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括中心意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东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迁待中,赐衣一袭。转屯骑校尉,迁宗正,转光禄勋。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后以日食策免。拜卫尉。光和二年,复代段颍为太尉。在职三年,以日变免。以先策黄巾逆谋,以事上闻,封逯乡侯六百户。中平二年卒,时年六十六。

(《后汉书·刘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吏人有过/ 但用蒲鞭罚之/ 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事有功善推之/ 自下灾异或见/ 引躬克责/
B.吏人有过/ 但用蒲鞭罚之/ 示辱而已/ 终不加苦 /事有功善/ 推之自下/ 灾异或见/ 引躬克责/
C.吏人有过/ 但用蒲鞭罚之示辱/ 而已终不加苦/ 事有功善推之/ 自下灾异或见/ 引躬克责/
D.吏人有过/ 但用蒲鞭罚之示辱/ 而已终不加苦/ 事有功善/ 推之自下/ 灾异或见/ 引躬克责/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文中指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西晋改设国子祭酒, 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
B.孝悌:孝,指孝顺父母;悌,本指敬重乡中长辈,古时当时乡中皆是同族 ,后指敬爱兄长。
C.日食:汉代被看作帝王死亡,朝政混乱等重大灾难发生的征兆。发生后,汉代帝王会大开杀戒,严酷刑罚。
D.策免:文中指免官,是帝王以策书免官。“策”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宽性情宽厚大度:对误解他的失牛者、家里买酒醉归的仆人、弄污朝服的婢女,都是温和慈爱以待。
B.刘宽仕途有坎坷:桓帝、灵帝时都曾经受到重用,后来因日食之事有起伏。
C.刘宽进谏有方法:曾经在灵帝旁边坐着睡着,喝的大醉,披头散发,还假装借醉酒委婉进谏。
D.刘宽为政以宽,方法得当:轻刑罚,常用农里之言、孝悌之义教化百姓,社会风气改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2)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5.为什么说刘宽是有见识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1-04-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 而知准为可用矣。即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太宗览奏不怿,曰: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蕃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准言: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

真宗即位,尚书工部侍郎。六年,迁兵部,为三司使。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因请帝幸澶州。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


【注】①际:彼此之间。 ②狃:轻侮。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B.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C.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D.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有的不是本文中)
A.古人用天上二十四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
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B.“进士”是古代殿试考试合格者。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调动官职叫“迁”“转”。“迁”一般指提升调用, “迁谪”“左迁”常指降职。
D.吏部,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其余五部分别为工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寇准年少有才且正直。他通晓《春秋》三传,19岁就考中进士;有人建议他面见太宗时不妨虚报年龄,以免被太宗认为年少而除去功名,寇准却认为欺君不妥。
B.唐朝末年,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蕃户从渭水以南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来限制他们往来。皇帝对此不悦,后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
C.淳化二年大旱,皇上问时政得失,大臣们认为是天命,寇准却认为与朝政得失有关,于是对皇帝指出法度有不公平之处,并当即说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贿之事。
D.寇准在与契丹军队交战中展示了指挥才能,他仔细观察和分析敌情,及时调遣军队进行防御,并请皇上驾临澶州以鼓舞士气,结果大败契丹军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注:此句不在本文中)
2021-03-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商鉏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

