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括中心意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 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 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 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 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于圣                                 概:概括
②不得中庸以人舜、尧之道     由:沿着
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                           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百物                 糜:腐烂
人事乎                                 抑:还是
⑦吾陈于前矣                           既:既然
⑧不有他                              术:术法
A.①⑦B.②⑤C.③⑥D.⑤⑧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C.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1)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2)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2021-04-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权景宣字晖远,天水显亲人也。父昙腾,魏陇西郡守。赠秦州刺史。景宣少聪悟,有气侠,行台萧宝夤见而奇之,荐之于朝,起家轻车将军。

景宣晓兵权,有智略。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宣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景宣将二十骑,且战且走。从骑略尽,景宣轻马突围,手斩数级,驰而获免,因投民家自匿,衣服形容,不异平昔。景宣以久藏非计,乃伪作太祖书,招募得五百余人,保据宜阳,声言大军续至。东魏将段琛等率众至九曲,惮景宣,不敢进。景宣恐琛审其虚实,乃将左右腹心自随,诈云迎军,因得遁。进屯宜阳,攻襄城,拔之,获郡守王洪显,俘斩五百余人。太祖嘉之,征入朝。录前后功,封显亲县男,食邑三百户。除南阳郡守。郡邻敌境,故事,发民守防三十五处,多废农桑,而奸宄犹作。景宣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械,寇盗敛迹,民得肄业。太祖特赏粟帛,以旌其能。丁母忧,寻起复,迁广州刺史。

初,梁岳阳王萧察将以襄阳归朝,仍勒兵攻梁元帝于江陵。察叛将杜岸乘虚袭之。景宣乃率骑三千,助察破岸,察因是乃送其妻子先入朝。景宣又与开府杨忠取梁将柳仲礼,拔安陆、随郡。久之,随州城民吴士英等杀刺史黄道玉,因聚为寇。景宣以英等小贼,可以计取之,若声其罪,恐同恶者众。乃与英书,伪称道玉凶暴,归功英等。英采信之,遂相率而至。景宣执而戮之,散其党与。进攻应城,拔之,获夏侯珍洽。朝议以景宣威行南服,乃授并安肆郢新应六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唐州蛮田曾嘉自号豫州伯,引致齐兵,大为民患。景宣又破之,获鲁嘉,以其地为郡。转安州刺史。梁定州刺史李洪远初款后叛,景宣恶其怀贰,密袭破之,斩其首以徇。自是酋帅慑服,无敢叛者。

(节选自《北史·周书·列传第四十九·权景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宫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
B.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宫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
C.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宫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
D.时初复洛阳/将修缮宫室/景宣率徒三千/先出采运/会东魏兵至司州/牧元季海等以众少/拔还属城/悉叛/道路拥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意为起之于家而出任官职,即从家中直接征召出来授以官职。文中指权景宣由居家而直接被晋升为轻车将军。
B.形容,含“形”“容”两个单音词,对应现代汉语“形体”“容貌”两个双音词,如《屈原列传》中“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故事,先例、成法,文中意为“按照旧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故事”也指“旧事”。现多指一种叙述性文体。
D.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便奉召任职,称起复;也指降职或革职后被重新起用。意同“夺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景宣军功显赫,备受恩宠。他领兵驻扎宜阳,占领襄城,抓获郡守,俘斩五百余人,太祖因此授予其南阳郡守。
B.权景宣帮助萧察,获得信任。在叛将杜岸乘虚袭击萧察时,权景宣帮助萧察将其击败,萧察于是送其妻儿先入朝。
C.权景宣带兵打仗,所向披靡。与开府杨忠一道击败梁将柳仲礼、擒获吴士英;进攻并且占领应城,俘获夏侯珍洽。
D.权景宣威行远播,南人顺服。唐州蛮人引来齐军,百姓深以为患,权景宣率兵打败并抓获了鲁嘉,用其地作为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宣至,并除之,唯修起城楼,多备器械,寇盗敛迹,民得肄业。
(2)梁定州刺史李洪远初款后叛,景宣恶其怀贰,密袭破之,斩其首以徇。
5.权景宣“有智略”,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2021-04-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永和六年,杀石鉴,其司徒申钟、司空郎阅等四十八人上尊号于闵,闵固让李农,农以死固请,于是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曰永兴,国号大魏,复姓冉氏。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祗镇南刘国自繁阳会琨。闵大败琨于邯郸,死者万馀。刘国还屯繁阳。苻健自枋头入关。张贺度、段勤与刘国、靳豚会于昌城,将攻邺。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战于苍亭。贺度等大败,死者二万八千,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闵至自苍亭,行饮至之礼,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于时翕然,方之为魏晋之初。

