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天问一号”通过“霍曼转移轨道”到达火星轨道,已知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8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B.“天问一号”在“霍曼转移轨道”上运行实际是绕着太阳公转
C.从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至下一次相距最近所需时间约为2.4年
D.“天问一号”从离开地球到绕火星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 . 嫦娥三号由地面发射后,进入环月轨道,几次变轨后实现登月。变轨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M点为环月球运行的近月点,a为环月球运行的圆轨道,bc为环月球运行的椭圆轨道。则嫦娥三号(       
A.在地面上的发射速度大于
B.在M处点火加速,能够从c轨道转移到b轨道
C.在三个轨道上经过M处的加速度均相同
D.在轨道a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b上的机械能
3 .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同步轨道,在发射该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从圆轨道Ⅰ的A点先变轨到椭圆轨道Ⅱ,然后在B点变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Ⅲ,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且小于16.7km/s
B.卫星在轨道Ⅱ上过A点的速率比卫星在轨道Ⅱ上过B点的速率小
C.卫星在B点通过减速实现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
D.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T1<T2<T3
2022-07-03更新 | 123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4 . “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后,在如图甲所示的P点沿地火转移轨道到Q点,再依次进入如图乙所示的调相轨道和停泊轨道,则天问一号(  )

A.发射速度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B.从P点转移到Q点的时间小于6个月
C.在环绕火星的停泊轨道运行的周期比在调相轨道上小
D.在地火转移轨道运动时的速度均大于地球绕太阳的速度
2022-01-11更新 | 20833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上)开学检测物理试题
5 .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开启了走向深空的新旅程。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的天问一号经过如图所示的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六个阶段后,其中的着陆巡视器将于2021年5月至6月着陆火星,则(  )
A.天问一号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段”运行的周期大于它在“科学探测段”运行的周期
C.天问一号从图示“火星捕获段”需经过加速才能运动到“火星停泊段”
D.着陆巡视器从图示“离轨着陆段”至着陆火星过程,机械能守恒
2021-10-09更新 | 674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物理试题
6 . 随着“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我国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嫦娥卫星整个飞行过程可分为三个轨道段:绕地飞行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绕月飞行轨道段。我们用如图所示的模型来简化描绘嫦娥卫星飞行过程,假设调相轨道和绕月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ab,公转周期分别为T1T2关于嫦娥卫星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应不大于11.2km/s
B.
C.从调相轨道切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在P点必须加速
D.从地月转移轨道切入到绕月轨道时,卫星在Q点必须减速
2021-09-2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自地球发射后,立即被太阳引力俘获,沿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地火转移轨道无动力到达火星附近,在火星附近被火星引力俘获后环绕火星飞行。关于“天问一号”运行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C.“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需要加速才能被火星俘获
D.“天问一号”到达火星附近需要减速才能被火星俘获
2021-09-12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物理试题
8 . 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发射的“嫦娥”号其发射速度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质量无关
C.我国今年5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其发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D.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不可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9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已知空间站在离地面约为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在轨运行周期约为
B.空间站在轨运行速度一定小于
C.发射运载火箭的速度需要超过第二宇宙速度才能完成对接
D.航天员乘坐的载人飞船需先进入空间站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10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并于2021年5月15日实施降轨,软着陆在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当地球位于A点、火星位于C点时发射探测器,探测器仅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霍曼转移轨道)在远日点B被火星捕获。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公转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与日距离(百万千米)赤道半径(km)公转周期质量(kg)公转速度km/s
地球6378365天29.8
火星3395687天24.1

A.由地球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小于16.7km/s
B.探测器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火星的运行速度
C.探测器从A点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约为263天
D.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时,地球、火星分别与太阳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约为4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