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
A.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C.秒表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两小球碰撞时,可用体积不同的小球
B.同一次实验中,入射球可以从不同的位置由静止滚下
C.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3)小球1的质量与小球2的质量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或“=”)。
(4)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2所示,忽略本次实验的误差,则入射小球质量和被碰小球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里特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2 . (1)如图,O为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将一束红光垂直玻璃砖右侧面射向O点。保持入射光方向和O点位置不变,让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缓慢旋转至图中虚线位置时,折射光线消失,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夹角为θ,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____;若换蓝色激光重复上述实验,当折射光线消失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夹角θ____θ(选填“>”“=”或“<”)。

(2)用图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
①实验前,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一个滑块,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②正确调节后,测出滑块A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滑块B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将滑块A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B静置于光电门2右侧,推动B,使其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经过光电门2并与A发生碰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2。光电门2先后记录的挡光时间为光电门1记录的挡光时间为。则实验中两滑块的质量应满足____。(选填“>”“=”或“<”),若等式____成立,则可初步验证上述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

2024-04-2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3 . 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3)若两球相碰过程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没有能量损失,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2024-04-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所示,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应满足__________
A.B.
C.D.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䊩放,与小球相撞,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总动量守恒,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落点P处的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刻度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SOP所在的平面,刻度尺的票点与O点对齐,则平抛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5 . 某学习小组采用以下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如图甲,长木板上的小车M左端贴有橡皮泥,右端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小车N置于M的左侧。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过程如下:

①微调长木板右端的小木片,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让小车M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与静置于木板上的小车N相碰
③小车M与N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图上标记各计数点,并测量出ABBCCDDE四段长度
(1)计算小车M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应选______段(选填“AB”、“BC”、“CD”、“DE”),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小车M的质量为0.4kg,小车N的质量为0.2kg,根据纸带数据,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进而可以验证,在误差范围内两小车碰撞过程中动量______(选填“守恒”、“不守恒”)。
(3)请你说明步骤①对该实验的作用______
2024-04-22更新 | 5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模物理试题
6 . 某同学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中左边的小车1与右边的小车2发生碰撞。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表格中质量单位kg,速度单位m/s)。


碰撞前

碰撞后

质量

0.45

0.25

0.45

0.25

速度

v1

v2

v1ʹ

v2ʹ

0.32

0.00

0.20

0.20

根据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小车1在碰撞前后的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碰撞前、后两小车的动量之和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的结论。
2024-04-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7 .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0。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已知入射小球质量为,被碰小球质量为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球1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相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B.小球1可以在斜槽上不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2)入射小球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半径为,则______
A.B.
C.D.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OMOPON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4)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OMOPON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是弹性碰撞。
2024-04-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8 . 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轨道固定且光滑,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进行实验。

(1)若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

(2)每一次均保证由图示位置静止下滑,碰撞前在图示位置静止,两球落在下方斜面上的位置MPN到斜槽末端B点的距离分别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
(3)现调整下方斜面倾角为30°,并把互换位置,由静止释放的位置到斜槽水平面的高度为2h,反弹上升的最高位置到斜槽水平面的高度为落在下方斜面上的位置到斜槽末端B点的距离为l,两小球碰撞前、后若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则碰撞过程中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024-04-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二)理综试题-高中物理
9 .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绳将大小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的小球A和B悬挂在天花板上;
②在A、B两球之间放入少量炸药,引爆炸药,两球反方向摆起,用量角器记录两细绳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分别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两细绳长度应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若两球爆炸过程动量守恒,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用mAmB表示)。
(3)另一小组同学用该实验装置想探究两小球间的碰撞是否是弹性碰撞,实验步骤如下:
①小球B竖直静止,将小球A拉起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
②小球A和小球B发生正碰之后,小球A被弹回,用量角器测出悬挂小球B的细绳能摆起的与竖直方向的
最大夹角
③多次改变初始的值,使得悬挂小球B的细绳摆起的最大角度发生变化,记录多组值,以为纵轴,为横轴,绘制图像;
④该小组实验中需保证两小球的质量满足:mA______mB(选填“>”、“<”或“=”)。
2024-04-21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用“碰撞实验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用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测量碰撞前后的动量大小,比较碰撞前后动量关系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被碰小球时,测量入射小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两球碰撞后,测量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落点到O点的距离
C.测量两球的直径
D.测量两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水平槽面相对于O点的高度

(2)实验中,关于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越小,入射小球速度越小,误差越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越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力越大,轨道对被碰小球的阻力越小

(3)图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由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测出平抛射程,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位置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入射小球与被撞小球平均落地点到点距离分别为。若入射小球质量为,被碰小球质量为,则关系式______(用表示)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2024-04-1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