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该怎么和你说

夜色爬上了小区高楼,家家户户阳台上的灯笼都亮起来。过年了,这灯笼如同一双双眼睛闪着光。那是充满渴望和期盼的眼睛啊,值了一天班的吴浩拖着疲倦的身子边走边想。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重灾区的疫情在这几天更是爆发严重,急需医疗支援,像吴浩这样的专业医师正是此次支援急需的人才。吴浩所在的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昨天一大早,同事们纷纷递上支援申请书,自愿签名按手指的就有吴浩一个。

这大过年的,该怎么和妻子美婷说?吴浩心里发怵。

已经两年没有回家陪老人过春节了。今年小俩口原本早早申请调班准备春节回家,可是又临时被取消了休假。目前此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还没有找到,事发突然,时间紧迫,吴浩没多想就报了名。只想着到一线去支援,到这会儿才想起没和妻子商量,甚至都没来得及告知一声。

美婷今天上的是晚班,吴浩到家这会儿她刚准备出门。美婷看见丈夫进来伸手去抱住了他,吴浩举着的双手不知道该不该落下,因为按照平时,他进门的第一件事是被美婷催着去换衣服洗手洗脸。在吴浩身上黏了一会儿的美婷缓缓让身体拉开距离,可眼睛依旧黏在吴浩的脸上。吴浩原本准备在那一刻告诉美婷自己支援的事情。可美婷说了声再见就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愣是把吴浩挂在嘴边的话挡了回去,吴浩站着目送妻子离去,直到听不到妻子的脚步声。

这样也好,待会儿出发再告诉她吧。吴浩自言自语道。

当初热烈追求美婷时吴浩已经是一名执业医师,而美婷才刚刚毕业,在医院实习。如今俩人同在一家医院上班,吴浩是一名外科医生,美婷是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俩人几天见不上面也是常有的。面对吴浩的追求,美婷眨巴着眼睛给他设了道关卡:“如果你能工作出色且连续三年手术不失误,就嫁给你。”吴浩满口答应:“好,就这么定了!”这句话从吴浩嘴里跳出来能把地板砸出一个坑。

事实证明,吴浩不仅做到了连续多年手术零失误,在婚后这几年的工作中更是因为表现突出被连年评优。

一次,连续做了几台手术的吴浩刚脱下工作服,到家吃了两口饭,电话就响了起来。一个危重病患急需马上手术,吴浩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碗,拿起外套就往外冲。美婷在后头冲着他喊,注意点,开车别太快了。吴浩又一次在死神手里把病人拽了回来,家属激动地跪在吴浩面前,吴浩疲倦地一笑,说:“不用客气,这是医生应该做的。”准备再次回家的吴浩因为实在太困了,在电梯里睡着了,幸亏监控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面对美婷一脸的担心,他笑着说:“这是我给你的承诺,也是对病人的一种责任。”

时间紧迫,耽误不得,吴浩简单收拾行李转身出了家门。

夜,更黑了。

到了集中地,吴浩想起要给美婷打个电话。看时间,这会儿她应该正忙着交接班,那就发一条信息吧。可就在这时,一条信息跳了出来,是美婷。

“老公,很抱歉未能提前和你商量,但我相信,你看到这条信息以后一定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吴浩心一沉,有种莫名的预感。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老百姓遭受太多的苦,让我们的同行承受了不小的压力,看到他们在一线苦苦支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去贡献一点力量。因为深知此行风险较大,担心你不同意,加上情况紧急,没有提前和你商量。但,请相信,我一定会平安回来。马上就要出发了,爱你。”

看着这则信息的吴浩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眼前浮现的是妻子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作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长,妻子无疑是此行最合适的人选之一,吴浩赶忙在人群中寻找妻子美婷。

提着行李的吴浩出现在美婷的面前。愣了那么一瞬间,美婷含着眼泪,笑了。她没有想到丈夫居然和自己一样成为了此次疫情的逆行者。

吴浩眼里也盈满了泪,满肚子的话化成一句抱怨:“你不要命了?怎么也不提前和我说一声?”说完自己也笑了。

周围的同事都笑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开端部分设置悬念,后文情节紧扣此悬念展开,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行文中运用了插叙手法,为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提供了帮助。
B.“在吴浩身上黏了一会儿的美婷缓缓让身体拉开距离,可眼睛依旧黏在吴浩的脸上”的细节,表现了两人夫妻情深,也为后文的情节做了铺垫,埋了伏笔。
C.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成功塑造了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白衣天使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D.小说故事虽简单,但反映了重大主题,感人至深。且情节构思巧妙,跌宕起伏,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第一段中说“那是充满渴望和期盼的眼睛”你认为此时的吴浩有何“渴望与期盼?”
3.吴浩作为“最美逆行者”到底美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万树梅花一布衣

