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①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那么绿,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等到冬天。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②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是用肌肤感觉到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普通市民的我了吧。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到的。

③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的。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④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⑤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⑥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无边的诗意。

⑦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内心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展开去。

⑧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她写的一段话我喜欢:“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⑨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感慨,表达了对南国的秋天与之类似的感受,但两人对故都之秋的体验不完全相同。
B.作者说“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常有的“伤春悲秋”意识的一种新的突破,这种意识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
C.作者说“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想象奇妙独特,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单调重复、远离自然、令人疲乏的生活状态的解脱的渴望。
D.“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一句强调了人自身对于环境的体验的重要性:不同的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靠自己去调适。
2.本文题目是“很亮的秋天”,其中“很亮”有哪几个层面的意义?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本文以及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探究“秋天”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所包含的意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

【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你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我很好。”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后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显出一副重病在身的九岁男孩的凄惨模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病,”他说。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一种是退烧的,另一种是通便的,还有一种是去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细菌只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他似乎对流感很内行,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的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朗读的内容。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因此看上去仿佛所有那些光秃秃的树木,那些灌木丛,那些砍下来的树枝,以及所有的草坪和空地都用冰漆过似的。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摔倒了两次,摔得挺重,一次摔掉了猎枪,使猎枪在冰上滑出去老远。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当它们快要从堤岸顶上消失时,我击落了两只。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你得在这些被冰裹着的柴垛上跳上好几下,才能把它们撵出来。当人在这些既滑又有弹性的树枝上摇摇晃晃尚未立稳之际,它们却飞了出来,使你很难射中。我击落了两只,逃掉了五只。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哦,可怜的宝贝,这就像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一位九岁的男孩因为不懂摄氏与华氏温度的区别,在误以为自己即将发烧死去的复杂心情中度过了一整天的故事。
B.小男孩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父亲,希望能引起父亲的重视,但粗心的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
C.小说使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之口叙述故事,拉近了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
D.小说省略了父亲外出打猎期间小男孩的身体状况及心理活动的内容,留下了叙事空白,但读者依然能感受到这些“空白”中小男孩内心的绝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写到小男孩眼睛“盯着床脚”,这样的“盯床脚”的细节表现出小男孩紧张害怕但又竭力克制自己的心理。
B.小说沿着“小男孩生病,医生来诊,父亲讲故事,外出狩猎,狩猎归来,误会消除”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脉络清晰。
C.小男孩面对死亡时的消极等待、无能为力,使得整篇小说呈现出忧郁感伤的基调,让读者倍感压抑。
D.小说语言简洁、叙事客观、竭力淡化主观色彩,是作者“冰山理论”的具体体现。
3.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4.海明威曾说过“勇气是在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请结合小说中“小男孩”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7-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庄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文本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文本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文本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文本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文本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3.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三个文本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是“诗意小说”的典范。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军人之家

巴利斯

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妻子维拉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说,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

医生带维拉走进病房,指着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维拉醒过来后,少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巴都林受伤的全部情况: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目,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信人们才确认出他的身份。

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着丈夫,盼着丈夫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他激动地问妻子:你以为他就是我?

当然!

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是的。

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着: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互相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窝里的泪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抛弃。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1.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有何作用?
2.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妻子维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点。(只选一个)
2023-07-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做好上西伯利亚的准备,聂赫留朵夫回到自己的田庄处理事情。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处理土地的故事。
2023-07-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完成各题。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宝玉急的剁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

众人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乱了半日,众人渐渐散去,袭人方进前来经心服侍,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敞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宝玉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那时天色将晚,众人也都退出。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头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贾政对众门客心怀不满,是因为这些门客平日宠溺宝玉,才导致宝玉做出出格之事。
B.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等人,巧妙地照应了前文,既写出了宝玉伤情之重,也暗示了宝玉挨打的原因。
C.宝玉挨打后,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等描写袭人、宝钗、黛玉的反应,既鲜活地凸显了人物个性,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D.作者构思巧妙,通过描写宝钗和黛玉探视宝玉的情节,写出了对宝玉的疼惜,把看似平淡无奇的场面表现得跌宕起伏。
2.结合《红楼梦》第三回中《西江月》二词,选出最符合宝玉挨打的原因一项(       

