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一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简卿归天台

刘过

枚数人才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

班行失士国轻重,道路不言心是非。

载酒青山随处饮,谈诗玉麈为谁挥?

归期趁得东风早,莫放梅花一片飞。

[注]①王简卿:南宋诗人刘过的少年之交,此诗为王简卿罢官东归时,诗人为其送别而作。②班行:班列,朝廷内文武官员上朝时的行列。③载酒:化用毕卓“酒船”的典故,语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④玉麈:指玉柄拂麈,又称麈尾,古代名士清谈时常执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倒指,指屈指点数,首联一针见血地抨击当朝者,也从侧面赞扬了王简卿是难得的人才。
B.颔联写朝廷不能任用人才,人们只能道路相见,以目示意,显得深刻而沉痛,尖锐而愤懑。
C.颈联陡转笔锋,化用典故,实写友人诗酒隐逸的生活,反映出友人清高雅洁的品格。
D.本诗名为送别,实则借送友人抒写自己对国势江河日下的愤懑,思想性、时代性强烈。
2.简要赏析尾联蕴含的情感。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丘克明副使休官归河南

舒逊

二孤高枕大江流,天入苍茫日夜浮。

帆影远连巴蜀晓,橹声清入洞庭秋。

菊松雅兴同元亮,泉石幽盟慕许由。

别后相思梅正发,月明千里倚江楼。


注释:①二孤:指大孤山、小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用了杜甫《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里的句子,境界开阔,气魄宏大。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旷远清静的画面,烘托了离别之情。
C.颈联用典准确,运用陶渊明和许由典故,赞扬了丘克明不慕名利的淡泊情怀。
D.作为一首送别诗,没有送别的忧伤,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休官生活的向往之情。
2.尾联是怎样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2021-05-13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李嘉祐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注]①明府:唐时对县令的通称。②要:应该。③鸡树:古代中书省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对仗,意境阔大,句中“万里”言距离之遥远,“五湖”言恩泽之广大。
B.“未满”句写房明府任期未满而求退,“归闲”句写他要归家过闲居生活。
C.颈联写远峰因晴显得更近、柳树因雨显得清新,借清新之景衬托凄恻别情。
D.本诗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现出作者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元人范德玑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本诗颈联为“转”,体现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注]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裁相同。
B.中间六句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作者在诗中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2.“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蜀道难》的相似之处,来证明本诗确为李白所作。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杨亿

休沭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明确点出了写作这首诗的情境和原由,以及唱和酬赠的对象。
B.在蜡烛上刻度数,烧烛以计时,诗中用“刻烛”来表现众人诗才之敏捷。
C.“侵”和“透”两字含蓄地描绘了夜已渐深、曲终人散后诗人的清冷心境。
D.“铜壶漏彻东方曙”与唐代诗人罗隐的诗句“铜壶漏报天将晓”意思相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欢”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常山:在今诸城市南二十里。②西凉簿:官名,指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盖”“皂旗”写出狩猎队伍的气派,“出长围”写出狩猎阵势之大。
B.马“跑空立”,鹰“掠地飞”,两个镜头侧面写出了狩猎场面的紧张。
C.白云、青山、红叶色彩鲜明,烘托出诗人狩猎归来愉悦轻快的心情。
D.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代背景一样,所写的狩猎场景相似。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①簪花:以花插头。倒著冠:倒戴着冠儿。此句暗用山简典故,表现不拘世俗、风流自赏的生活态度。②冷眼:轻蔑的眼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菊枝头生晓寒,作者点明此时菊花之上已见秋意,开篇便渲染出清冷之意。
B.正因秋已到,作者才劝慰自己也劝慰友人要常让酒杯之中倒满酒,饮酒御秋寒。
C.作者以“身健”“加餐”“舞裙”“歌板”,应对上片的“醉”,看似眼前快乐,一无所求,内心却有着难以掩饰的无奈。
D.下片中再次点到“黄花”,与“白发”组成“黄花晚节”之意,比喻人老而弥坚,这也是作者特意表现给世俗之人来看的。
2.黄庭坚与苏轼同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过日子,四处碰壁,几经贬谪,受尽了屈辱磨难。苏轼尚懂得用老庄思想来遣愁解忧,而黄庭坚却难解愁绪。请结合上片赏析作者“不见一个‘愁’字”的愁绪。
2021-04-1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一中高三三轮强化训练(一)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人寄茶

李德裕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注]作者一说曹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
B.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
C.绿色茶汤悦人眼目,香气四溢,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
D.作者不愿耗用余茶,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
2.“微月”“泉声”“竹”三个意象对写饮茶一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2.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