汤世杰

戊戌夏末,在滇南小城弥勒,临时起意去拜谒孙髯翁墓时,我竟忘了那原是个喜欢梅花的主——早年,他曾自撰自刊一方小印:“万树梅花一布衣”。我去的那天,离梅花暗香浮动时日尚早,直到站在他墓前,想起这事,忽就觉得是在一个错误的时候,去了一个错误的地方。那就错那么一次吧,心想。太过正式的拜谒,或并不为诗人喜欢。没准儿,偶然,随性,家常,毫无仪式感,反倒合了他的心意呢?

那就去看看——我的心里,却在为我事先的无知而痛悔。

是午后。说是那墓,如今在小城靠西的咸和山半山上,离城不算远,真走上去,我竟需几次停下来喘气,寻思诗人孙髯翁怎么会住得如此寥远,如此偏僻呢?他活着的年代,这样一处山野,离那时的小城,恐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到的。

终于说到了。然四顾冥寂如故,未见有何建筑。友人领着,侧身踅过路边的青绿灌木,往里一探头,方见一座青石墓茔,静静待在那里。如此,偶尔匆匆行过的车与人,是断然不知孙髯翁会住在那里的。走进去,墓前,有一方不大的,用毛石铺就的前场。再远一点,透过一道石栏,可见弥勒城区的那个坝子,或屋宇毗连,或水波粼粼,竟甚为壮阔。转身面对孙髯翁先生墓茔,见石料尚显青涩,少有风痕雨迹。正中那方主碑上,刻的是“布衣联圣孙髯翁先生之墓”,两边镌刻的,正是孙髯翁先生自己撰写的一副自挽联: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可惜,四周并无梅花,甚至梅树。我久久地踟蹰着,忽而面对先生那副自挽联,忽而转身遥望远处的城郭。四围静如洪荒。那时,我眼前,并没有那副著名的“海内第一长联”,所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尽管我知道,那副长联早已写进浩茫时空。我只是和写过那副长联,尔后长眠于此的诗人孙髯翁一起,静静地待了一会儿。

弥勒,是个与佛同名的小城。显见算不得什么都邑大城,先生所居,又是个如此偏僻隐秘的去处,只有不多的人知道——以那副长联的名满天下推论,世人多会以为,他生命的归宿地,当是省城昆明,即便没有华屋豪宅,哪怕就住在滇池边,在大观楼,住在那副长联里,也好。一个诗人,能世世代代住在自己的作品中,文字里,就已足够,如同王勃居于《滕王阁序》那篇名序,崔颢住于《黄鹤楼》那首名诗,范仲淹宿于《岳阳楼记》那篇名记一样。

细想,又不尽一样。王勃、崔颢、范仲淹这样的文人,大抵都做过几天官,行迹与文名达于天下,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那样的魁伟建筑,充其量只是他们人生行旅中偶然的居所,甚或只是他们一诗一文的居所。他们有的是才情横溢的诗文,堪供后人无尽地玩味。孙髯翁不同。这位布衣联圣,寥落一生,几乎所有的诗文都已散失,只留下一副对联。对联这种东西,古时文人何人不会?何处没有?几乎每座亭台楼阁,大宅民院,都少不了对联,有的甚至不止一副。孙髯翁却只剩下一副长联。与其说是滇池边的大观楼,以孙髯翁这副长联名世,不如说是孙髯翁总算找到了一处生命寄居之所。从那以后,诗人孙髯翁虽文名大盛,却似乎从此就消失于人间了。

但我依然后悔于事前,别说一枝暗香浮动的梅花,既没带一束鲜花,也没备一点香烛,带上的,唯有自己和自己的那颗心。也好。那是一段只属于孙髯翁与我共有的时光,就让寂静弥漫,就让清幽舒展,就让聆听继续……