①无故寻愁觅恨,②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③腹内原来草莽。④潦倒不通世务,⑤愚顽怕读文章。⑥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⑦可怜辜负好韶光,⑧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①③⑤⑥B.①④⑤⑧C.①③⑤⑧D.①④⑤⑥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宝玉怎样的心理与性格?
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4.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在探望宝玉的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麒麟踏雾来

付淇琳

麟儿有个奶奶,一个会对着36楼的天空悠悠地唱山歌的奶奶。

“我还是个姑娘的时候,被寄在青莪书院念书。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花花绿绿的人,敲锣打鼓地搬进了隔壁的大祠堂。我觉得好奇怪,忍不住跑出院门,胡乱扯住一个男生的袖子问。原来他们是耍麒麟舞的,下江逃难来的。刚问完就被先生拽回去了,叫我别乱跑。”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一座常年有云雾飘浮的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

区芸川小时候住在乡下。

区芸川,就是麟儿的奶奶。抗日那会儿,麟儿的太公,也就是区芸川的爹爹,卷了包袱别了妻女就上前线去了。奶奶的娘干脆卷了包袱,顺着进城的驴车回了娘家。所以奶奶芸川是在进城念书的第二年遇见爷爷的。

小姑娘嘛,在这种年纪碰上这样的人,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小芸川费尽周章从看门爷爷那儿打听到这男生叫陈轸,又费尽周章地爬上书院的白墙去看他,她早就看准了时机,书院先生中午是要休息的!刚开始她还不太能在中午看见陈轸,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白墙上,看远处的山。城是陷在山里的,云雾也多,从远处看,林中的每一片叶都托着一滴雾,轻轻的,嗡嗡的,看得人心里痒痒的。

在青莪书院,芸川慢慢长成了高年级。白墙框住的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很多同学都休学回家了。人少了以后,先生就不大管这些高年级的女生了,所以出门上街成了她们的常态。芸川也常跟着她们去街上派发抗日传单,甚至还顺船而下到广州游行去了。

能自由出门以后,芸川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地爬上白墙,跟墙脚的少年谈天说地了。光明正大地,两人坐在广场的榕树下。

“你知么,麒麟这种灵兽能压邪避害,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舞麒麟,就是要呼王者。”

“那你觉得谁是王者?”

“谁能赶跑日本鬼子,振兴中华,谁就是王者!”少年还特地扬了扬拳头。

“我跟你讲,我好叻的喔,我以后可是要接师父的班的!”少年扬着脸说。

“那你可要加油了,你的师兄师弟都不衰的嘞!”芸川故意酸他。

“那我毕竟还是接了老祖宗的班呀!你呢,你就知念书!”

“哪有!我念书也是接老祖宗的班呀!而且我还会唱古歌呢!这可是我们山城老祖宗的东西,你翻个岭,到北边去,想听都听不着呢!”

“那你唱一个!”

麟之趾,振振公子呀,仁爱讲义气;麟之定,振振公姓呀,宽厚守礼节;麟之角,振振公族呀,男子男子唔使怕,学个麒麟换太平呀啊呀哟……”

“怪文绉绉的。”陈轸摸了摸脑袋。

芸川想到上次被娘塞满行囊的爹,又想到了纷飞的战火,她看了看眼前少年,不知该笑还是该怎么样。

快入冬了,前线胜了又败,败了又胜。虽说岭南常夏无冬,但冬天要真的来了,没件冬衣御寒还是受不住的。物资断了许久,眼看战火也要烧到云背后的这座城来了。

日军终究在灰障中委头委脑地摸了过来,借暗把小政府给端了。等天一放明,日本军旗就在市政门口飘着了。旗杆,直直地,像尖刀一样,插在了山城人的心上。

元宵节在夜雾的拐角处候着。日本军官贴了告示,说要走“亲民”路线。家家户户却被日本兵用刺刀逼着出门了。一个戴着瓜皮帽的汉奸站在丁字巷口的台子上,弓着腰说:“日本军官知今日是元宵节,特地请大家来看戏嘞。这不,费了老大劲把有名的麒麟班子都请来了,大家平时看不着的,听不上的,今天都尽情看一看、听一听!”坐在太师椅上的军官点了点头,仰着脑袋睨着眼,把腿架了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

