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的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D.《孔雀东南飞》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2022-07-05更新 | 4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甜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途中早发

刘禹锡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是拂晓时分,诗人来到旅舍庭院,遥望天边启明星,匆匆准备着出发。
B.颈联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晨行时所见到的景象,也写出了时间的变化。
C.尾联想象隐士此时高枕而眠,无人问他姓甚名谁,反衬出诗人出行之早。
D.从题目“途中早发”看,诗人应在漂泊之中;从“霜”字看,应为深秋时节。
2022-04-0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镜湖野老所居

马 戴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苎成渔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注]①樵风:顺风。②葑田: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③沤苎:沤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到镜湖边寻找的“君”,就是题目中的“野老”,即村野老人。
B.颈联写渔网是沤麻织成,酒杯是枯树蔸制成的,突出了野老的贫困。
C.尾联说老年唯悠然闲适而自得其乐,至于生计的事则任儿子们去做。
D.全诗描写了野老的生活环境和简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的羡慕。
2.颔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赏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①丹凤城:指长安。②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用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恰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B.首联中开头两句“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通过正面衬托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
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
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
2.“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中“木叶”一词能否换成“树叶”?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注]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注]杜草,即杜若,香草名,草本植物,一般在六、七月里开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即兴所作,再现了清明节那一天诗人与众人小聚的情景。
B.颔联描绘了春风和煦、柳絮飞扬、厨房里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的景象。
C.颈联写诗人看到眼前园林里盛开的杜若,联想到两位贤友的品质和文章。
D.尾联诗人寄语两位贤友,希望有机会能乘车出发相聚,在落花前共饮美酒。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2021-05-0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学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孔宪蓬莱阁

赵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客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注]这首诗是诗人赵抃为友人孔御史(宪,御史的省称)蓬莱阁诗所做的和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蓬莱阁地势和建构之高,可以见出观潮视野的广阔。这一句采用倒装句法,有一种顿宕错落的艺术美。
B.次句直抒胸臆,读之有一种水阁凌空、海风悠长的痛快淋漓之感,浩然之气油然而生,“哉”字加重了语气。
C.颈联从“游观远”到“度量开”,将诗人观潮所见的阔大宏远景象过渡到心胸的开豁,包含了对故人的思念。
D.尾联中一个“忆”字,写出了作者回忆从前所见观潮之景,由“遥思”对方而“忆”及自己,感情萦绕回环。
2.近代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较“杜老之‘吴楚东南’一联,尚未知鹿死谁手”。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颔联好在哪里。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秋霜”“远道”“层阴”是诗歌为老骥鸷禽创设的环境。
B.首联中的“悲”字,既与“朔风”“秋霜”共同营造了悲凉的氛围,又为全诗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
C.颔联中借“驰”和“拂”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老骥和鸷禽的形象。
D.诗歌前三联描写,第四联议论,脉络清晰,饱含情感。
2.“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是钟嵘对“咏怀诗”艺术特色的评价:“厥旨渊放”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归趣难求”即曲折隐约地表达思想内容。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人。诗题中刘将军和杜文学是他的好友。②鸟:大鹏鸟。《庄子·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和朋友晚登西城,触目所及,树木凋零,仰望夜空,北辰闪烁,不禁悲从中来。
B.颔联中诗人写自己回到故乡,感慨悲叹:偌大天下竟然没有一个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C.颈联中“生”字生动传神,好像鹏鸟借助风力才长出了翅膀,突出了风对鹏鸟展翅飞翔的重要意义。
D.尾联和首联遥相呼应,情绪一改悲伤为豪迈健壮,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于沉郁中见昂扬。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概括。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由踏青

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天到了,人们满心欢喜去郊外游玩,即使有东风扬尘,也乐此不疲。
B.颔联写百姓生活富足,因而车辗麦苗也影响不了他们清闲自在地在路边饮酒。
C.颈联“厌城郭”句,直抒胸臆,写出城里人厌倦城市、渴望乡村生活的情形。
D.整首诗语言清新、轻快,描绘了春天人们倾城出行、歌舞宴游的赏春风俗画。
2.诗的尾联两句,是如何表现踏青欢乐热闹场景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