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安徽 高二 期中 2021-07-10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主要指人类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如文化内容上的差异、文化地域上的特色等。多样性是世界文化拥有魅力的前提,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个国家,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真正富有意义。然而,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程度。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常常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了“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挑战与应战”来指称这种文化互动模式。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常在“文化普遍性”与“文化个性”之间纠结。在人类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那么,如何致力于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呢?

首先,要注意把握文化个性同普遍性、民族性之间的合理张力。人类的现代化实践推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不可能完全取消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本土性,因为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理想欲求的丰富性,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文化的恒常价值常常是渗透于文化多样性之中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多样性来抵抗、纠正、平衡单一的资本与市场逻辑,不能让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物质的增长取代文化的进步、精神的富有。唯其如此,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次,在今天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培养宽容精神。宽容性原则是文化一体化时代不同文化间理解与沟通的基本准则,它意味着我们要以一种包容的、不抱偏见的心态来看待与自己相异的文化。尤其是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唯有宽容,才有文化的繁荣与人类的进步。那种把他者文化视为异端,只将本位文化定于一尊的时代必将终结,人类未来将在宽容的心态下体认各种文化的生动性内涵。

再次,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来理解“他者”文化。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我们提倡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就意味着承认“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存在价值,通过平等对话来借鉴、吸收有益于自己文化的因素,实现自身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我们坚持各国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并蓄。中国作为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意味着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差异、地域特色等带来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文化剧烈的冲突。
B.强势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其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一种文化互动。
C.保持文化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具有魅力,对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D.现代化、工业化必然带来物质增长和文化进步,可以缓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阐述了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B.文章立足文化多样性的背景,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宽容,加强理解与对话。
C.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论证了当前背景下注重文化普遍性,不利于守护文化个性。
D.文章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化多样性的形成、维护,表明了着眼未来的文化多样性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对话的深入开展,弱势文化将会越来越处于劣势,最终被强势文化吞噬。
B.发展中国家应当在保持自我文化个性的基础上汲取吸收发达国家的文化营养,丰富并发展本国文化。
C.“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开展对话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
D.不断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进一步理解“他者”文化的合理性,对丰富自身文化有益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行业是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交集产业,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的快速成长无疑是教育行业近年来最大的变化,其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录播课演化到现阶段的线上直播课。而对于在线教育直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1.0阶段以一对一模式授课为主,核心是通过互联网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将跨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学生对接,一对一在线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低,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高,但是用户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在获客成本较高的现状下其盈利较为困难,换言之,在线一对一是很好的需求解决方案但是并不一定是很好的盈利模式。

2.0阶段则是以一对多的在线班课为主,类似电商中的B2C模式,平台方不仅做连接还要做标准化的产品及服务输出,承担更多的教师培训职责,这其吊又分为以猿辅导、作业帮等为代表的在线双师大班课,和以东方优播为代表的单师小班课。班课模式中一位授课老师可以同时服务二十名至上千名学生,从而获取更高毛利率和更好的盈利能力。

与线下培训不同,在线教育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目前头部5家公司按学生人数计算的市场集中度超过60%,2019年好未来收入为171亿元、新东方收入213亿元,借助互联网的杠杆效应,在线教育将迎来快速发展。

图表一:2012-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亿元)和增速

材料二:

图表二: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使用产品频率

图表三: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集中使用产品时间分布

材料三: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宣布拟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向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提供网络点播课程。虽说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之下,大多数教师对于云课堂的理念已不陌生。但综合各大平台上的反馈,当前实现的效果不佳。

由于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大多数的在线课程平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卡顿的现象。有的学生反馈,当自己好不容易挤进了直播间,却听见老师说“这节课结束,下课”。一位教师说,这几天的线上教学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平台不够稳定,上课到一半,平台出现问题。如果这节课的人数比较少,还好沟通,但是人数比较多的就很难,“尤其是现在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排得比较满,整个节奏一下就全乱了”。

