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解重要句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真的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文中“母亲已经不在了”出现了三处,请结合文本谈谈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将文中加点的“雾罩的”“骄阳高悬的”“处处虫鸣的”“鸟儿归巢的”四个词分别改为“美丽的”“炎热的”“吵闹的”“寂静的”,原文和改文表达效果哪个好,为什么?
2024-03-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122日,央视发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词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使长久尘封在字典中的生僻字,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同学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近日,你和同学一起前往汉字博物馆参观打卡。

字法自然展区】

字法自然

先民造字之初,通过观察和摹略身边的事物现象,捕捉物象的具体特点来呈现字义,并实现构形与字义的紧密结合。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方略。



1.观看了“字法自然”的介绍,你明白了下列属于先民造字之初构形方略的一项是(     
A.仰不愧天,俯不愧人B.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C.近取诸身,远取诸物D.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字里乾坤展区】

先民造字之初,汉字构形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比如,古汉字日、月、云的构形,是人抬头看到的样子;古汉字龟、瓜的构形,是人俯视看到的样子;而古汉字人、鸟、禾的构形,则是人平视看到的样子。那么,这个字,古人在造字时,为什么没有选择正面站立的形象,而偏偏选择了侧身弓背的形象呢?①因为正面站立的形象,显得特自信,有一种低调的感觉。②之所以选择了侧面弓背的形象,是因为我们古人心存敬畏与谦卑。③可见,我们常常可以从汉字构形中,体察民族文化心理。

2.以上为博物馆志愿者的解说词,在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请指出其序号并简要说明。

【互动体验区】

在博物馆的互动屏幕上,你与同学参与了汉字小游戏。

三叠字”识趣
初识真容形”见“义”大展身手
三叠字是由三个相同的部件(多为独体字)组合而成的汉字,组合形式是一上二下特点1:三叠字的含义几乎都与数量有关,一般表数量多,也有表确数的。表数量多,例如,表树多;“ ”,表
表确数,例如,表三眼泉。
特点2:三叠字的含义还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性状程度。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具有强、大、深、好等性状,例如,表迅捷;“淼”,表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弱、小、差、恶劣等性状。例如,表弱小;,表附耳小语。
3.请将“‘三叠字’识趣”表格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观众留言区]

参观打卡后,你对字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对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在留言区留言。

4.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理解。
2024-02-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从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为未乱”这句话可以解读出的含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祸患常积于忽微
B.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022-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西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败笔

田玉莲

①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

②一天,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容人和驴子走过。因为桥过于狭窄的缘故,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

③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定金,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再来取画。

④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极了,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姥爷得意地哼着小曲。

⑤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来了,在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

⑥姥爷一头雾水:“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

⑦商贩见姥爷十分委屈,解释道:“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人牵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

⑧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跺脚。

⑨昨晚,姥爷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嗨,他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他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

1.说说题目“败笔”的含义。
2.第④段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的“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
4.情节的开端与结局有怎样的联系?结局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1-08-0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选拔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祝福》中的“我”是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与封闭保守的鲁镇格格不入,“我”同情祥林嫂的遭遇,耐心为她解答灵魂有无的问题。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本安于服刑,表现出性格中“忍”的一面;当他山神庙得知高俅等人的阴谋时,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
C.《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科瓦连科和华连卡对生活充满热情,敢于追求新生事物,不惧闲言碎语,与“套中人”别里科夫形成鲜明对比。
D.《促织》语言简洁传神,如“蟹白栗黄,备极护爱”写成名对促织的珍惜,“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表现成名夫妻面对虫毙儿死的悲哀。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白先勇先生用那支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一树又一树的樱花,让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白先生笑着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这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行子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

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做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选自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有删改)

文本二:

无论是树上还是树下的花朵,在去年都不如一盆野草带给我惊艳之感。

在被废弃的海棠花盆里,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就在无人的角落中,挣扎着活。渐渐地成了气候,盆中的野草不是一棵,而是七八棵了,它们相互搀扶着,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疏朗有致,绿意荡漾。

