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思想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从幽寂写起,渲染了极为静寂的环境,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
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
C.“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对比十分强烈,早年希望为国效力但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的长生之术,自知不能,遂生归隐之心。
D.尾联以豪放洒脱之语,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洒脱豁达之情。
2.细读全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所写的三幅画面,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联。
2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闻笛

李益[唐代]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赠弹筝者

萨都剌[元代]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注:①银甲: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②弹冰:指拨弦演奏,琴弦在古时候经常被美称为“冰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前两句中“唤春归”描绘出笛声的传神灵动,“泪满衣”写出了迁客的悲伤。
B.李诗后两句是对夜晚洞庭湖畔大雁北去的描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与哀伤之情。
C.萨诗首句以虚笔出,开篇入题,次句用一个比喻句写出了筝声急促动人,如目见耳闻。
D.萨诗第三句从心里感受的角度宕出一笔,第四句用景语收合,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2.请简要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不同。
2021-04-27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下笔不俗。
B.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之地送别之景,饮酒相送之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选声配色,不言情而情自显。
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本诗开头两句总领全诗,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等,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C.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心境。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021-03-18更新 | 59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浓重的乡愁?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6 . 对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一今一昔之间表达出诗人的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2021-01-2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选取天、风、沙、渚、猿啸、鸟飞等多个意象,描写秋日登高见闻。
B.颔联“萧萧”“滚滚”描摹形象,“无边”“不尽”时空交融,境界阔远。
C.颈联触景生情,抒写诗人虽漂泊他乡、老病孤苦仍不失豪迈慷慨之情。
D.尾联承接五六两句,诗人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忧世伤时,悲愁难以排遣。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

【唐】韩偓①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②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③。

掩鼻计④成终不觉,冯谖⑤无路斅鸣鸡。


[]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即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③噬脐:自噬腹脐。比喻后悔已晚。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谖: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联写诗人所见故都荒凉、破败的景物。荒草、塞雁、宫鸦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首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颔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昭宗时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困境,自己也遭杀戮,此句写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皇祐五年(1053),梅尧臣居母丧回到家乡。他徜徉于家乡秀丽的景色中,写了不少诗,寄托对山水及人生的情趣。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二是诗人自己“爱闲”。
B.坐临孤屿,野鸭眠岸,老树着花,诗人推己及物,物我两忘,由此想到了闲意。
C.岸旁老树,春深着花,诗人说它“无丑枝”,洋溢着作者人老心红的青春气息。
D.本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边叙边议,写景抒情结合,充满着强烈的喜悦之情。
2.尾联写“情虽不厌住不得”,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洋溢着诗人愉快的心情,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
B.《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既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又流露出诗人身在官场不得归隐的苦闷。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从内容看,两首诗都是吟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2.“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陶渊明诗歌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为后人所推崇,以下山水田园诗最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
B.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雨望》)
C.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