哀公十五年,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B.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C.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D.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郭:最初,城指外城的墙,郭指内城的墙,后来指外城和内城,也泛指城或城市。
B.皋陶(gāoyáo):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C.麒麟:中国传统瑞兽,传说中的动物,与凤凰、龙、乌龟一起被誉为祥瑞四灵。
D.东阶:古代贵族厅堂的台阶分三道,西阶供客人行走,东阶供主人行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与南宫敬叔去周请教礼的问题。据说拜访了老了,老子在临别前送给他们几句赠言,孔子受用很深,回到鲁国后,来向他学习的弟子立即多起来。
B.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郑国人称孔子狼狈不堪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孔子非但没有生气,还欣然接受,表现其达观通透的人生态度。
C.鲁哀公十四年春天,孔子因仁兽麒麟被人捕获而感慨;又有感于河图与洛书的不再出现,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不能实现、时代无法挽救的悲叹。
D.孔子病了,子贡前去探望他,孔子对子贡的哭诉表现了孔子死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无限凄怆悲惋之态。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2)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
5.司马迁为何把孔子列入世家?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果字阿六拔,代武川人也。少骁雄,善骑射。贺拔岳西征,引为帐内。击万俟丑奴及其枝党,转战数十合,并破之。膂力绝伦,被甲荷戈,升陟峰岭,犹涉平路,虽数十百日,不以为劳。以功授宣威将军、子都督。从太祖讨平侯莫陈悦,都督,赐爵邯郸县男。魏孝武入关,进爵石城县伯,邑五百户。大统初,进爵为公,增通前一千户,加通直散骑常侍。果性强记,兼有权略。所行之处,山川形势,备能记忆。兼善伺敌虚实,揣知情状,有潜匿溪谷欲为间侦者,果登高望之,所疑处,往必有获。太祖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每从征行,常领侯骑,昼夜巡察,略不眼寝。从袭窦泰于潼关太祖依其规画军以胜返赏真珠金带一腰帛二百匹搜征虏将军又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授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增邑九百户。迁朔州刺史,转安州刺史,加师都督。九年,从战邙山,军还,除河东郡守。胡地险阻,人迹罕至,果进兵穷讨,散其种落。稽胡惮果劲健,号为著翅人。太祖闻之,笑曰:著翅之名,宁减飞将?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宜州刺史。录前后功,进爵褒中郡公。魏恭帝元年,授大将军。从贺兰祥讨吐谷浑,以功别封一子县公。武成二年,又率军破稽胡,大获生口。赐奴婢一百口,除宁州刺史。保定三年,拜少师,进位柱国。四年,从尉迟迥围洛阳。军退,果所部独全。授华州刺史,为政宽筒,吏民称之。建德初,薧。

(节选自《周书·韩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袭窦泰于潼关/太祖依其规画/军以胜返/赏真珠金带一/腰帛二百匹/授征虏将军/又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
B.从袭窦泰于潼关/太祖依其规画/军以胜返/赏真珠金带一腰/帛二百匹/授征虏将军/又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
C.从袭窦泰于潼关/太祖依其规画/军以胜返/赏真珠金带一腰/帛二百匹/授征虏将军/又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
D.从袭窦泰于潼关/太祖依其规画/军以胜返/赏真珠金带一/腰帛二百匹/授征虏将军/又从复弘农/攻拔河南城/获郡守/一人论功为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降、平级调三种情况,人们常在其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予以区别,如左迁指降职。
B.县伯,爵位名,北周始置,属五等爵之中的伯爵,地位在侯爵之下,子爵之上,县为其封地,伯为其爵名。
C.邑,即封地,是君主分封给诸侯,或诸侯再往下分封的土地。受封者去世,封地即被收回,其后代不得再占有。
D.柱国,官名、亦称上柱国。战国时楚国始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国最高武官,唐以后为勋官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果擅长骑射,作战英勇无比。他年少时便骁勇威武,善于骑马、射箭;他率军与万俟丑奴及其分支党羽交战数十回合,将他们全部打败。
B.韩果善于侦察,能力远超常人。他善于窥探敌方的虚实,他站在高处观察敌方侦察兵在溪谷的藏身处,在他怀疑的地方都能搜出敌方侦察兵。
C.韩果威震敌胆,受到太祖称赞。他深入胡地征讨,大败稽胡,稽胡害怕他,给他起了个“著翅人”的名号,太祖得知后,将他与李广相提并论。
D.韩果屡次建功,朝廷论功行赏。他担任宜州刺史,屡建战功,朝廷晋升他为褒中郡公;武成二年,他攻打稽胡有功,朝廷赏赐他奴婢,授予他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果性强记,兼有权略。所行之处,山川形势,备能记忆。
(2)军退,果所部独全。授华州刺史,为政宽简,吏民称之。
5.韩果体力异于常人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2021-01-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也,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

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

调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事无大小,永咸决之。吏有不能办者,私相靳曰:尔非郭司录耶!通判郑州,燕山兵起,以永为其转运判官。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安抚使王安中莫敢问。永白安中,不治且难制,请见而显责之;不从,则取其尤者磔之市。乃见药师曰:朝廷负将军乎?药师惊曰:何谓也?永曰: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药师虽谢无愧容,永谓安中曰:它日乱边者必此人也。已而移河北西路提举常平。

会金人趋京师,所过城邑欲立取之。是时天寒,城池皆冻,金率藉冰梯城,不攻而入。永适在大名,闻之,先弛壕渔之禁,人争出渔,冰不能合。金人至城下,睥睨久之而去。

永博通古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为文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掩卷终日,而尤慕颜真卿为人。(杜)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乎?充大惭。

靖康元年冬,金人再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大元帅府檄书至,始勉强一餐。其忠义盖天性然。

(节选自《宋史·忠义》)