焰火在旁助兴,麒麟踩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尸体,舞动着,双眼圆瞪,嘴大张着,露出里面的尖牙。舞麒麟的人迎火而上,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倾,所有动作在火光中都显得影影绰绰,火气冲天,看得人眼里也晃晃地燃起小火苗来。火麒麟被爆竹烧得支离、烧得破碎,现在就等着“劏火麒麟”了。火麒麟一就表示又回到了太平盛世,人们可以安安稳稳地过节过年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火麒麟往前如游龙般行进,突然那头在最后一刻向前扑去,尾巴里藏的人往一旁冲,那看台上的日本军官就被压在了庞然大物下。火苗烧着两个人,两具身体都笼罩在麒麟的阴影下,遮掩着,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一阵枪响,那麒麟里的两具身体,腿一蹬,都不动了。揭开一看,那军官胸口插着小刀,趴在他身上的背后有两个洞,深邃地暗红着,汩汩地涌着血。再一看,从尾巴里奔出的人和几个日本兵横在地上,背上映着梅花。

“后来呢?后来呢?”麟儿摇着手中的笔。

“后来,陈轸没了师父师兄,自然成了接班人。带着他的那个麒麟团啊,去过香港、澳门,去过美国……”

“那你们都跑那么远去了,怎么不干脆留在那儿呢?”

“麟儿,文化没了根,就像鱼失了水,活不了的。人也一样,只有抓牢了‘根’才能活。你看看你爷爷,那些年那么苦的日子都能把老祖宗的东西守住了。你看我,一把岁数不能跑不能跳的,要是不唱唱歌,在这36楼,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祖孙俩都笑了。

(有删改)

【注】①《诗经·周南·麟之趾》: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麒麟:中国传统瑞兽。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芸川遇到陈轸后“心里的蒲公英早已散得漫天漫地”,贴切的比喻使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芸川看到的书院天空“时而云雾弥漫,时而甲光乍现”,少女、书院、自然、战争构成的画面意蕴深厚。
C.麟儿喜欢听奶奶说古,奶奶也对麟儿谆谆教诲,一老一小,一说一听,在和睦的人伦关系中完成了小说的叙述。
D.芸川与陈轸在榕树下谈天说地的情节体现出两人有共同的追求,情感逐步加深。温暖的恋情化解了战争的沉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全文以少女口吻、有限视角展开叙述,从个人经历由点到面晕染开去,引向抗日救亡的宏大社会背景。
B.小说对芸川年少时的情感经历、“麒麟舞”等片段的叙述,注重意境营造,融入情感表达,有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C.小说首尾呼应,结尾处“要是不唱唱歌……一下就被风吹走咯”的表述相比开头稍有变化,表达了留根之意。
D.“岭南山城就顺着奶奶手指上缠绕的棉线被带出来了”,漫不经心的动作,轻盈灵动的语言让故事先染上诗意。
3.芸川所唱古歌改编自《诗经》,原诗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改编的古歌从语言风格到内涵都有了新的意味,请简要分析有哪些新的意味。
4.元宵节麒麟舞写得颇为精彩,文中画横线部分用了“腾跃、低伏、摇晃、前冲、后倾”与“扭曲、歪斜、殴打、挥舞、挣扎”两组词分别渲染了不同的氛围,又合起来共同丰满了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6-30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021·湖南郴州·模拟预测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米 兰 花 香

于艳丽

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傅说一声,让他开快些?”

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车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

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就到家了。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

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

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车上想好了,下火车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钱也得打。离家不过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辈子。

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

“于家庄。”

“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遍。

“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

“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看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于家庄得多少钱?”

“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我都给你!”

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沿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

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

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辫的素素从屋里奔出来。

素素激动地喊:“吴爷爷,您回来啦!”

