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一质量为m的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动能为,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此后物体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B.物体向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5
D.物体向上滑动所用的时间比向下滑动的时间长
2021-06-08更新 | 24023次组卷 | 6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6 功和能
2 . 如图所示为某人的滑雪情景,他先沿倾斜坡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平滑进入水平面后再滑行一段距离停止。若滑雪板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运动过程中某人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和时间t的关系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3 .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跳台滑雪赛道的简化图,由助滑道、起跳区、着陆坡等几段组成,助滑道和着陆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均为37°,直线段长度,运动员连同装备总质量,由A点无初速下滑,从起跳区的C点起跳后降落在着陆坡上的D点。将运动员和滑雪板整体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1)若运动员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求助滑道对滑雪板的摩擦力对滑雪板所做的功;
(2)若运动员从C点起跳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测得间的距离为。求运动员在C处的速度大小。
2021-05-03更新 | 8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一线高考(新教材)二轮物理(山东专版) 第4课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抛体运动 限时规范训练(四)
4 .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的螺旋圆形轨道与水平直轨道平滑连接,倾角为的斜面C处与直轨道平滑连接。水平传送带的速度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间的距离为,小滑块P与传送带和段轨道间的摩擦因数,轨道其他部分均光滑。直轨道,小滑块P质量为
(1)若滑块P第一次到达圆轨道圆心O等高的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滑块P从斜面静止下滑处与轨道高度差H
(2)若滑块P从斜面高度差处静止下滑,求滑块从N点平抛后到落地过程的水平位移;
(3)滑块P在运动过程中能二次经过圆轨道最高点E点,求滑块P从斜面静止下滑的高度差H范围。

2021-04-19更新 | 1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专题强化十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质量为的滑雪运动员(含滑雪板)从斜面上距离水平面高为的位置静止滑下,停在水平面上的处;若从同一位置以初速度滑下,则停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处,且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与通过处的机械能损失,则该运动员(含滑雪板)在斜面上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
A.B.C.D.
2021-03-18更新 | 2391次组卷 | 21卷引用:专题31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022年高三毕业班物理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6 .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高山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因其惊险刺激、动作优美深受观众喜爱。如图所示,为了备战北京冬奥会,一名滑雪运动员在倾角为θ的山坡滑道上进行训练,运动员及装备的总质量为m,山坡滑道底端与水平滑道平滑连接,滑雪板与山坡滑道及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常数。运动员从山坡滑道上某处由静止速下滑,经过时间t到达山坡滑道底端,速度大小为v。继续在水平滑道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后静止。运动员视为质点,空气阻力或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滑雪运动员沿山坡滑道下滑时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2)求滑雪运动员沿山坡滑道滑到底端时运动员及装备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P
(3)某同学认为,仅改变运动员及装备的总质量,可改变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滑过的距离。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和地面平滑连接,且物块与斜面、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常数。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与水平位移x关系的图象是(  )

A.B.
C.D.
2020-07-11更新 | 13550次组卷 | 80卷引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夯实核心素养-5.2动能定理
8 . 如图所示,一名滑雪爱好者从离地h=40m高的山坡上A点由静止沿两段坡度不同的直雪道ADDC滑下,滑到坡底C时的速度大小v=20m/s,已知滑雪爱好者的质量m=60kg,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BC间的距离L=100m,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在D点损失的机械能,则下滑过程中滑雪爱好者做的功为
A.3000JB.4000JC.5000JD.6000J
2020-01-09更新 | 4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第六章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9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
2019-06-10更新 | 12752次组卷 | 81卷引用:2022年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02 常见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
10 . 如图1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2的模型。倾角为的直轨道AB、半径R=10m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的直轨道EF,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BC、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EF平滑连接,EG间的水平距离l=40m。现有质量m=500kg的过山车,从高h=40m的A点静止下滑,经最终停在G点,过山车与轨道ABEF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与减速直轨道FG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求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减速直轨道FG的长度x。(已知
2018-06-12更新 | 810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第六章 专题强化九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