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
B.“明月”两句,“皦皦”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
C.“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
D.本诗属于古体诗,在表情达意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2023-10-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采桑子画楼钟动君休唱

欧阳修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把酒何人忆谢公


【注】①欧阳修因革新派遭受旧派打击,为革新派上书分辩,因而被贬。②谢公:《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少年即有名声,年逾四十复出任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A.“画楼钟动”给人以欢娱的感觉,但“君休唱”又使情感发生了逆转。
B.“往事无踪”“聚散匆匆”是说“君休唱”的原因,令人顿生沧桑之感。
C.“绿鬓”指黑发,去年的“绿鬓”与今年的满头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明月清风”转而写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无人忆谢公的悲哀。
2023-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语文试题
3 . 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的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D.《孔雀东南飞》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2022-07-05更新 | 4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甜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途中早发

刘禹锡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是拂晓时分,诗人来到旅舍庭院,遥望天边启明星,匆匆准备着出发。
B.颈联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晨行时所见到的景象,也写出了时间的变化。
C.尾联想象隐士此时高枕而眠,无人问他姓甚名谁,反衬出诗人出行之早。
D.从题目“途中早发”看,诗人应在漂泊之中;从“霜”字看,应为深秋时节。
2022-04-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材①者,便作明堂②一柱看。


注:①抡材,选择木材。②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A.首联写古松高耸挺拔,以盘屈不展为耻,树皮似铁般坚硬,饱经沧桑。
B.颔联视听结合,颇有气势,“龙蛇动”“风雨寒”写出了古松的不凡风骨和气概。
C.颈联“苍藓”“丝萝”比喻势利小人,他们趋炎附势登上高位后,目空一切。
D.这首七言律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表面上写古松,实际上另有寓意。
2021-12-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镜湖野老所居

马 戴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苎成渔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注]①樵风:顺风。②葑田: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③沤苎:沤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到镜湖边寻找的“君”,就是题目中的“野老”,即村野老人。
B.颈联写渔网是沤麻织成,酒杯是枯树蔸制成的,突出了野老的贫困。
C.尾联说老年唯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至于生计的事则任儿子们去做。
D.全诗描写了野老的生活环境和简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的羡慕。
2.颔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赏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孔宪蓬莱阁

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客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注]这首诗是诗人赵抃为友人孔御史(宪,御史的省称)蓬莱阁诗所做的和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蓬莱阁地势和建构之高,可以见出观潮视野的广阔。这一句采用倒装句法,有一种顿宕错落的艺术美。
B.次句直抒胸臆,读之有一种水阁凌空、海风悠长的痛快淋漓之感,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哉”字加重了语气。
C.颈联从“游观远”到“度量开”,将诗人观潮所见的阔大宏远景象过渡到心胸的开豁,包含了对故人的思念。
D.尾联中一个“忆”字,写出了作者回忆从前所见观潮之景,由“遥思”对方而“忆”及自己,感情萦绕回环。
2.近代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较“杜老之‘吴楚东南’一联,尚未知鹿死谁手”。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颔联好在哪里。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秋霜”“远道”“层阴”是诗歌为老骥鸷禽创设的环境。
B.首联中的“悲”字,既与“朔风”“秋霜”共同营造了悲凉的氛围,又为全诗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C.颔联中借“驰”和“拂”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老骥和鸷禽的形象。
D.诗歌前三联描写,第四联议论,脉络清晰,饱含情感。
2.“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是钟嵘对“咏怀诗”艺术特色的评价:“厥旨渊放”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归趣难求”即曲折隐约地表达思想内容。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