我热爱散文,常常会在情不自禁时,投入它的怀抱。它就像一池碧水,洗濯着尘世的我。这些不经意间写就的散文,就像我居室的那盆野草,在小天地中,率性地生长,生机缭绕,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和遐想。

当一个人的呼吸,与野草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爱与美,就会在不老的四季中,缠绕在你的枝头,与你同在。我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用文字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

我愿将这样的野草,捧给亲爱的读者。

(选编自《云烟过客·总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以“看花的姿态”为题,匠心独运,透过不同的看花姿态,我们能体味到不同的人生境界。
B.第二段叙写对白先勇先生的初步印象,“闲闲的,淡淡的”,从他对春天冷淡、隔膜的态度可以窥见他内心的伤痛。
C.在酷热难当的哈尔滨,“我”以读书的方式让自己清凉,这样写既交待我对书的喜爱,又借“书”引出郑愁予先生。
D.作者引用郑愁予先生的诗句为全文做结,含蓄深沉,诗意与哲理同在,又与题目照应,结构严谨。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白先勇怀念友人的《树犹如此》,友人逝去,树亦枯死,这与辛弃疾在《登建康赏心亭》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B.文本一用“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形象地说明了白先勇内心的伤痛,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也是借助这一神话,表现出音乐的摄人心魄。
C.文中郑愁予先生在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成诗,这种热情如火的形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陶渊明的形象。
D.台湾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诗歌以花入诗,“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让人想到《雨巷》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意象同样绮丽,十分传神。
3.2003年,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将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中国女作家迟子建。该奖项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这句评语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文本二,谈谈文本一中“野草”的气韵体现在何处。
2021-05-28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福建省龙岩市一中高三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梁衡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只要一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已50岁,皮肤黛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才十八岁。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一个念头,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睡在工棚厨房的大锅台上。白天你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鞋子、裤脚冻成一个冰壳;春天,风沙开始在你秀气的脸上冲磨皱纹;夏天,烈日开始将你嫩白的皮肤晒红、晒黑。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当地没有合适的绿化树种,你横跨半个中国,到东北深山里去寻找。白天打树籽,晚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树籽还湿,你带在火车上继续搓,两只手搓红了,搓肿了。有这样的出差者吗?啊,难怪你有这双青筋暴突的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需要人去培育。现在这个戈壁新城已拥有200多种树种、154万株树,城外还有30公里长的林带,生命之缘已战胜了荒漠的死寂。但是,你的青春年华已无可奈何地悄悄退去。不过,她不是消失在灯红酒绿中,不是消失在大城市的菜市场上,不是消失在小家庭的热炕头上。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

你明眸中闪着火花,浑身披满风尘,好似一座坚毅的塑像。不知为什么自从我离开西北之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见到绿色,就想起了你。我在想,绿色,难怪人们用她来表示生命。

大凡有生命之物,总会有什么东西要对她进行一点折磨。要成长,就有压制;要生存,就有毁灭。只有战胜了这些,才会有生命。正当你用红肿的手从兴安岭采回的树籽,靠瘦小的腰身从天山上扛来的树苗,在这戈壁滩上发芽、生根,漾出一片绿云时,文革开始了。极左者认为栽树是为了打扮城市,爱打扮就是资产阶级。这些树也在之列。好可怜的树苗啊,几天内便一起惨死在斧锯之下。她们任人砍剁,根露枝弃。你躲在家里不忍看这个场面。

一天晚上,一个好心的林工给你送来一车树技:队长,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树都给人家砍光了。我给你送把烧火柴吧。你冲出门外一头扑在车上,哭成个泪人。昨天,我采访时听人讲你的这段故事,我忍不住流下眼泪。这以后,有人说你疯了,像祥林嫂那样到处奔走,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还我的小树。满城人都同情你啊,你那一下子就瘦了一圈的脸庞,那颤抖的声音,那青筋暴突的手背,那已流不出泪的眼睛。

