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尔雅·释天》中将又称为青阳,这是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年2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自“青绿山水”将青色发展到极致之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文章例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广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中的“青丝”与“绿云扰扰”中的“绿云”,意思相同。
B.“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青冢”即王昭君的墓冢,因为冢上芳草常青,故有此称。
C.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D.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质。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持和延续生物的多样性,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目前最安全的种子基因——“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抢救和保存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如种子,可以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现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多有了自己农作物的基因库。有的种子基因库搞得非常好,但有的因缺乏经费、位置不合适或管理不到位等,还不能确保粮食种子的安全。特别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或战争时,当地的基因库就可能被毁于一旦。

所以,为了做到永久安全地保护全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就需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即使当地种子库被毁了,也可再用这些异地储藏的种子重新启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末日种子库”。

当前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使农业失去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类面临着更加饥饿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所以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粮食无比重要。

人类仍有大约80%的食物、住房和衣服来源于世界上现有的4万种植物,可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咸胁,特别是填饱人类肚子的粮食植物。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天灾人祸,如不可预测的世界气候改变等。据科学家研究,地球温度每升高1℃,世界粮食就要减产10%,升高3~4℃,粮食就会减产25%,全球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还有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据联合国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加到90亿,这将对人类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

运营管理“末日种子库”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企资责人MariaHaga介绍:“从1950年至今、中国灭绝了90%的大米作物,美国灭绝了90%的果蔬作物。‘末日种子库’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种子,利用已有的多样性种子来保护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人类要能在较少的土地保持收获较高产量的农作物,就一定要永久保护好现有的农作物多样性,这是保证不断提供足够粮食的关键办法之一。而要保护好农作物生物多样性,就要永久保存好那些更能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较少土壤、化肥和水还可以抗病和抗虫的优良粮食种子,它们是天地精华,是人类上万年传承的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是保持人类现在和未来不再挨饿的依靠和希望。

多样性对于粮食作物的安全十分重要。有多样作物的存在,未来可以挑选进行优势杂交;比如一个品种的小麦需要比较少的水就可存活但低产。而另外一个品种的小麦可能需要很多的水但高产,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杂交在一起,形成高产、需水量很少的新型的作物。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家基因库机构把将近上百万份种子样本送到“末日种子库”保存。这些种子源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近6亿颗。储存在这里的82.5万个品种,代表了1.3万年农业历史。

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关键作物品种储存,所以“末日种子库”就像“备胎”,是这些种子备份的备份。当洪水、战争等威胁了国家种子库,或者工业规模的农业极大减少了遗传变异以至于害虫泛滥成灾、作物死亡时、“末日种子库”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

(播编自徐峰《种子基因;延续生命的诺亚方舟》)

材料二:

虽然中国口粮亩产世界领先,但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类作物亩产远低于以转基因种子为主的美国、拉美地区,单产不足农业发达国家的60%。玉米、大豆提高亩产,还需要依靠生物育种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但是,在产业发展、科研体系、技术攻关三个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生物技术是当前中国种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核心短板。中国种业科技整体仍处于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的发展阶段,而美国的种业技术已经步入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物技术育种阶段,在全球种业竞争已经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大背景下,中国种业由于生物技术的原创性少、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落后于人,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短板,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会议明确,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种作为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已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摘编自莫云《保障粮食安全从种子入手,攻关“卡脖子”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英国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和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有着完全相同的功能定位。
B.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对当前的种子安全和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气温升高、虫害侵袭、战争破坏、人口增长等。
C.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是中国在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生物技术面临“卡脖子”的窘境。
D.认识到当前种业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2.下列关于农作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要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B.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就给科学家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通过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为优良的种子提供了可能性。
C.现在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堪忧,如中国大米、美国果蔬的作物大量灭绝,“末日种子库”将会使这些物种起死回生。
D.在耕地日益减少的形势下,保护农作物多样性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世界提供足够粮食、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方法。
3.根据材料推测,下列不是建立“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必备条件的一项是(     
A.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带,自动温控系统使空气交换机和制冷设备交替工作,保持恒温。
B.位置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气候变暖导致冰层全部融化,也不会将其淹没。
C.外包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隧道里有数道密封门,能够抵抗爆炸冲击力和热空气。
D.位置很偏僻,却容易到达,有很好的码头和机场,给各国运输种子来此提供了便利。
4.关于国家提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你是如何理解的?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不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问题

