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括中心意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摘编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


注: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手箕地。②匔匔,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B.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C.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D.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
B.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
C.践阼,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
D.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
B.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仮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
C.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
D.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攻,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萦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萦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輒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产,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之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选自《明史·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B.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C.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D.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B.学正,文中指古代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C.淫祠,指中国古时,不在官方祀典规定中的祭祀与寺庙。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履理政有方。南康风俗凶悍,认为他是文人,轻视他。他像老狱吏一样破案抓奸,百姓见他断案老练,惊讶佩服,不敢再做坏事。
B.吴履宽政爱民。在安化当知县时,江阴侯吴良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主张不愿的不要勉强。
C.吴履破除迷信。做南康县丞时,反对百姓以蛇为神的祭祀活动,拘缚巫师,并把神像投入江中,当地的迷信活动得以禁止。
D.吴履受民爱戴。做潍州知州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使百姓获得利益,他离开潍州时,百姓沿街站立,哭着为他送别。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2)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映,瀛州高阳人,白晰长大,言音鸿爽。映举进士,应博学宏词登科,授河南府参军。滑毫节度使令狐彰辟为掌书记,累授监察御史。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 建中初,卢杞为宰相,荐之,迁刑部员外郎。会张镒出镇凤翔,奏为判官。映口辩,颇更军事,论奏数合旨,寻转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德宗在奉天,凤翔逼于贼朱泚。镒部将有李楚琳者,博悍凶暴,军中畏之,乘间将谋乱。先数日,映与同列齐抗觉其谋,乃言于镒,请早图之。镒不从映言,召楚琳语之曰:“欲令公使于外。”楚琳恐,是夜作乱,乃杀镒以应泚。军中多为映指道,故得免。因赴奉天行在,除御史中丞。兴元初,从幸梁州,每过险,映常执辔。会御马遽骇,奔跳颇甚,帝惧伤映,令舍辔,映坚执久之,乃止。帝问其故,曰:“马奔蹶,不过伤臣;如舍之,或犯清尘,虽臣万死,何以塞责?”帝益亲信之,嘉奖无已。贞元二年,映当国政,敢言事。时吐蕃数入寇,人情摇动,且言帝欲行幸避狄。映奏曰:“戎狄乱华,臣之罪也。今人情悔惧,谓陛下理装具糗粮,臣闻大福不再,奈何不与臣等熟计之?”因俯伏流涕,上亦为之感动。映于东都举进士及宏词时,张延赏为河南尹、东都留守,厚映。及映为相,延赏罢相为左仆射,数画时事,为所亲求官,映多不应。延赏怒,言映非宰相器。三年正月,贬夔州刺史,又转衡州。贞元十一年七月卒,时年四十八,礼部尚书,谥“忠”。

(节选自《旧唐书·齐映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
B.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 /
C.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
D.彰疾甚/映草遗表因/与谋后事/映说彰令上表请代/令子建归京/师彰皆从之/彰卒后兵乱/映脱身归东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也称“行在所”,一般指古代天子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幸临时驻留的地方。
B.清尘,车后扬起的尘土。“清”有对人尊敬之意,故“清尘”亦可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
C.左仆射,官名。秦代始置仆射,汉代沿袭并置左右仆射,唐宋时左仆射的实权大于宰相。
D.赠,文中意为追赠,也称追封、追晋,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官职、爵位。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映丰神俊朗,才貌双全。他外表伟岸,声音洪亮,言辞畅达;通过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可见他学识渊博精深、文词优美恢宏。
B.齐映忠心耿耿,深受信任。他跟随皇帝前往梁州,每次经过危险之地,常常拉紧马辔,保护皇帝不受伤害,皇帝对其赞许褒奖。
C.齐映执掌国政,敢言政事。吐蕃犯边,人心不稳,传言四起,他劝皇帝与臣子共同谋划退敌大计,并伏地流泪,皇帝深受感动。
D.齐映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在齐映担任宰相时,曾经在东都洛阳厚待过他的官员张延赏为自己的亲信求取官职,被他严词拒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映口辩,颇更军事,论奏数合旨,寻转行军司马、兼御史中丞。
(2)召楚琳语之曰:“欲令公使于外。”楚琳恐,是夜作乱,乃杀镒以应泚。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宣祖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宣祖由是待以宗分。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报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开宝二年冬,普尝病,车驾幸中书。三年春,又幸其第抚问之,赐赉加等。六年,帝又幸其第。时钱王做遣使致书于普及海物十瓶置于庑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瓜子金也。普惶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帝叹曰: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太平兴国初入朝,迁太子太保。颇为卢多逊所毁,奉朝请数年,郁郁不得志。会柴禹锡、赵镕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召问,普言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太宗感悟,召见慰谕。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先是,秦王廷美班在宰相上,至是,以普勋旧,再登元辅,表乞居其下,从之。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钱王傲遣使致书于普/及海物十瓶/置于庑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瓜子金也/
B.时钱王傲遣使致书于普/及海物十瓶/置于庑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瓜子金也/