但你终于挺过来了。生命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苗圃终于要回来了,一切从头开始。那天我到苗圃参观时,放眼又是一片绿茵。新绿啊,满园关不住的新绿。但有一棵樟子松很特殊,很高,孤立着,树皮糙裂,枝挺如盖,已有几分苍色。它是那次革命中唯一的幸免者。我在树下站了很久,你也站了很久。我不再问什么,你也不再说什么。这树下的沉默,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见到绿树,我都会想起这棵松,和站在松下的你。我想,一棵树的生命难道只是叶,是枝?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血,是肉?树和人一样,也有希望,有信念,有意志。

女性,总是和母爱联系在一起。但你心里只有树,你的时间全让树占去了。你长年出差,总是将孩子托与别人照顾。那天,林业队的一位大婶告诉我:你的孩子直到十几岁了,还在叫她妈妈,而把你当作阿姨。你18岁就离开家,是偷着报名参军,跳上汽车就走的。当母亲追来送行时,你只依稀看到一个老母拭泪的影子。几十年了,你没有回家。戈壁上的土绿了,石河子街上的树高了,母亲的头发白了。终于老母等不及了,千里迢迢前来寻你。她本想痛骂你一顿的啊!但是,她看着这满城的绿色,原谅了你。绿色如水润万物,绿色含情暖人心。

绿不像红那样热,不像蓝那样冷,她柔和美好,给人安静,叫人思索。你让我知道,这柔情之色,是有铁石心肠、牺牲精神的人生产出来的。这绿是用人火红青春转化而来的。从那以后,我每见到绿色,不由就想起了你,想你是怎样用泪水、汗水,深情地去调制这深深的绿。用绿色洇染千里黄沙戈壁。

在我的采访生涯中,不知遇到过多少个人物,但只有你这样常常让我忆起。天涯何处无绿色,每一片绿叶里都有你。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在招待所里采访时见到的“你”,与作者脑际装着的“你”的形象形成反差,表现“你”几十年在石河子生活、工作的艰辛。
B.文中一些描写,如“窗外绿柳红花”“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在不经意处表现石河子的优美景观,体现出“你”的奋斗成果。
C.文中以“像祥林嫂那样到处奔走”写“你”在树苗被人砍剁这件事上所受的打击,批判在特殊年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摧残。
D.文章引用大婶“你的孩子直到十几岁了,还在叫她妈妈,而把你当作阿姨”的话,侧面表现出“你”为事业甘付一切的牺牲精神。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你”比喻为夜空里时时在闪光的一颗星,常常“叫我心里翻腾不已”,侧面表现“你”绿化戈壁的信念对作者的巨大影响。
B.作者交替使用“你”“我”“她”,人称灵活变换,使行文更自由流畅,语言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易带来心灵深处的交流。
C.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写人把握到位,拿捏有度,文中的“你”如在读者面前巍然挺立,凸显了平凡人物身上的伟大。
D.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叙述主人公用绿色洇染千里黄沙戈壁的光辉事迹,文中多处对“绿色”的思考,闪烁思想的光芒。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4.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标题“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021-05-1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当表

董益新

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

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

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

“谁?”

“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

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

吴掌柜说:“两个人。”

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

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作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

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银元是老朽自捐的。”

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鬼子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

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村有村规,国有国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

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

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

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鬼子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

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

何大队长台鉴:鬼子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鬼子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

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

(摘编自《短小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阴雨之夜拜访,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C.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做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D.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鬼子,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2.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最大最多的思想。”本文结尾简短却又力量,何大队长的一声“好!”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3.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会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线索,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相关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或增强表达效果。这篇小说也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请你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作用。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民教馆①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怎么?怎么?

娘子:怎么?怎么?

疯子: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难办!难办!

[四嫂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疯子,你也来!

疯子:(摇头)我不去!

娘子: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

疯子: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②了!

四嫂: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狗子: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这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

四嫂: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

疯子: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狗子,你去吧!

四嫂:(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你还不服气?