智能制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企业或意愿不强或能力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相关部门应提供稳定、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在装备更新换代、自主创新研发、制造系统搭建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国内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高。雷军代表认为,应推动建立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一流高校协同研发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智能部件,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完善鼓励政策,支持制造产线及系统的研发、升级与拓展。

智能制造发展速度快、横跨领域广,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应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拓宽职教学生就业渠道。希望通过政策扶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支撑‘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杨元庆代表说。

(二)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问题

发展数字经济,发挥数据、信息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使经济发展转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技能提升,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当然也应看到,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通等规则层面上的挑战。朱永新委员建议,要加快制定数据的交易规则,完善数据权属界定、研究数据开发以及流通标准,充分发挥数据的创新引擎作用。同时,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平台竞争政策,以支持平台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原则,营造竞争有序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持续融合渗透,产业数字化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建议,要按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路径,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融合创新壮大实体经济 》

材料二:

放眼“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因此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发展“刚需”,也是着眼长远的大计。

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此,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应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

近年来,不断跃升的科技能力持续为实体经济创造着新增量和新空间。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伴随着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一部分具有竞争力的、逐渐突破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企业在行业中凸显出来,其中就包括华云数据。华云数据作为中国云计算独角兽,扛起信创大旗,为信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深耕云计算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信创产业建设。

信创产业涵盖了从IT底层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其最大短板主要体现在生态建设中,基于此华云数据对整个云生态进行了完善。华云数据与诸多厂商完成了产品兼容互认证测试,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应用、安全、PaaS到行业应用全方位国产化适配工作,与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通用行业解决方案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助推中国企业全面上云。

在信创产业支撑方面,华云数据在安徽牵头建设运营了“安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验证中心”,在合肥打造了首个“信创云数据中心”;在江苏,华云数据牵头,联合众多信创产业生态厂商共同建设运营了“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攻关基地”等;在山东,华云数据与山东临沂临港区联合建设“信创工业云数据中心”,打造信创解决方案,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我们希望看到,以华云数据为代表的信创云企业可以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打造更完善的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发展,推动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十四五”。

------《立足发展“刚需”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B.雷军的建议充分说明我国制造业在“国内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高”的缺点。
C.如果相关部门能为企业提供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那么“企业或意愿不强或能力不足”的问题就能解决。
D.要想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光凭数字产业化一条路径是不行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解决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期待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无论是立足刚需,还是从长远看,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华云数据作为中国云计算独角兽主要在于它牵头各省打造信创解决方案,投入较大。
D.华云数据完善了整个云生态,能够与合作伙伴助推中国企业全面上云说明华云数据有一定的实力助力建设“十四五”。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项是(     
A.以数字、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3D打印技术
B.金属切割方式做“减法”的机械加工
C.傲宇控股构建物联网超级生态圈
D.“美的”全面智能化、全面数字化”战略升级,以数字驱动的全价值链卓越运营。
4.分析材料一论证结构上的特点。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但角度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4-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的全面城镇化,乡村传统的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价值伦理、精神风貌已发生了全面的变革。

这种急剧的乡村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乡土忧患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之下,创作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乡村危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国乡土社会消亡忧虑的同时,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传统乡土社会衰落的必然性。正是在大致相同的体认下,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的乡土文学创作出现了集体性的转向,转向城市化的“亚乡土文学”叙事,进城的农民成为了乡土文学叙事的主体;日常生活叙事取代历史文化叙事;城市空间取代乡土空间成为了新乡土文学叙述的主体空间;乡土文学的美学风格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两大系列的人物形象:农民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农民成为重要的叙事主体。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乡土文学中原来那种纯粹的农民形象发生了改变,农民工取代农民成为乡土文学新的叙事主体。农民是根植于土地并依靠土地来获得生存,而农民工是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获得生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方式的转变,而涉及更为复杂的城乡关系。生于农村乡土社会的农民,接受的是乡土文化的教育,进入城市后面对的是城市文化的规范,这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进而会上升为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在新世纪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已经展现出许许多多这种集中于农民工叙事主体反映乡土与城市冲突的叙事。贾平凹的小说《高兴》就以进城的农民工刘高兴和五富作为叙事主体,在文本中不仅仅要表达农民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悲惨的生存遭遇,而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离开土地的农民进城的系列遭遇来反思传统的乡土社会在遭遇城市文明时候的命运。即使是像周大新这样的作家,虽然他还将重点放在乡村,将叙事的焦点放在“农民”身上,但《湖光山色》中暖暖等农民形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她们不再留恋土地,不是通过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收取农作物来生存,而是通过土地的商业化经营获取经济报酬。这与其说书写的是农民,还不如说写的是农民工。