时慕容俊已克幽、蓟,略地至于冀州。闵帅骑距之,与慕容恪相遇于魏昌城。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闵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馀级。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俊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俊怒,鞭之三百,送于龙城,告魔、皝庙。俊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曰武悼天王。

(节选自《晋书·冉闵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B.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C.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D.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B.尚书,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章奏。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褒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冉闵有勇有谋,威望很高。他年幼时果敢敏锐,成年后,善于谋略,勇力绝人,打败梁犊后,胡夏种族宿将无不畏惧他。
B.冉闵称帝建国,又复姓冉。他在永和六年,杀了石鉴后称帝,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为大魏,又恢复姓冉。
C.冉闵四方征战,多次取胜。他在邯郸大败石琨;又亲率精兵八万直接在苍亭与敌军展开激战,大败张贺度等,杀死勒豚。
D.冉闵整顿官制,依才授职。他从苍亭回到邺宫后,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许多儒学后人获得到显赫官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祗遣其相国石琨率众十万伐邺,进据邯郸。
(2)追斩勒豚于阴安乡,尽俘其众,振旅而归。
5.请简要概括冉闵被擒的原因。
2021-04-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会契丹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间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时契丹国母萧氏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洗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至巳,洗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B.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C.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D.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一般指辽朝,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B.雁门,即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古代中国北境著名边关要塞。
C.寅,十二地支的第三位,文中“自寅至巳”相当于现在的从凌晨三点到上午十点。
D.王师,指天子的军队或国家的军队。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王师”即为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年幼时就骑射出众,胸怀大志。每次打猎,他获得的猎物都超过同伴,并且认为自己将来统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
B.杨业屡立战功,威名远播。他曾在雁门大破契丹军队,后来契丹军队远远看到他的军旗就会退走,因此杨业被称为“无敌”。
C.杨业审时度势,智勇双全。大兵北征,他敏锐地感知到敌军气势旺盛,不可力敌,但在小人的逼迫下,明知道此战必败,仍毅然率军出战。
D.杨业知恩图报,忠义刚烈。他为报答宋太宗的恩情,在不利的形势下血战到底,被俘后也宁死不降,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2)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5.阅读选文,说说杨业对国家有何具体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中原初定,图籍散佚。弘祚聪强习掌故,户部疏请修《赋役全书》,以弘祚主其事。弘祚谓: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十年,擢户部侍郎。时云、贵尚为明守,孙可望据辰州。弘祚请于江南、江西、湖广丰稔之地,采米穀、储粮饷为进取计。又言:黔国公沐天波世守云南,得民心,其僚属有散处江宁者,宜令往招天波为内应。贵州自都匀、黎平远及庆远、靖州,近为可望蹂躏,宜加意抚绥,俾令归化。冠服异制,勿骤更易。上以所言足助抚剿,下经略大学士洪承畴采行。十二年,疏请禁有司私派累民、将领冒名领饷,皆下部议行。十五年,赋役全书成,擢尚书,加太子少保。云南平,迭疏上善后诸事,请开乡试,慎署员,设重镇,稽丁田,恤士绅,抚土司,宽新政。弘祚闻父母丧,疏乞解官奔赴,命在任守制。逾月,命出视事。圣祖即位,疏请归葬,许之。旋谕促还朝。康熙三年,授刑部尚书,寻复还户部。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八年,鳌拜得罪,起弘祚兵部尚书。九年,以老乞休,命驰驿归里,食原俸。弘祚中道疾作,侨居江宁。念未终事父母,辑《永思录》,自号曰思斋。十一年,疏辞俸,谕曰:卿在官著有劳绩,引年乞休,赐禄颐养,毋固辞。十三年,卒,赐祭葬,谥端简。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王弘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B.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C.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D.民不苦正供而苦杂派法/不立则吏不畏/吏不畏则民不安/闾阎菽帛之输/朝廷悉知之/则可以艰难成节俭版籍/赋税之事/小民悉知之则可以/烛照绝侵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人,明清时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郎中,隋唐以后,六部皆设郎中,是尚书和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C.视事,“视,瞻也”,引申为处理,视事译为治事、任职,旧指官员刚到任,意同“下车”。
D.赐祭葬,明清时高级官员死后,皇帝按其官阶或功劳大小赐给祭品、祭文,或遣官治丧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弘祚聪明博识,肩负重任。户部推荐弘祚主持编纂《赋役全书》,十多年后修成,弘祚由户部郎中擢升为户部尚书。
B.王弘祚洞察事理,善提建议。针对清初赋税问题,他直言不讳;云南平定后,他从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多次进言。
C.王弘祚为子尽孝,为臣尽忠。父母去世后,弘祚上疏请求奔丧,未准,在任守制;归葬之期未到,便以国事为重应谕回朝。
D.王弘祚履历丰富,深得荣宠。事两朝皇帝,历三部尚书;因他为官政绩卓著,退休时以驿马送归故里,并且享有原来的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
(2)七年,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大学士班布尔善独罪弘祚,坐夺官。
5.为收复云、贵,平叛孙可望,王弘祚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2021-03-10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至元六年,以材武选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庭时将步骑,自请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击之,斩其裨将王记、元胜。宋襄阳守将吕文焕以万五千人来攻万山堡,庭单骑横枪入阵,被二创,裹创力战,败之。九年春,进攻襄阳东堡。文焕麾下有胖山王总管者,骁将也,庭设伏诱擒之,以功授金符。十年春,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襄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十三年春,至临安,宋主降,伯颜命庭等护其内城,仍令庭与唐兀台等防护宋主赴燕。世祖嘉其劳,大宴,命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仍谕之曰:“刘整在时,不曾令坐于此,为汝有功,故加以殊礼。”继有旨:“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儿立功,要在西北上也。今有违我太祖成宪者,汝其往征之。”庭至哈刺和林、晃兀儿之地,越岭北,与撒里蛮诸军大战,败之。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叛,从帝亲征。塔不台、金家奴来拒战,帝亲麾诸军围之。帝问庭:“彼今夜当何如?”庭奏:“必遁去。”乃引壮士十人,持火炮,夜入其阵,炮发,果自相杀,溃散。帝问何以知之,庭曰:“见车驾驻此而不战,必疑有大军在后,是以知其将遁。”二十五年,乃颜余党哈丹秃鲁干复叛于辽东。庭整军战,俘斩二百余人,哈丹秃鲁干走高丽死。庭因奏:“今汉军之力,困于北征,若依江南军,每岁二八放散,以次番上,甚便。”帝可其奏。奉旨北征怀都,至野马川而还。庭感疾,疾稍间,扈从上都,特降旨存护其家。大德八年二月卒。追封益国公,谥武毅。