狗子: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

疯子: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

[狗子下]

四嫂: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


【注]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②“活儿”:偷窃。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娘子不再担心小偷、地痞偷抢,放心让二嘎子看摊子,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正在转变、新秩序正在形成的社会现实。
B.听到程疯子说去不了民教馆,二春、娘子同时连问“怎么?怎么?”,既表现了二人对此的不解,也写出了二人对程疯子的关切。
C.“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借四嫂上场动作,写其勤劳直爽的特点,传达出她得知恶霸被抓的兴奋以及向大家传递消息的急切。
D.“低声地”“笑嘻嘻地”“一揖”等舞台说明交代了狗子向程疯子道歉时的神态、动作,表现出狗子改造自己的自觉性与诚意。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构思巧妙,借未出场的恶霸黑旋风串联多个场景,推动剧情发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打黑除恶带来的新变化,从而突出戏剧主题。
B.剧中独白能多维度展现人物性格,程疯子独自徘徊时的一段话,写出了他对时代新变化的喜悦,更表现了他害怕恶霸、不敢当面斗争的懦弱性格。
C.戏剧善用语言刻画人物,狗子上场时,疯子说“谁?啊,是你!”四嫂说“谁?噢!是你!”,一字之差,一标点之别,尽显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
D.剧中的台词极具个性与地方特色,如“抖漏”“碎在这儿”“加盐儿”“玩完了”等,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北京味。
3.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围绕程疯子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4.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湘江一夜(节选)

周立波

一九四五年七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吃罢夜饭,八路军一支军队的前卫部队从湘东的山区出发,越过一个大煅,往湘江急进。

迷蒙的月色笼罩着村庄、树丛、水田和茅封草长的田塍路,也照出了映在田边的急移的人影。司令员董千带着一群人到达一个老坳底下。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

“敌人离我们好远?”董千拿起望远镜,了望朦胧的南面。

“就在前边村子里。”大队长指着远处一片墨黑的地方。

“敌人为什么不开火,也不前进?”董千沉思一阵说,“鬼崽子们还没有摸清我们的企图。”

一片蛙鸣里,从南边地面传来一种响动,那是铁锹挖掘泥土和沙石的声音,董千判断说:“挖掩体。看样子,鬼崽子们是采取守势。”

董千大手一挥命令大队长:“去攻打东边公路的碉堡,吸引他们注意通往长沙的公路。”

不久,机枪声大作。手榴弹的爆炸,激荡着夜空。敌人的炮火越来越炽烈,他们不光是对准公路,而是向东、西、北三个方向盲目狂轰了。

敌机在天空吼叫。听到敌机下蛋的刺耳的噪音,警卫员宝古佬猛一下子把董千推倒在高坳底下的荞麦田里,自己扑到他身上。一颗炸弹落在坳上水田里,一阵泥雨落在宝古佬的肩背上。飞机还在近处低空盘旋着。董千暴怒地把宝古佬掀开,爬上高墈,对战士们挥手叫道:

“散开,躺倒,不要惊慌,不要乱跑。轻重机枪向天空瞄准。”

警卫员们爬上墙来,拉司令员下墈。董千叫道:

“走开。”

“你得下去。”警卫员的嗓音也不小。

这时候,通讯员向董千报告,大部队摆渡完毕。董千问道:

“门虎他们呢?”

“还没有回来。”通讯员回答。

司令部的人都知道,董千蛮喜欢门虎。这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年纪还只有二十五岁,战斗经验却很多,而且,干啥都有那么一股劲。对他来说,好像什么困难和危险都不在话下。他和他的队员们侦察敌情,既大胆,又细心,得来的情报相当准确。他的责任心很强,司令员交下的任务,他总是千方百计去完成,从不打回扣。

“带信过去,叫过了河的同志们就地休息,我这里也快收摊子。”

夜气凉如水,月亮偏西了。船飞快地前进,层层水浪活腾地冲击船头,发出节奏均匀的柔和悦耳的音响。河西河面,一片平静。董千看看倒映了月亮和星星摇漾的光亮的水波,微笑对张参谋说道:

“将来,等到太平了,我要再到这里来,看看这河水,这月亮和星光的倒影。小张,你懂诗吗?”