这种叙事主体的改变,是新世纪乡土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摘编自王龙洋《论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学的转向》)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源于生活,当现实生活层面的“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新兴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于是,在外出旅游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将与自然更加接近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寨游成为旅游新宠,体验农家乐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现实层面也在对“城镇化”发展的单一路向进行一些补充或修正。于是“乡村振兴”成为“城镇化”之外的另一条道路。“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乡土正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现代人旅游新宠和怀旧对象的时代语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不但如此,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还可能会为乡土文学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乡土文学必能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

(摘编自史建国《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全面城镇化改变了当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乡土忧患意识。
B.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后,乡土文化教育和城市文化规范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进而产生乡土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突。
C.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系列人物形象,农民是主要的叙述主体。
D.贾平凹小说《湖光山色》的农民形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塑造通过土地的商业化经营获取经济报酬的农民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他们的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
B.因为文学源于生活,所以当“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时,有些人产生了乡土文学消失成为必然的忧虑。
C.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移居农村,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乡土文学要想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亚乡土文学”范畴的一项是(     
A.莫言   《红高粱》B.沈从文   《边城》
C.刘澍权   《深圳临时工》D.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亚乡土文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2021-04-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不仅是为了规范、约束,更是为了推动我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塑造着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中国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深刻的社会变迁,并在多个方面予以回应。也正因此,中国民法典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部标志性民法典,将在世界民法典编纂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无纸化”“电子化”模式普及,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民法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比如,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签订电子合同时,什么时候可以被认定为订立了一个合同?网络上哪些行为被视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要约,哪些被视为承诺?以在线方式交付标的物,在什么时间节点被认为完成交付?这些问题在民法典中都能我到法律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法典为线上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法律规则,将有效降低线上交易的制度性成本,助力电子商务等业态的发展。

互联网也催生了平台经济的兴起,许多互联网平台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枢纽作用。面对平台这种新型市场主体,民法典给予了足够关注。在2009年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中,只有一个条文涉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而在民法典中,则发展出相对完备的平台责任条款群,包括广为人知的“通知删除规则”,也被更加详细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取代。民法典中的平台责任条款搭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围绕平台产生的各类权益侵害,都可在这一制度框架下获得救济,平台经济也必将借此驶上更加规范、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时代,人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在线化”,使得人格权、财产权等呈现出新的特征、新的变化。比如,每一位网民都可能拥有的网名,成为人的社会性人格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民法典因此将网名纳入保护范围。对于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财产现象,民法典富有创见地将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设定为一个立法层面上的概念。可以期待,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民法典相关规定为基础,有望发展出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财产法体系。

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加大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也是民法典的一个重点和亮点。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是个全球性问题,很多国家通过制定单独的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来回应这一需求,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立法安排。即便如此,我国民法典仍然从民法的角度,对作为个体私人法益性质的个人信息法益给予了充分关注。可以说,伴随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我国在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将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民法典所展现的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密切相关。民法典中与互联网相关的条款与规则,不仅是为了规范、约束,更是为了推动我国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随着民法典的施行,一个稳定、可预期的法律制度环境将日趋完善,中国的数字化、信息化脚步将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摘编自薛军《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民法典(新论)》]

材料二:

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

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以“民”命名,说明民法典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此次民法典草案亮点很多,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法典对私权充分保障,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人格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均受到民法典的保护。为避免列举权利不完整,并为未来社会发展不断创设的新的人格权益提供保护,人格权编还确认了对人格权益保护的兜底条款。针对他人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侵扰个人私生活安宁的行为,专门在隐私权部分规定了此种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并明确将个人私生活安宁规定在隐私权之中,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禁止非法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禁止非法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这些规则既有力回应了个人隐私遭受侵扰的现实问题,又为保障社会生活安定有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人格权编专门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正面确权的基础上,对合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作出了规定。此外,针对网络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网络侵权现象,民法典积极应对,构建了预防与救济一体的制度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民法典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因此,中国民法典被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部标志性民法典。
B.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会有网名,民法典将网名纳入保护范围后,每一位网民都可以任意选取自己的网名。
C.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套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财产法体系可能会在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出现。
D.民法典对私权做了充分的保障,所以我们在网上随意搜索别人的名字其实是一种网络侵权行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颁布实施以后,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者签订电子合同更加安全可靠。
B.有了民法典,个人信息的保护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个人信息将不会被泄露。
C.在宾馆客房安装摄像头拍摄房客活动是非法拍摄,这一现象将受到民法典的约束。
D.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是民法典的一个亮点,民法典的命名也体现了这一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没有侵犯公民隐私权行为的一项是(       
A.王女士把自己在宾馆住宿的照片晒在微信朋友圈。
B.李某经常站在自家阳台偷看对面房间的动静。
C.张某经常收到一些广告邮件。
D.一男子涉嫌偷盗电线,被市民戴白帽示众。
4.民法典有哪些主要特点?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说明。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1-04-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选文第①段论证思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先从常写信来提出中心论点;再以学游泳为打比方,论证了学语文是急不来的观点。
B.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学游泳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观点。
C.先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出中心论点;接着写出了马上学到语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D.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的不好心态,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学游泳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有个好心态。
2.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A.强调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只能下功夫。
B.强调学好语文是很困难的。
C.生动形象地写出用语文来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D.生动地写出一下子学不好语文。
3.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A.比喻论证、举例论证B.立论对、比论证
C.对比论证、举例论证D.驳论、举例论证
4.下列诗句内容与勤学苦练有关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021-04-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汉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发布的中国工程院某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指出,国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然影响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目前,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长期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