世界生生不息。万物萌而诗意生。石槛外,蒲公英结着草籽,芭谷刚刚咧嘴吐穗,土豆已然浑圆,转眼间秋色将起,俄尔,身前身后的大地,便会诗意芬芳……

有人说过:时间开始了。

于我而言,那一刻,倒是时间停滞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倒叙的方式,以作者拜谒孙髯翁墓生发的心情、感悟开篇,直抒胸臆,可见其对“布衣联圣”崇敬至深。
B.文章写孙髯翁墓的偏僻隐秘,既暗示了诗人一生寥落,也与后文“布衣联圣”世代住在自己的作品中相互映衬。
C.在孙髯翁墓前,作者久久地踟蹰,因为先生那副自挽联引发了心中感慨,也是因为墓地与远处城郭强烈的对比。
D.文章结尾对孙髯翁墓周围景物的描写虚实相生,其中蕴含着对先生精神力量的赞赏,以及拜谒名士后内心的满足。
2.作者在拜谒孙髯翁墓时,为什么会联想到王勃、崔颢、范仲淹这样的文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简要分析以“万树梅花一布衣”为文题的妙处。
2021-07-1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笛音

李铭

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

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

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

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傲慢无礼。

眼看事情变得尴尬起来,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

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说,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

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

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

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

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笛音真干净!

他们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

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回到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想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但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交代的内容,为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干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B.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与上文本地演奏演员认为吴大咖傲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
C.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笛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
D.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盲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一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
2.小说以“笛音”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吴大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情节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坦率真诚,既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C.随着电话交流的不断加深,“我”想知道女主人公的身份,却被婉拒。这一情节解释了结尾“我”说不出她的名字的原因,前后呼应。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2.小说结尾“我”为什么不愿知道号码主人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照花灯

高沧海

沟壑边,田埂旁,每年端午前后,都生长着丛丛簇簇蕤茂盛的野艾蒿,二嫂还不算很老,她穿着青布的褂子,怀里抱着一束野艾蒿。她沿着村庄的大路走回来的时候,人们都跟她打招呼。

二婶,又摘了艾蒿。

二奶奶,我要照花灯。

长青背着手,他也正从这条大道上走,搁在以往,他会站住脚等一等,或者迎上去,搀扶着她,接过野艾蒿。他总会轻轻地说,二嫂,不急,不急,慢慢走。

他叫了她大半辈子的二嫂。

这一次,眼看就要走个脸对脸儿,长青却一扭身,钻进了身旁的胡同。

二嫂采来的野艾蒿被抱回家里去,掉开在天井里。天井里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野艾蒿了。

直到冬天下起了雪,野艾蒿也不曾被收拾到厢房去,它们堆在一起,斜斜地倚靠在屋墙上,雪花落在它们身上,几乎使人忘记它们曾经是一棵艾蒿了。

春天又到,温暖的太阳一天天照过来,雨水了,惊蛰了,清明了,端午也快要来临。二嫂敲落每棵艾蒿根须上的泥土,摇去灰尘。艾蒿叶片已经微微的卷起来了,一只白色的蝴蝶扇动翅膀,从一棵野艾蒿飞到另一棵上。

二嫂坐在大门楼下,她的手指很硬,她能把每一棵野艾蒿的枝茎搓捻成丝丝缕缕;她的手指很柔软,又把这些捻开了的枝条轻轻绕指揉成一园,大者如蜜桃,小者似海棠果,一颗颗放在她身边的宽口大肚陶罐里。

就有人在大门楼里探进个脑袋来,二奶奶,我妈头疼,要些艾叶煮茶喝。

也有说,二婶,这几日腰子酸哩,向您老讨个艾,晚上灸一灸。

二嫂便笑呵呵说,小崽子哪里来的腰啊,自己拿去吧,捡大个的。

挨了骂的人反像是得了极大的夸奖,说声谢二婶,自己就拿了。

长青也极想来讨一颗艾团灸灸,肩膀痛,往年都是像拿自个的,如今却抹不开脸面了。

有一桩老事儿,别说是乡里上了年纪的人,就连长青的小孙子这样的小小子也是都知晓的,长青出生时在一拉溜兄弟姐妹排行里是老小,拉秧的瓜儿,连奶都没得吃,恰好他的二嫂也生娃娃,人年轻,奶水也充足就兄弟儿子搭一伙儿养了。

长嫂若母,更兼哺育之恩,长青一直对二嫂恭敬。

直到前两年,改建城中村,赔偿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为着老爹老娘留下的一幢老房子两家起了纠纷。长青上了牛劲,他说,他是老幺儿,就该多拿,三七分,他该拿七,四六分,他该拿六,五五分,门都没有!