C.时钱王傲遣使致书于普/及海物十瓶/置于庑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瓜子金也/
D.时钱王傲遣使致书/于普及海物十瓶/置于庑下/会车驾至/仓卒不及屏/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瓜子金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辟举。辟举制是古代的一种选拔制度,即由皇帝或地方长官选拔人才。
B.世宗和太祖都是庙号,“祖”代表开始,王朝开创者称“祖”,继任者称宗。
C.受禅,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多借之名,行夺权之实。
D.薨,专指皇帝和诸侯王之死,得名于象声词“轰”,言其死如山崩有轰轰之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事周期间,才干即已展露。后周时期,赵普曾怀疑抓获的将被杀死的强盗中有无辜者,就建议太祖审问他们,很多人得以保全性命。
B.赵普忠于赵室,君臣关系和谐。宣祖卧病,赵普朝夕侍奉服药,宣祖把他当宗族看待,太祖对他也十分信任,多次登门慰问。
C.赵普面对官位,主动请求下处。原先秦王廷美任宰相,因为赵普是开国功臣,皇上就决定让赵普担任宰相,赵普上表请求,自处秦王之下。
D.赵普少习吏事,晚年勤奋读书。赵普年轻时熟悉为官之道,没有什么学问,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中就关门读书,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2)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咸淳,帝王年号。中国封建社会里明清皇帝每人只有一个年号,其他朝代皇帝有多个年号。
D.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担当天下的能力。
C.文天祥守节不屈。崖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派遣使者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D.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5.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久约字弥大,东平须城人也。擢进士第,调郓城主簿,三迁曹州军事判官。有盗窃民财,诉者以为强,郡守欲傅以重辟,久约阅实,囚得免死。授磁州刺史。磁并山,素多盗,既获而款伏者,审录官或不时至,系者多以杖杀,或死狱中。久约恻然曰:民虽为盗而不死于法可乎?乃尽请谳之而后行。时以贫富不均,或欲令富民分贷贫者,下有司议,久约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贫富不均,亦理之常。若从或者言,适足以敛怨,非损有余补不足之道。章宗时右丞相,韪其议寻上章请老,诏谕之曰: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迁太常卿,仍兼谏职。时郡县多阙官,久约言:世岂乏材,阂于资格故也。明诏每责大臣以守格法而滞人材,乞断自宸衷而力行之。世宗曰:此事宰相不属意,而使谏臣言之欤?即日授刺史者数人。又谓久约曰:近日察举好官皆是诸科监临,全无进士,何也?岂荐举之法已有奸弊,不可久行乎?久约曰:诸科中岂无廉能人,不因察举有终身不至县令者,此法未可废也。上曰:尔举孙必福是乎?久约曰:臣顷任磁州时,必福为武安丞,臣见其廉洁向公、无所顾避,所以保举。不谓必福既任警巡使,处决凝滞。上曰:必福非独迟缓,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无赃污耳。久约无以对。必福五经出身,盖诸科人,故上问及之。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节选自《金史·黄久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B.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C.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D.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等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一般是低级的事务官。
B.领,兼任某一官职,一般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类似的词还有“兼”“判”等。
C.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取者规定的身份、资格,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学历。
D.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退休,与“乞骸骨”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久约明察秋毫。担任郓城主簿时,有偷盗百姓财物的人被抓,诉讼的人却以强盗的名义告官,黄久约查明实情,囚犯得以免除死罪。
B.黄久约独出己见。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丞相和有的官员主张让富人把财物借给穷人,黄久约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这样会招致怨恨。
C.黄久约深受信任。他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下诏书说他忠直敢言,对自己帮助很大,最终拒绝了他的请求,还提拔他为太常卿。
D.黄久约荐举失当。黄久约在磁州任职时,因孙福廉洁公正、做事不避讳而举荐了他,但没想到孙必福被提拔后做事拖拖拉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磁并山,素多盗,既获而款伏者,审录官或不时至,系者多以杖杀,或死狱中。
(2)必福非独迟缓,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无赃污耳。
5.对于郡县缺少官吏的情况,黄久约是怎么看待的?请简要说明。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怀。况短随化,终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况短随化,终期于尽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C.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D.犹不能不以之怀/每览昔人感之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一篇“宴集序”或“宴游序”,用以记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与诗文序或赠别序性质不同。
B.癸丑,是用天干地支法来纪日,即用“天干”十二个字与“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D.彭殇,指长寿和短命。彭,即彭祖,传说中他曾活到800岁,代表长寿;殇,未成年死去的人,代表短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宴集,乐在时美、人美、景美、事美,还有天公作美。
B.作者由缘聚想到缘散,想到朋友聚会欢乐短暂,情随事迁徒留感慨,生命有限终归于尽,因而由乐生痛。
C.作者由今人之痛,想到古人之痛、后人之痛,三者“若合一契”,不由得悲从中来。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作者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021-02-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皇帝世民,高祖次子也。方四岁,有书生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其年几,必能济世安民。”高祖乃名之曰世民。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虏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突厥候骑果驰告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太宗有大志,知隋必亡,乃结纳豪杰。高祖起兵,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粮且尽,高祖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高祖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唐兵攻长安,遂克之。武德元年,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喉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喉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呆乃出降,献捷太庙,拜右武候大将军。五年正月,讨刘黑阔于洺州。黑阔死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及取天下,太宗功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九年六月,大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节选自《新唐书·太宗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喉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喉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