我国耕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超过限量标准的重金属如镉、砷等长期存在于受污染的耕地中,并随水分下渗或在雨水冲刷下随水土流失扩散到周边,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污染。还有的随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转移到农产品中,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威胁到粮食卫生品质。由此可见,耕地污染对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隐蔽性。

近年来,我国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度污染耕地上,采用种植结构调整或替代种植方式;在中度和轻度污染耕地上,施用可降低重金属活性的药剂。这些治理措施消减了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但药剂只是暂时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要维系成效,需要持续不断地施用药剂,不仅治理时间长,投入资金大,还难以确保对耕地的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才能有效消除粮食生产和健康安全上的隐患。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耕地土壤亚金属清除技术,是利用能够从土壤中大量吸收重金属并将其富集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通过收割植物的地上部分逐年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种能够吸收、富集并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忍耐力的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这种技术也称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幸运的是,经过20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净化砷镉污染农田的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储备方面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在广西河池环江县,上万亩重污染耕地土壤,采用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桑树等)间作的耕地净化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江农田土壤修复工程,在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环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以彻底净化重金属污染耕地,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植物萃取技术的工程实践方面已有良好的储备,但在推广应用层面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对于末端治理的安全利用技术,以净化耕地为目标的植物修复技术所需启动投资相对较多。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多,但从运行的第二年开始,植物修复技术的后续运行维护费用即可显著降低。很多情况下,在开展植物萃取修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方式与当地的种植业有机结合,既保障农产品的卫生品质,同时也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从长远来看,植物修复技术的总成本要远远低于安全利用技术的总成本。

土壤生态关系粮食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耕地污染涉及公众利益和粮食卫生品质,严重制约受污染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势必给民众身体健康和家庭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污染对粮食产量和卫生品质的威胁。

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污染耕地开展长期修复治理工作。二是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三是加大科普和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在解决耕地污染问题上的政策规定和实践成果,不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和民众的科技与环保意识,增强参与解决耕地污染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陈同斌 雷梅《从源头上消除土壤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威胁》)

材料二:

让中国人改变餐桌文化并不容易。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所有大事都在盛宴之后决定。即使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很丰富。于是,很多时候饭菜吃不完,都被扔掉了。

中国平均每年浪费1800万吨食物,相当于3000万人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因为美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是中国主要文化传统之一。中国有多个菜系,如鲁菜、川菜、粤菜、浙菜等。其食谱、食材、酱料和口味各有不同。中国人请客习惯点“一桌子菜”,菜是大家一起吃的,只有米饭是各人吃各人的。而且点菜的人通常都有这种想法:多点一些菜,每个菜浅尝辄止。如果客人吃不好,这对主人来说很没面子。餐桌上不能只剩下空盘子,倘若每盘莱都吃光了。就意味着客人们还没吃饱。结果,很多菜被剩下,然后丢到垃圾桶。