“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部队,家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屋子。

“他娘,我回来了。”

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吴进门的瞬间拼尽全力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睛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乎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老吴看懂了她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

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睛,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枕边的白发上。

“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栽到了他的墓旁。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还有,你让我说的话,我也都对他说了。”

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   

“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给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从小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

老吴将装得满满的袋子递给她,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将布袋搂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

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

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

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

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节选自于艳丽小说《米兰花香》)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
B.“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熄的烛火”这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
C.小说详细地交代了米兰缝袋子这一情节,非常感人,我们能从米兰的针针线线中体会到米兰对作为革命烈士的以前的爱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的怀念。
D.吴天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交代了吴天参军的事,既交代了志愿者爱心行动的原因,也暗示了烈士奉献精神传承的主题,第二次出场,文章借以补足情节。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虽短,但容量丰富、主题厚重。有些人物形象寥寥几笔,但给人印象深刻。比如志愿者素素,她的时尚靓丽和老吴的质朴木讷两相对比,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
B.老吴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说一直到最后才交代,这样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也在暗示袋子里有不同寻常的东西,值得珍视,从而突出了主题。
C.“‘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不易觉察的颤音”体现了老吴的感伤和对米兰的悲悯。
D.小说最后一段点出了钟国英的身份,与前文的相关内容照应,让人了解了事件的缘由,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3-06-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远恒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画龟

袁良才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名满天下,万金难求。

石埭小城龟壳斋主人吴忌则擅长画龟,痴心画龟,他的龟图也极见功夫,近年声誉日隆,求画者甚众,价码一路看涨呢。

吴忌画龟,先养龟。他在龟壳斋后院专门请人挖了一个一丈见方卵石垒岸的龟趣池,高价购来各个品种的乌龟放养池中,池内置石多块,且散种莲花,好不精致玲珑!日中群龟爬上池石横七竖八晒暖,穷形尽相,正是吴忌观龟揣摩之时,偶尔竟有一两只龟,不知怎么爬到了荷盖上睡懒觉呢!吴忌触景生情,口占一诗:千年龟,轻如灰,水托荷叶叶托龟。只缘心中无一物,岂为躯壳反成累。每每眯细着眼若痴若醉,不知日影之西斜,直到乌龟扑通扑通跌入水中,他才顿醒如出梦中。

当然,吴忌养龟,从不卖龟吃龟,而是为了敬龟画龟。众人不解,或问之笑之,大千世界,万物纷繁,什么不好画,偏要画龟?岂不知乌龟王八在世俗文化中贬义多多!吴忌仰脖大笑,笑毕,作肃色曰,大谬不然也!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乃吉祥神圣之物,象征长寿庄重。曹孟德作《龟虽寿》,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千古名句。古人用龟甲占卜吉凶,亦用作货币。古人取名亦多用此字,取其美好寓意,如深得唐玄宗赏识的宫廷乐师李龟年,晚唐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等。就连古时候的纪念碑、功德碑、御碑都是用龟形石做底座呢,谓之龟趺。旁征博引,让质疑者不仅茅塞顿开,拨云见日,而且大长学问。

吴忌画龟前,皆净手焚香,以示敬诚。他画龟,无不取奇数,或单只,或三只、五只、七只、九只。吴忌自有自己的说道,按照阴阳五行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为变,可求新日进,永无止境,永葆生机。偶数为满,为定,满则溢,定则僵,僵而朽,朽则死矣!不管是单龟图还是群龟图,莫不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仿佛一只只都是水淋淋刚从龟池中捉出来的。

最让吴忌引以为豪的是,香港回归祖国时,他画了一张巨幅《九九归统图》,画面上姿态各异的龟刚好九十九只,寓意香港历经九十九年沧桑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此画笔酣墨饱,大气磅礴,一举夺得全国美展金奖。自此,媒体界、评论界渐渐有人把吴忌画龟与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相提并论了。吴忌则不知是得意还是谦虚地一笑置之:吴某不才,附骥尾而已!

吴忌没有正经单位,实际上就是个开画店的,以卖画为生。但他卖画却有些怪讲究,一不卖当官的,二不卖为富不仁的奸商。此外,任是至交真亲,白白相送?更是免谈!

有人透露出个中奥秘,吴忌只要在每届全国美展中拿个金奖、银奖,就够他快活几年的!也有人背后说他的坏话、风凉话,狂妄!作秀!无非是想居为奇货,自抬身价罢了!

独生子在局机关奋斗了二十多年,连个小副科都不是。儿媳在一个偏远山乡小学任教,十八年调不回县城里,天天吵着要和老公离婚,说他俩的前途命运在公爹眼里,竟抵不上他纸上的一只乌龟金贵!闹到后来,小两口扬言要和吴忌断绝父子关系。

名画家有啥子用?你摆谱,人家更摆谱!毕竟咱在人家一亩三分地上呀!妻子天天数落、埋怨他,骂他迂夫子,画画画呆了,一点能耐没有,真是个缩头乌龟呢!