B.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喉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喉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
C.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喉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喉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
D.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喉击实/太宗率兵出其后/罗喉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指唐太宗的名字,封建时代不可直接说出或写出尊长的名字,所以用“讳”代指他们的名字。
B.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所以“冠”可以表示男子成年或满二十岁。
C.秦王,是李世民的官职。隋唐时期的地方官职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等,李世民曾任秦王。
D.太庙,是我国封建时代帝王供奉祖先的宫庙。文中的“太庙”指的是供奉李唐宗室祖先的庙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李世民天赋异禀,幼时受到称赞。他四岁时,有位书生就说他禀赋不凡,将来必定能济世安民,唐高祖因此给他起名为“世民”。
B.李世民善于用兵,献计解救炀帝。他应隋炀帝招募,率众大张旗鼓向雁门关进军,迫使突厥军队撤退,解救了被围困的隋炀帝。
C.李世民胸有大志,善于审时度势。高祖起兵后,在将至霍邑时遇阻,欲退回太原,李世民极力说服高祖继续进军,最终夺取了天下。
D.李世民处事冷静,反对滥杀无辜。刘黑闼降而复反,唐高祖要坑杀山东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李世民认为不妥,最终没有实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
(2)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昼见旌旗,夜闻征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
2021-0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20-21高三上·贵州安顺·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弱冠拜骑都尉,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一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他日见权,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大噱。后蜀好,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面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恪到府,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权嘉其功,遣尚书仆射薛综劳军。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侍中孙峻,属以后事。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闻,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初,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筑堤。魏以吴军入其疆土,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东兴。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死者数万。恪遂有轻敌之心,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B.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C.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D.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中国古代社会,汉族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加笄礼。
B.部伍,既可指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军队;也可指军队中的基层长官,一伍之伯也。此处文中指的是后者之意。
C.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司马迁曾以“太史公”身份任此职,是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D.“建兴”是年号。年号最基本的作用是纪年,后来还可表示祈福、歌颂或改朝换代,一般新君即位都要启用新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恪才思敏锐,善于体察人心。孙权赐马,虽未见到马,但他立刻以“蜀国是孙权国外的马厩”提前感谢赐马,深得孙权欢心。
B.诸葛恪自信坚定,为政才能很突出。他多次力请任职丹杨,到任后,整顿军队,安抚顺服平民,仅一年,就降服了和预期人数相符的民众。
C.诸葛恪执政为民,得到百姓拥护。任太傅时他办理各项政事都顾及到百姓,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都引颈相望,想看看他的形象。
D.诸葛恪有军事才能,但轻敌冒进。建兴元年大破魏军后,他想再次出兵,众大臣集体辞职来劝说诸葛恪,诸葛恪不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
(2)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闻,欲矫诏除恪。
2020-12-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时方以传注记问为学,禾始崇尚义理,黜抑浮华。入对契旨,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里。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文介。

(选自《宋史•陈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B.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C.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D.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秦汉时加官名,无论何官,加上“给事中”就可接近皇帝,晋后始为正员。
B.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也可代指朝廷。
C.服除,也称“服阙”,守丧期满。我国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
D.谥,古代加给帝王、贵族、大臣等的褒扬其德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深谙时事,有先见之明。针对军备松弛的现状,陈禾指出应增加守军、修补城墙,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他是无端生事,后来果然有盗贼闹事。
B.陈禾尽职尽责,能仗义执言。陈禾在就任给事中后,首先上书弹劾权倾朝野的童贯,尽管皇帝一开始不愿意听,但陈禾仍然坚持己见,冒死进谏。
C.陈禾不惧强权,能坚持正义。陈瓘被逮捕后,陈禾说不能因为怕死而置自己于不义,希望分担贤者的罪责,最后陈禾被指为陈瓘的同党而获罪免官。
D.陈禾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王黼执掌朝政大权,但陈禾对他十分鄙视,他多次坚决辞官,表示宁死不在王黼手下做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
(2)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2020-11-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