“诗?我不懂。”小张坦率地回答。

“到了那时候,”司令员困极了,说到这里,打个呵欠。

“什么时候?”小张询问。

“人民当权的时候。”董千说。

突然,从上游传来了汽艇的马达声。在水上突然碰到了敌人,气氛一时有一点紧张。船上的人把大小枪支都压上子弹。正在这时,上游传来手榴弹的一声巨响和一阵枪炮声,接着又是几响手榴弹。随后,大河上下,一片寂静,汽艇的马达也哑巴了。董千的困劲给这意外的情况撵得无影无踪了。

船靠了岸。

司令部的炊事员老伍提着一条鱼,笑眯眯地走过来,送给董千看。

波江顺利。过了河,很快要进到山区,敌人奈何不得了。部队将一路滔滔,按照中央的部署,直趋粤境。想起这些,董千很愉快,他兴致淋漓地跟老伍说道:

“去,我帮你去烧鱼。”

没多久,鱼烧好了。正在这时候,一个便衣莽汉闯到了大门口。

“什么事呀?”

“门虎他……”

“快说!”董千着急地紧催。

“咱们船跟敌艇遭遇。”便衣侦察员继续说道,“门虎说,‘不能叫它下去。咱部队正在摆渡。’他叫艄公把船打横,拦住敌艇,随手摔了一个手榴弹,机器哑了,敌艇歪了。鬼子们还击。他……”便衣大汉用手捂住脸,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咱们队长,他……英勇……牺牲了。”

后边的话,董千还没有听完,就暴跳起来,往桌面上猛一巴掌,盆盆碗碗,调羹杯子,震得狂翻乱跳。司令员一阵狂风一样地冲出堂屋,怒声叫道:

“都给我走开。出发,立刻出发。”他冲出瓦屋的大门,一人一骑,飞奔前进。

堂屋里,马灯下,老伍在收拾桌面。眼瞅着躺在桌上的被冷落的大鲤鱼,声调低沉地说道:“鱼呵,你真不赶巧。”

七月早晨的南风,略有些凉意。道路两边的山里,滴着露水的通红的山花,烁眼地点缀在青翠的松树、楠竹和柞木的中间。这一天,行军六十里,董千没有开口说过话。张参谋后来回忆这段路程说,“司令员看见了路西一拱黄土新坟,连忙把脸转到东边去。由于一种痛心的联想,在早晨的阳光里,司令员的眼角挂着一颗颗泪珠。”但是这一点。没有第二个人证实。也许,正是张参谋自己的眼睛被泪水蒙住了吧?宝古佬不但没有看见这事情,还坚持说:“我们的司令员是一条硬汉。他从不掉眼泪,也从不叹气,脾气倒是有一个,那是不假。”

到了宿营的村庄,董千才开口,他高声叫道:“张参谋,叫他们赶快架起电台,向延安通报。”跳下骡子,他接着吩咐,“你给我们起个草,报告毛主席。稿子送政委和副政委看看。”

张参谋奉命电报的内容是:

“主席:已渡湘江。正经湘中,往湘南粤北战斗前进。董、王、王。”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机轰炸时,董千指挥战士的语言描写富有动作性,极具表现力,读者可以想见战斗的激烈情状和董千的心理变化。
B.小说情节设置精妙,侦察员对门虎牺牲经过的讲述,交代了之前董千渡江转危为安的原因,解开了悬念,照应万妙。
C.结尾电报内容简劲有力,流露出董千所部完成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强烈自豪,彰显了人民军队无往不胜的战斗风采。
D.小说注重场景描写,各种场景交替出现,战斗场景惊心动魄,生活场景富有情趣,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2.下列从叙述的角度对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多次变换视角叙述同一场景中的人与事,强化了关键细节董千落泪的审美价值。
B.张参谋和宝古佬两人言说内容的矛盾,增加了叙述的张力,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C.作者强调“没有第二个人证实”,意在点出张参谋关于董千落泪的叙述并不可信。
D.张参谋和宝古佬叙述腔调的差异,折射出两人性格的差异,从侧面刻画了董千形象。
3.小说重点写“湘江一夜”这一横断面,表达效果独特。请简要分析。
4.董千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