.不考虑恒星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已知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中子星密度大于白矮星。根据万有引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恒星表面任意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B.恒星坍缩后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比坍缩前的大
C.恒星坍缩前后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变
D.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
2023-06-10更新 | 8151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是某同学在忠仑公园跑步时手机计步器记录的锻炼情况,数据中的50公里/小时指的是他1小时20分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B.图2是正在高速行驶的复兴号列车窗台上直立放置的一枚硬币,该硬币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C.图3是高山滑雪运动员正在倾斜赛道上高速下滑的场景,该运动员受到赛道提供的弹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D.图4为“祝融”号火星车,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速度只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携带“祝融”号进入环绕火星的预定轨道
2022-11-07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正在执行我国首个行星际探索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五星红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同框照片传回地球,送上了一份“最高”的冬奥礼物。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首先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然后择机进入霍曼转移轨道,经过259天的太空旅行,成功到达火星并被火星捕获,现正在火星地面上进行各项研究探测活动。如图所示是天问一号发射轨迹示意图,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8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至下一次相距最近所需时间约为2.25年
B.“天问一号”在地球轨道上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C.“天问一号”在地球轨道上需要减速才能进入霍曼转移轨道
D.“天问一号”选择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是为了避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
2022-05-23更新 | 13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三(下)5月底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4 . “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后,在如图甲所示的P点沿地火转移轨道到Q点,再依次进入如图乙所示的调相轨道和停泊轨道,则天问一号(  )

A.发射速度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B.从P点转移到Q点的时间小于6个月
C.在环绕火星的停泊轨道运行的周期比在调相轨道上小
D.在地火转移轨道运动时的速度均大于地球绕太阳的速度
2022-01-11更新 | 20812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上)开学检测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