餐桌上铺张浪费是很多中国人好面子、摆阔气的下意识之举,要遏制起来并不容易。为了树立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耐心的教育熏陶比干巴巴的禁令更有效。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中国大力倡导珍惜粮食好风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每年因耕地土壤而受到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这表明我国耕地受污染状况非常严重,解决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B.对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施用药剂,短期内比较有效,但从长远看,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多,而且可能影响耕地的生态功能。
C.虽然环江县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有上万亩,但该县采用了农田土壤修复工程的最佳模式,在耕地净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D.中国菜系众多,美食已成为国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平均每年浪费高达1800万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消除耕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而植物萃取修复技术可从根本上清除重金属。
B.重金属污染破坏土壤生态,会严重影响粮食品质,制约耕地受污染区的经济发展,减少群众收入,有害民众健康。
C.中国的餐桌文化中有颇为落后的部分,比如多点菜,每个菜都浅尝辄止,这造成了极大浪费,有悖于节约观念。
D.树立节约粮食之风,遏制浪费食物的现象,不仅应该有严格的禁令,更应该有耐心的教育引导,要善于打持久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种植非食用性经济作物,形成安全生态农作物产业。
B.用石灰类药剂中和土壤酸性以减少作物根系对重金属汞的吸收。
C.将好土覆压在耕地的表面,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深埋于地下。
D.在耕地上大量种植香根草、蜈蚣草、鳞苔草等超富集型植物。
4.两则材料各是从什么角度来突出粮食安全问题的?请简要概括。
5.材料一在思路上是怎样逐步推出“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又是怎样论证其重要性的?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只有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因为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的,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
B.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C.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艺术。
D.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与材料二一样都分析了文学创作的意境美。
3.下面诗句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对现实中的人们有什么作用?请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1-04-05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是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创生期,奠定了此后几千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文化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最早的大家庭逐渐成形,国家由此诞生,大同社会理想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价值追求逐渐深入人心。在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我们的先人积累了初步的国家治理经验,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以典章、思想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夏商西周国家治理经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是先秦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秦汉至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期,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度的推广、官僚制度的健全,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国家治理的基本形态,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是对大一统的坚定追求。与此同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的文治主张、协和万邦的天下观等,也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在追求大一统的历史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民族英雄史不绝书。

明清以降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丰厚遗产。这个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愈益深厚,大一统趋势愈益强化,新生社会因素愈益彰显。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全新历史变局的出现和中国人民的抉择。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面对新的时代变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甘沉沦、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积聚的爱国情怀、创造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古老的中华文化从此获得历史性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以后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不断浴火重生。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具有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就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摘编自高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

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发展高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被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渠道、形式、方法不断创新的结果。每当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之时,就是文化繁荣兴盛之日,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充分拓展之际。每个文化发展高潮的来临,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为理念引导,凭借传播形式、方法和渠道创新而彰显。

以元杂剧创作为例,它们既传承了儒、释、道的历史精髓,又融入多元文化,最终形成了集念唱作打以及故事、舞蹈、美术、服装于一体的全新的文艺样式。当时大都(今北京)聚集着最优秀的编剧、表演艺术家、演出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创作、演出、戏曲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给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带来空前声誉,将这个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兼贸易之城提升为全国文化中心,实现了城市特质的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元朝之后经过明、清,北京文化中心地位能够保持,与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备传播能力的不断创新密不可分。其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如此,它们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硕果。诗词曲皆应新音乐而起,戏剧小说曲艺,则迎合了市民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新变化。新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将成为历史必然。

在网络时代,方便快捷、影响广泛的各种信息平台,给文化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担负起传播创新是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过程中应肩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而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为文化传播者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考评认证机制,建立培育、激励创新人才辈出的机制,调动学术力量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既有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手段的文化领军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尊重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品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使民众得到文化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基石更加稳固。这是衡量创新是否成功的金标准,也是最终目的。

(摘编自傅秋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本固根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
B.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国家治理经验及诸子百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集中反映。
C.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文化繁荣兴盛之时一定是文化创新被广大民众接受之日。
D.唐诗与明清小说既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更是传播方式创新的结果,它们堪称世界文化瑰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并迈向新的高峰的情况,可以查阅秦至宋元时期的史料。
B.明清以后是中华文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使古老的中华文化获得新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C.由元杂剧的繁荣可以看出,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经营者以及懂得欣赏艺术的广大市民观众的支持。
D.汉族的服饰图案由商周以前的抽象图案到明清时期的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图案,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继承与创新。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
B.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鼓励开展敖包节、那达慕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其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C.贵州省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D.18世纪下半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信清朝乾隆皇帝,提出改善贸易、增进交流的建议,乾隆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予以拒绝。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陈 凌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 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精现。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

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五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材料二:

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

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已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
B.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
C.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等作品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出现,体现了先民对牛的非凡创造力的崇拜。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
B.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
C.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和画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一致的。
D.“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 “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饮,微吸)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酌贪泉》)
B.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耕牛》)
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D.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七年铺就一条八公里的“绝壁天路”。
4.材料一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两则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牛和牛文化,但其内容的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0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