(节选自《元史·李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
B.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
C.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
D.大军攻樊城/庭运薪刍土牛填城壕/立云梯/城上矢石如雨/庭屡中炮/坠城下/绝而复苏/裹创再登/如是者数四/杀获甚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乳名,小名。将原为少数民族语言的小名音译或义译为汉文时,常常冠以“小字”来表示。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华夏,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河南省。古代常泛指中国。
C.金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以黄金打造,如金鱼符、金符牌等。也可指天赐予人君的符瑞。
D.太祖,开国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文中的“太祖”指成吉思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庭主动请缨,协同他人作战。朝廷军队包围襄阳,敌将夏贵率军前来支援,李庭主动请求与解汝楫率部进攻敌方援军,获得允许,他们在战争中斩杀敌方两员裨将。
B.李庭屡次建功,获得特殊礼遇。李庭奉命守护临安内城,护送宋主赴燕,均不辱使命,世祖特意举办宴会嘉奖他,把他的座位列于百官之上,并且称赞他是当世刘整。
C.李庭足智多谋,多次成功施计。在进攻襄阳东堡时,李庭设下埋伏,引诱并俘获敌军的一名勇将;朝廷军队包围叛军,李庭带人使闯敌营,扰乱敌军,敌军不战而溃。
D.李庭审时度势,提出合理建议。平定宗王余党哈丹秃鲁干后,李庭针对汉军疲于北征的现状,上奏朝廷,建议按江南军例,对汉军实行轮流执勤制度,得到皇帝许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车驾驻此而不战,必疑有大军在后,是以知其将遁。
(2)庭感疾,疾稍间,扈从上都,特降旨存护其家。
5.世祖派李庭前往西北有何用意?李庭此行结果如何?请简要说明。
2021-02-15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试题(三)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大讷,敬叔。县人周恭肃王元俨之十世孙也。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事。大盗起,宁都泉之无赖男子啸众应之,遂谋来攻城。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迁兴化录事,转龙溪尹。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庭县多山畬洞獠,官稍侵之,辄弄兵暴掠,至烦。大将出屯,经年不解,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安。猾吏伪为官书,诬平民盗贩,民自杀者三人。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乡饮酒之礼久废,大讷讲而行之,宾主就位,献酬有节,揖拜有容,观者叹悦。在官二年,告老解印绶而归,时至正八年夏六月也。