但奇怪的是,吴忌学起黛玉焚稿,竟将所有画作付之一炬,宣布从此封笔,开起了书画装裱店。好在这个他懂,虽然挣的是辛苦钱,但养家没有问题。都说吴忌是个怪人,怪得邪乎。

吴忌只顾忙着他的装裱活计,不言不语,似乎什么都没听见。

文本二

荒诞艺术,主要是艺术家通过扭曲、变形、夸张等手法创造出来的,决定了其独特的审美品格,可以给人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它把丑的对立和不和谐进一步推向了极度。它对世界丑陋的一面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经过种种努力而依旧成为绝望后的伤感与颓废,通过各种非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人们现在可以普遍感受到的艺术审美中的荒诞。荒诞的美学特性表现为反传统、反理性、反形式,是指将正常当作反常,而又将反常视为正常。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叙述吴忌擅长画龟且声誉日隆,求画者甚众。这并非闲笔,而是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充足铺垫。
B.吴忌画龟,先养龟。他对龟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痴迷,让他得到了人生的乐趣,也领悟到生活哲理。
C.因为“龟”与“归”谐音,寓意美好,所以香港回归时,吴忌画的巨幅《九九归统图》夺得全国美展金奖。
D.小说喜怒哀乐的故事情节皆因龟而起,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龟把故事娓娓道来,使小说的结构严谨。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开头,目的是和吴忌的龟作对比,从而表明吴忌画龟的成就。
B.吴忌为自己的画室取名龟壳斋,而不叫龟斋,可见龟壳引发了他的思索,让他思考现实。
C.文中引用了大量中华文化的事例来表明龟的文化意义,虽让质疑者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但也有调侃、讽刺之意。
D.文本一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卡夫卡《变形记》都属于荒诞小说,都有对现实的批判,所用手法相同。
3.小说中吴忌口占一诗,对诗句你如何理解?
4.结合你对文本二的理解,请简析文本一中所表现出来的荒诞色彩。
2023-06-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里红

林斤澜

北方的秋风,扯着尖嗓,漫山遍野的一卷一过,岩石就铁青了,草皮就焦黄了。这时,忽见深沟里的山里红,树上满挂着果子,有的红艳艳,有的紫巍巍,山沟仿佛立刻活跃了。

山里红甜酸、酸甜,老羊倌陈双喜吃得住不了嘴。他吆喝着羊群,来到一个弯急岩陡的她方,岩上伏着一间小屋。陈双喜把头羊带到小屋跟前,这样,羊群自会在山坡上乖乖等着。这是陈双喜放羊的拿手本领。

小屋往着羊倌李有本。屋里不过一张窄炕,炕边倒挤着一只母羊两只小羊。陈双喜钻进小屋,脸上皱折全都活动起来:双羔,又下双羔了。山里的羊倌们都知道,李有本手下的母羊,经常不空怀,还常下双的。这是李有本的看家本事。

陈双喜想起正事,赶紧说道:水泉沟的模范羊倌跟咱挑战哩。

李有本问了一句:他指着你的名儿了?"

没指名儿,他点了咱们黄岩沟,也有你在里头呢!陈双喜伸手往怀里摸出一张纸递过去,说:我找人写了应战书,你瞧瞧。

李有本看完,冷冷地回了两个宇:没劲。

陈双喜倒吃一惊,张着嘴问道:怎么?

他提一人放一百二十只羊,你应一百五。母羊满怀,羔子全活,这才带劲。

行,听你的。这就算咱们两个应的了。

我不应,去年闹疖子,死了几十只,还没缓过气来。

把我往高里捧,可你自个又不应。陈双喜心中挺不高兴,就走出小屋,吆喝上头羊上了路。

刚转过弯,小屋就不见了。面前高高低低,全是铁青的岩石,焦黄的山坡。陈双喜在坡上蹲下,这时,耳边听见有人叫了声:大爷。

回头一看,见是一个穿着干净制服的后生家。这后生名叫王金明,新来黄岩沟放羊不久。可是他在外边上过学,因此,羊倌们就都管他叫新羊倌。

陈双喜心中一动,往怀里摸出那张纸头,说:水泉沟的羊倌挑战了,咱黄岩沟好歹也有几个羊倌呢。你瞧瞧。

王金明打开纸头一看,笑得眼睛眯成条缝,说道:大爷,咱先放好一百,放好了再争取更多,不更带劲吗?