(注)①靳:讥笑,奚落。②两宫:指宋徽宗、宋钦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一,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做“什一之税”。
B.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之责。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中的“路”意义相同。
D.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掠取,他写信给幕府反对,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允,将呈递弹劾的文书而弃官回家。
C.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里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阻止了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2)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见弃也。”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谨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
B.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
C.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
D.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树下的佐吏,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B.孔子,名丘,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编纂修订了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C.直史馆,官名,宋朝初年设置,任职一至二年,可委以重任,超迁官阶。
D.吏部,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后为六部之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尧佐仕途不顺。陈尧佐的哥哥出使陕西时,揭发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并诬告陈尧佐,他因此被贬为朝邑县主簿;任开封推官时又因评论政事忤逆圣旨,被贬为潮州通判。
B.陈尧佐善于治水。钱塘江用竹笼装石头作为堤坝,第二年就毁坏了,陈尧佐建议用“下薪实土”的方法加固江堤,丁谓起初不同意,但后来还是采用了他的办法。
C.陈尧佐耿直公正。祥符知县陈诂因治下严厉被属下举报,其他官员因陈诂和吕夷简有亲戚关系而不敢为其辩解,只有陈尧佐为陈诂说话,陈诂因此得以免罪。
D.陈尧佐勤敏好学。陈尧佐自幼好学,他的父亲教授儿子们学习经书,他的兄长还没有完成学业,他就已经能够诵读,后来他即使地位通达显贵,也依旧坚持学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2)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
5.陈尧佐爱民如子,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请简要概括。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继元既降,帝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兵马都部署。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潘美为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以王侁护其军。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护之。时契丹复陷寰州,业谓美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侁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

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侯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至谷口,望见无人,即附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逐为契丹所擒,其子廷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①刘崇、刘继元,为后汉的开国、末代帝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B.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日/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C.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D.杨业/并州太原人/幼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庙号,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庙号多为太宗。
B.契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由耶律阿保机建国,国号为契丹。
C.雍熙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种名号,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D.君侯是一种尊称,秦汉时候称呼担任丞相的列侯,汉朝以后,成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年少有为,英勇无敌。他二十岁就开始在后汉任保卫指挥使,凭借骁勇闻名,连续升迁至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被人称赞为“无敌”。
B.杨业声名远播,得到重用。他在后汉时名声已经传到宋朝,投降后宋朝皇帝召见他,让他担任要职,因为他熟悉边关事务,又调往代州任职。
C.杨业善于指挥,威震边关。契丹进入雁门关,他率军从小路绕到契丹侧翼,大败契丹,此后契丹人看到他的军旗就带兵离开,不敢与他作战。
D.杨业忠心耿耿,一心报国。契丹攻陷寰州,他反对与契丹作战,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他为表明清白与勇敢,决定出战,兵败被俘,绝食而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5.杨业最后一战为什么失败?请简要说明。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英乂,先朝陇右节度使、左羽林军将军知运之季子也。少以父业,习知武艺,策名河、陇间,以军功累迁诸卫员外将军。至德初,肃宗兴师朔野,英乂以将门子特见任用,迁陇右节度使、兼御史中丞。既收二京,征还阙下,掌禁兵。迁羽林军大将军,加特进。以家艰去职。

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代宗即位,加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雍王自陕统诸军讨贼洛阳,留英乂在陕为后殿。东都平,以英乂权为东都留守。既至东都,不能禁暴,纵麾下兵与朔方、回纥之众大掠都城,延及郑、汝等州,比屋荡尽。广德元年,策勋加实封二百户,征拜尚书右仆射,封定裹郡王。恃富而骄,于京城创起甲第,穷极奢靡。与宰臣元载交结,以久其权。

会剑南节度使严武卒,载以英乂代之,兼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既至成都,肆行不轨,无所忌惮。玄宗幸蜀时旧宫,置为道士观,内有玄宗铸金真容及乘舆侍卫图画。先是,节度使每至,皆先拜而后视事。英乂以观地形胜,乃入居之,其真容图画,悉遭毁坏。见者无不愤怒,以军政苛酷,无敢发言。又颇恣狂荡,聚女人骑驴击球,制钿驴鞍及诸服用,皆侈靡装饰,日费数万,以为笑乐。未尝问百姓间事,人颇怨之。又以西山兵马使崔旰得众心,屡抑之。旰因蜀人之怨,自西山率麾下五千余众袭成都,英乂出军拒之,其众皆叛,反攻英乂。英乂奔于简州,普州刺史韩澄斩英乂首以送旰,并屠其妻子焉。