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宿猾元豪亦相告远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或以事如远乡,父老携子弟聚观曰:“此赵侯也!”其为人爱慕如此。大讷同时,有金德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廉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其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

曰: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奋自布衣,卓然有立,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

(选自宋濂《浦阳人物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
B.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
C.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
D.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亦称表字。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成人举行笄礼时取字。
B.郡守,郡的长官。春秋、战国时为武职,秦统一后,郡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每郡置守,治理民政。
C.赞,纪传体史书中篇末的评论性文字。是对文中人物总结性评价,如《汉书》《后汉书》的“赞曰”。
D.布衣,借指平民。布衣为古代平民之服,故名,像这种以衣着打扮来代替人的例子还有褐衣、服阙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大讷治理有方,退大盗服顽民。他在要冲之处设置栅垒,抵御攻城的盗匪,令其知难而退;修孔庙,兴教化,调御有术,使顽民顺服。
B.赵大讷性情刚直,勇斗大吏猾胥。不论是面对收受贿赂、包庇大姓豪族的郡守,还是诬陷平民,使平民自杀的胥吏,他都将其绳之以法。
C.赵大讷政有能声,深受百姓爱戴。他所辖区域,一贯奸猾的人和豪强相约远逃,他又多次平反冤假错案,百姓爱慕他,为他建立了祠堂。
D.赵大讷成就卓然,声名流芳后世。他以译曹掾身份进入仕途后,奋发作为,广布德泽,卓然有立,终于成就其美名,足以被称赞为大丈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
(2)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
5.概括本文是怎样表现赵大讷这一人物形象的?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汉乾佑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复所劾,帝优容之。王继勋以后族骄恣,人皆引避。独仁瑀词气不相下,尝攘臂欲殴之。会帝将讲武郊外,遂欲相图,各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太祖密知之,诏罢讲武,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开宝四年,迁濠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战?”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年五十。

(选自(宋史·马仁瑀列传》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B.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C.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D.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京,京都、京师、京畿的简称,古代帝王所居住的都市。
C.闻喜宴,科举制度中朝廷特赐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会。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古代地位不同,死的指称也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仁瑀天赋异禀,勇武过人。马仁瑀小时候不喜学习,总是逃回家,喜欢召集乡里儿童行军布阵,并自称将军,长大以后,擅长射箭,能拉二百斤的弓。
B.马仁瑀挺身而出,受到奖赏。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陈大败敌军,世宗因此赐给他锦袍,后来开他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C.马仁瑀意气用事,遭到弹劾。薛居正没有依照马仁瑀的嘱托让他结交的人中举,结果被马仁瑀狠狠斥责了一通,因此事马仁瑀遭到了御史中丞刘温复的弹劾。
D.马仁瑀不徇私情,为人正直。马仁瑀侄子醉酒后误杀了一位平民,但他并没有徇私枉法,而是按照法律论罪,并给了平民家布帛做丧葬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
(2)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
5.太祖为什么“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请简要说明。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到的禄位交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活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之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5.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2018·黑龙江·高考模拟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徒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谥,是人死之后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2)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