嗐,李有本还嫌一百二都没劲呢!

这两天咱把羊倌们都请了来,开个会说说。

陈双喜想道:好。

晌午老羊倌刚摸出干粮,一只小黑羊来他身背后磨蹭。陈双喜摸摸它的脖子,猛吃一惊,啊,小黑羊长疖子了!陈双喜一阵心疼,破口吆喝,把羊群赶出山谷,钻进白杨林子,抄近路赶紧回去。

忽见林子里走来一个大汉,夺下老羊倌的鞭子一甩,羊群就掉头往回走。那大汉喝道:你不知道这里封山了?

老羊倌把怀里的小黑羊一亮,大汉一愣,瞪着眼说:把羊交给我,抱到王金明那里,打两针试试。

陈双喜问道:咱们哪儿见?

哈,咱们在公社里一块开过会,我叫张春发。

陈双喜心里叫道:哈,是你呀。立刻眉开眼笑,双手杷黑羊捧了过去。张春发搂了黑羊,大步通通地走下坡去了。

晚上,陈双喜叫上李有本,到王金明那里去会张春发。王金明请大家上炕,张春发大声说道:今天我来跟大家研究研究劳动竞赛的事。我们水泉沟的羊倌让我上黄岩沟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陈双喜眉开眼笑,说:应,好事儿,干嘛不应。

李有本冷冷地回了两个字:不应。

张春发圆睁两眼说道:像你这么个有本事的羊倌,不应总得有个道理。

李有本做了个苦笑:这两年,我叫死羊死寒了心。

王金明静静笑着,什么也不说。张春发疑惑起来,小声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王金明说起话来轻轻的:去年闹疖子,哩哩啦啦的直发作到现在,怎么过这一关?单干怕谁也不行吧。咱们几个羊倌,干嘛不往一块堆凑凑,好比今天小黑羊闹病,得怎么护理?咱们成立个治疖子小组,在咱们的挑战应战里,再添一条交流经验,好不好?原来这后生好使唤脑子,他笑着的时候,就是在琢磨呀!

李有本心里砰砰地跳了几跳,这位一向冷冷的羊馆,这时眉眼中间也透着光彩。他一边轻轻说道好,好,好,一边对张春发说:你们水泉沟可得小心着,我们黄岩沟有能人。可能这次不但治服羊身上的疖子,也治了人的思想疖子。只要各人把现成的看家本领端出来,兴许把你们水泉沟比下去了。"

张春发喝彩一般叫了两个字:不怕。

陈双喜往回走时,山沟正黑。老羊倌管自走路,独自眉开眼笑,竟撞在一棵山里红上了。树上的红果,劈头打脑掉了下来。他摸起一个个山里红,往嘴里扔。这种红艳艳的果子,不等吃,只要一摸着,就让人觉着甜酸,酸甜,觉着漫坡野岭,都是有滋有味的了。

一九六一年春节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了各有技术特长又互相学习的羊倌群像,但人物形象固化缺少发展。
B.陈双喜和李有本两人在暗自较劲中产生矛盾,李有本总用冷言冷语表达不满。
C.“疖子”推动情节发展,李有本因为闹疖子不应战,又因为治疖子参与合作。
D.作品饱含对时代的反思,将一系列速写式人物融入有限篇幅,讽刺辛辣有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营造了苍凉坚劲的背景氛围,又带有一些牧歌式的悠闲与自在,有别于同时代作品常见的热烈昂扬,体现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B.小说运用许多生动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作者并未插入文字交代说话人的个性和情态,却能让读者觉察话语出自何人之口,以及讲话时心情如何。
C.作者善于截取生活的断面,以黄岩沟羊倌应对水泉沟羊倌挑战这一核心事件,激发读者对人物生平经历的畅想,结构安排看似随意却又独具匠心。
D.李有本没有点明的黄岩沟“能人”,除了指自己和陈双喜这些经验丰富的老羊倌,更指王金明这个愿意扎根乡村,能够引领时代精神的社会新人。
3.小说中的陈双喜这一人物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以“山里红”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3-06-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8月综合能力测试(一)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