在家上网课,很多老师比直播软件崩溃还来得快。大部分的公立学校教师,从来没有试过网络直播教学。不知道如何互动,如何板书……。对于一些老师来说,长久以来的教学习惯是,一边板书一边讲解,讲到中途会向全班同学发问,与学生沟通碰撞。如今,他们需要一个人面对屏幕和话筒“尬聊”,想向学生提问时,要连麦,要确认学生网络状况,十分影响整堂课的进程。作业也成了难倒他们的问题之一。线上教学布置作业大多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布,作业的完成和批改也成了他们正在重新探索的问题。

一位老师告诉媒体,有的学生会借故网络不好,或迟到或缺席上课;有时候他提问某位学生的时候,对方会假装掉线了;而有的同学虽然登陆了网课,但实际上去做其他的事情了。这时候,有的老师往往会要求家长在一旁监督。有了家长的约束,一些学生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

在“停课不停学”要求下,为了抓住在线教育突然爆发的风口,包括新东方在线、好未来等在内的在线教育平台,均推出了大量免费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根据第一财经报道,随着全国万所学校推行钉钉在家上课,下载量原本低于微信的企业服务平台阿里钉钉,已经连续多次跃居苹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超越微信、抖音等App

(摘编自网易财经等)

材料四:

周伟联合创办的松鼠AI是国内第一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科技公司,已在全国开设了2300多家学校。

问:您觉得什么样的企业能打赢这场战“疫”,真正的活下来?

答:在传统的线下行业,总可以存在10~20个品牌,但我们会发现互联网品牌在一个行业里,一般只能存在1〜3个巨头。

如果中小型机构着急转移到线上,那么原先所具有的地缘优势、地区化教学优势都荡然无存,需要被迫与在线教育巨头于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好像一个本地手机商店要到线上跟京东竞争一样、任何行业,小品牌如果不加入大品牌,最后一定就会像招待所被如家、汉庭洗牌一样,被大机构取代。我觉得接下去要倒闭的企业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现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定要有危机意识。

(摘编自《对话松鼠AI周伟》,财视传媒2020年3月4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线教育直播课经历了从一对一模式授课到一对多班级授课模式的转变,在线教育行业对盈利的追求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
B.2014 -2017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幅持续升高,近两年增速虽呈下降趋势,但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9年已超3000亿元。
C.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线教育企业,比分散到全国各地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更容易聚集学员,新冠疫情客观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D.企业服务平台阿里钉钉的下载量连续多次超越微信、抖音等App,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有利于在线教育客户群体的提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一对一直播模式授课相比,一对多班级直播授课模式中的双师大班课和单师小班课在服务学生数量、学员需求解决、学习兴趣提升方面会更有优势。
B.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中近半成用户每周使用产品2~6次,每周使用1次及1次以下的占比较少,而超过40%的用户每天至少使用1次甚至多次。
C.2019年有超过70%的用户选择在非工作日使用在线教育产品,这些时间段通常更具完整性,更有助于用户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符合接受教育培训时间安排。
D.对于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来说,在疫情之下也不能盲目转移到线上,要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否则很容易断送自己原来已具有的地缘优势、地区化教学优势。
6.为什么材料认为当前开展的中小学线上课程还存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皴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

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

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板凳,便是小李老师。

再说那扇所谓的大门,就是福爷从山上砍来些碗口粗细的树枝,用麻绳捆上,再找些废旧的细铁丝牢牢地拧住,随意地靠在一人高的墙上,等孩子们放学走了,福爷就把这扇门立在门口,隔断了学校与外界的通道。暮色在空寂的操场上不动声色地弥漫着,只有福爷坐在树墩上的身影逐渐地模糊在夕阳里。

这所学校具体存在多少年,小李老师不知道,福爷也不知道,他说他就在这所学校念了几年书。在这儿读过书的还有福爷的儿子、孙子,当然也包括小李老师。

没事的时候,小李老师就喜欢坐在福爷的旁边,听福爷讲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陈年旧事,包括小李老师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不敢和老师报告去厕所而尿裤子的事。小李老师便哧哧地笑,他说他才不信福爷呢,二年级还尿裤子?鬼才信!来来来,还是下一盘棋堵堵您的信口开河!