(节选自《旧唐书·郭英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
B.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
C.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
D.朝廷方讨史思明/选任将帅/乃起英乂为陕州刺史/充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寻加御史大夫/兼神策军节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借指京城。文中指宫廷。
B.家艰,指父母的丧事。旧制规定,父母死后官员要弃官回家守丧。
C.回纥,古族名,原游牧于鄂尔浑河流域,后西迁新疆成维吾尔族。
D.实封,唐食邑封户有虚有实,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英乂出身将门,熟习武艺。他的父亲是前朝节度使、左羽林将军,他自己年少时就继承父业,熟知武艺,多次建立战功。
B.郭英乂深受重用,多次升迁。肃宗举兵朔方时,他受到重用,担任陇右节度使等;二京收复后,升任羽林军大将军,加特进。
C.郭英乂放纵部下,勾结权贵。他到达东都任留守后,放纵部下大肆抢掠;为巩固权势与宰相勾结,并如愿担任剑南节度使。
D.郭英乂多行不乂,家破人亡。他担任剑南节度使,做尽了坏事,最终败于崔旰手中,后被韩澄斩下头颅,妻子儿女无一幸免。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恃富而骄,于京城创起甲第,穷极奢靡。
(2)英乂以观地形胜,乃入居之,其真容图画,悉遭毁坏。
5.郭英乂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期间,干了哪些不法之事?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诚,君实,太原阳曲人。气宇和粹,性好学,从邓文原、虞集游,文辞日进。泰定元年,试礼部第一,延对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郎。拜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参议中书省事。调燕南廉访使。至正五年,帝遣使宣抚四方,守诚河南行省参知政事,与大都留守答尔麻失里使四川,首荐云南都元帅述律铎尔直有文武材。初,川廉访使某与行省平章某不相能,诬宣使苏伯延行贿于平章某,瘐死狱中。至是,伯延亲属有诉,会茶盐转运司官亦讼廉访使累受金,廉访使仓皇去官,至扬州死。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文德斩其首,得怀中帛旗,书曰南朝赵王。贼党闻之,遂焚劫双山,文德捕杀百余人。重庆府官以私怨使县吏诬之,乃议文德罪,比不即捕强盗例加四等。遇赦免,犹拟杖一百。守诚至,为直其事,他如以赃罪诬人,动至数千缗,与夫小民田婚之讼,殆百十计,守诚皆辨析详谳,辞穷吐实,为之平反,州县官多取职田者,累十有四人,悉厘正之,言:“仕于蜀者,地僻路遥,俸给之薄,何以自养。请以户绝及屯田之荒者,召人耕种,收其入以增禄秩。”宜宾县尹杨济亨欲于蟠龙山建宪宗神御殿,儒学提举谢晋贤请复文翁石室为书院,皆采以上闻成之,风采耸动天下,论功居诸道最。进资政大夫、河南行省左丞。未上,母刘氏殁于京师,闻丧亟归,遂遘疾,以至正九年正月卒,年五十有四。帝赐钞万缗,谥文昭。

(节选自《元史王守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B.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C.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D.宪史四人/奏差一人/籍其家而窜之/余皆斥去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出/遇少年执兵刃/疑为盗/擒执之/果拒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擢,指提升官职,与“除”意思同,表示官职变动的还有迁、调等,“迁”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升级叫右迁,降级叫左迁。
C.至正: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之后每个朝代的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
D.疏,古代臣下向帝王进呈奏章的一种文书,用以向帝王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进行某些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但与对经书作注释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诚气度和蔼,好学有才。他曾与邓文原、虞集交游,文辞每天都在进步;在礼部考试中名列第一,经过廷对赐同进士出身,参与修纂辽、金、宋三史。
B.王守诚是非分明,力主正义。重庆铜梁县尹张文德杀贼党,重庆府官员因发泄私怨而唆使县吏诬陷张文德,王守诚于是重罚教唆者和诬陷者,为张文德平反。
C.王守诚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他对一百多件诉讼案件都详细审问,认真分析,辨明事实,使被审人无法掩盖事实真相,州县官中有十四人多领了职田,均予以更正。
D.王守诚尽职献策,颇具孝心,蜀地官员收入微薄不能自养,他上疏朝廷提出解决办法;他还未上任资政大夫、河南行省左丞之职,母亲就去世了,他闻讯后急忙赶回家中。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川廉访使某与行省平章某不相能,诬宣使苏伯延行贿于平章某,瘐死狱中。
(2)因疏言:“仕于蜀者,地僻路遥,俸给之薄,何以自养。
5.四川廉访使为何而死?请简要说明。
2020-11-22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弼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今日人情如此哉?”修顿首贺。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遂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到的禄位交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活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之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5.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