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接前,飞船运动到比空间站低的轨道,对接后可近似认为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前,飞船需要加速才能与空间站对接
B.对接后,组合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
C.对接后,组合体的线速度大于
D.在组合体的实验舱内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2023-12-19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期中)物理试题(二)
2 . 2023年7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6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给全球通信行业带来巨大的革新。如果“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沿圆轨道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B.角速度为
C.向心加速度大小为D.发射速度大于11.2
2023-12-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耀正优+”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与在轨高度约为400km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为之后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更多条件。已知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地球半径约为64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题中信息可估算出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B.神舟十七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可能为11.2km/s
C.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可能等于7.9km/s
D.空间站内,宇航员可以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但不能使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压
4 . “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在2024到2025年执行月球背面的月球样品采集任务。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附近轨道上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六号”探测器先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到A点时变轨为椭圆轨道,B点是近月点,则下列有关“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B.运行至B点时的速度等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要想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必须在A点减速
D.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长
2023-12-12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在地面附近要发射一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发射速度(  )
A.v<7.9 km/sB.v=11.2 km/s
C.7.9 km/s≤v<11.2 km/sD.11.2 km/s≤v<16.7 km/s
6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D.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2023-12-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7 . 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独立在轨运行33天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以下简称“天舟五号”)于2023年6月6日3时10分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再次恢复了“三船三舱”构型。“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与空间站组合体均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的周期约为90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处于悬浮状态是因为不受引力的缘故
B.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天舟五号”独立在轨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地表物体的角速度
D.“天舟五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2023-12-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四)理科综合试题
8 .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已知空间站距地表高度为h,轨道可视作圆形,地球半径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处于漂浮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
B.空间站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C.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得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D.要将物资由地表送往空间站,货运飞船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
2023-11-08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
9 .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密度较大区域的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可能形成恒星。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关,如果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8倍将坍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20倍将坍缩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坍缩成黑洞。设恒星坍缩前后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不考虑恒星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已知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中子星密度大于白矮星。根据万有引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恒星半径坍缩为原来,则密度变为原来4倍
B.不考虑恒星自转,同一恒星坍缩后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坍缩前的大
C.恒星坍缩前后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变
D.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
2023-10-30更新 | 4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一宇宙飞行器从地面发射,经过转移轨道后,绕太阳系另一行星运行,若再经过几次变轨后,进入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Ⅰ,然后在轨道上P点变轨进入圆轨道Ⅱ,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器从地面发射的速度小于
B.飞行器在P点从轨道Ⅰ进入轨道Ⅱ时速度增加
C.飞行器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D.若测出飞行器在轨道Ⅰ经过P点时的速率和到该行星中心的距离,可求该行星质量
2023-10-25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