乒乒乓乓的棋子碰撞声并没有堵住福爷的嘴,福爷说你小时候蔫淘蔫淘的,你娘走得早,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顾上这个顾不上那个,村里哪家的饭你没吃过?你学习好,愣是让学校减免了你的学杂费!啧啧,加一起可好几块钱呢!为这,满儿他娘还找到学校也要减免学费呢!哧!也不看看满儿那成绩!回回大鸭蛋!不嫌臊得慌!不过那时可真热闹啊!嘿,那个叫啊、闹啊,大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福爷的车上。

谁像你这个傻小子!念了大学,转个圈又回这个山沟来!看你那点儿出息……

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挲着棋子低声说。

我不晓得!福爷闷闷地回了一句,把脸扭向有些模糊的远山,流动的夕阳把福爷斑驳的身影扑倒在破旧的棋盘上。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靥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我要守着咱们的村子!也要守着这所学校!五儿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说,好看的眼睛被风吹得眯成了两条缝,但是却好像有两束阳光落在她的眼睛里。

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转过身子,让自己逃离那两束阳光的捕捉,任五儿的身影在村头站成了一棵树。

他回头看了看越来越模糊的五儿,向她挥了挥手。停在路边的小客车像一头巨鲸,一口将他吞进去,然后喷出一股黑烟,摇头摆尾地游进夕阳的光晕里。

两年后,李三儿回到了村里,他没有看到五儿,也没有看到学生,只看到颓败的教室和在学校门口发呆的福爷。

五儿呢?孩子们呢?五儿走了……福爷低着头,垂下了眼睑说,孩子们也都走了。

当李三儿看到五儿的时候,那只是一张黑白照片,镶嵌在一块冰冷的石碑上,石碑立在学校后面一个孤零零的山坳里。

那雨下得真大啊,水库的堤坝都快垮了,长这么大岁数都没看过发这么大的水!为了救落在水里的小四儿,她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福爷说,那个山坳里可以遮挡风雨,不会再让五儿一个人去面对那么大的风雨了,我替她守着……

小四儿是李三儿的弟弟。

李三儿在五儿的碑前站成了一棵树。

他想起了他离开这个村子时,五儿是不是也这样泪流满面,那时候,五儿的心是不是有被碾轧的感觉?

李三儿成了小李老师,把空无一人的教室变成了9个孩子的乐园,那是他翻山越岭才找回来的学生。

福爷安静地坐在树墩上,眯着眼打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树墩的四周冒出了一根根的枝条,嫩绿嫩绿的,随着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欢快地摇摆着。

站在讲台上,小李老师似乎能看到山坳里的五儿也在微笑着看他。

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

还有一块碑。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中“一起”的重复排比,暗示二人既是青梅竹马的伙伴,也是志向相同的恋人。
B.把小客车比作巨鲸吞掉李三儿的表述,在修辞中暗含感情色彩,既隐喻世俗社会观念的强大,也流露出对李三儿做法的否定。
C.福爷说小李傻、没出息是明贬实褒,闷闷地回话“我不晓得”是正话反说,表现福爷对小李回来的赞许和对五儿逝去的痛惜。
D.文章结尾树墩四周冒出枝条随着读书声摇摆,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象征着山区的学校教育得以延续并散发着活力的美好结局。
8.李三儿和小李老师在小说中是同一个人物却采用不同的称谓,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9.小说题目“树碑”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1-07-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亦然     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D.填然鼓     之:代词,代所敲击的“鼓”。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区,“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B.社稷:“社”,古指谷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后为国家的象征。
C.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太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D.“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最终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13.翻译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1-07-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15.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