村上同年龄的人都调侃他,当年你二嫂不喂你吃奶,早饿死你个鳖孙,哪还轮到你今天指手画脚争来争去。

有人起哄,吃奶也该付奶钱,是不是?

当时在兴头上,长青也没细想这些事,及到后来尘埃落定,钱装进了腰包,细细咂摩,三更五更的竟然常常为这多拿的一份钱失眠了,睡也是不安稳的。

钱在自己这里,烙手,归还给二嫂,烫老脸,长青只好躲着二嫂走了。

转眼就到了端午,吃粽子,看龙舟,白天的乐事儿忙活完了,晚上孩子们的花灯上场了。

端午的晩上照花灯,是这里的一个传统。

大大小小的孩子挑着花灯,在街上行走,有集市上买来的红灯笼,有彩纸糊在麦秸秆上的各色的灯笼,手巧的爹娘,做了精致的南瓜灯,萝卜灯,里面点了小小的灯盏。挑了花灯的孩子一丛丛一簇簇,他们最后会来到二嫂的窗下,长青的小孙子才刚掉了一颗门牙,他仰着小脸儿喊,二奶奶,造(照)花灯呀!

二嫂也有一盏花灯。

她的花灯是一盏琉璃的莲花灯,灯芯与人家不同,是一颗她自己做成的香香的艾蒿团。艾蒿被点着了,它也不是旺旺地燃烧,只是一丝一缕地明明灭灭着,莲花灯便被晕染得晶莹剔透起来。

二嫂对着孩子们举起花灯。

孩子们欢呼雀跃,照花灯呀,照花灯呀!

长青站在暗影里,他鼓足勇气走上前,二嫂,我……我也来,照照花灯。

二嫂的花灯举起来了——

花灯照照你的眼

你的眼明亮

花灯照照你的牙

不跟人打架

……

花灯照照小脚丫

转眼就长大

……

艾蒿的香气从莲花灯里溢出,氤氤氲氲,脉脉绵绵,传得很远,很远。

长青含着两窝泪,仿佛又回到了他的小时候。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青看到二嫂摘艾蒿归来,一扭身钻进了身旁的胡同,暗示了长青和二嫂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设置了悬念,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B.小说以二嫂和长青的故事为叙述线索,以端午节照花灯的习俗为背景,内容丰富,情节发展自然。
C.长青因争夺利益而与二嫂产生了隔阂,被同村人嘲讽,认为他忘记恩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青生活的环境民风淳朴,村民们明辨是非。
D.向二嫂讨要艾蒿的人挨了骂,反像是得了极大的夸奖,既表现了小伙子占到便宜后的得意洋洋,也表现了二嫂与人们关系的亲近。
2.有作家说“小小说应该具有诗、情、画、意”,结合文本,探究本篇小说的“诗”“情”“画”分别有哪些体现。
3.“照花灯”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1-04-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假面

(俄)契诃夫

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去……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让开……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

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方……你们都别看了!”

“我请你安静一点。”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人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我不能容忍!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

“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

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荒唐……这……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来……还……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什么是无赖?”插孔雀羽毛的男子大喊一声,火冒三丈,一拳打在桌子上,托盘上的杯子被震得蹦起来,“你是在对谁说话?你以为我带着假面具,你就可以对我胡说八道了吗?尊敬的先生们,不开玩笑了,我可没有心思跟你们闲扯。你们全都滚出去,赶快滚吧!”

“咱们这就等着瞧吧!”热斯佳科夫说道,激动得连镜片都蒙上了一层水汽,“去把叶夫斯特拉特叫来!”

“叶夫斯特拉特!”俱乐部里响起了呼叫声,“叶夫斯特拉特在哪里?”

叶夫斯特拉特是一个穿警服的老头,他应声迅速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哑着嗓子说,瞪着一双可怕的眼睛,抹了油膏的胡子在微微颤动。

“这可把我吓坏了!”那男子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把我吓坏了!你这愚蠢的东西,瞧这胡子,就像猫胡子,两只眼睛就要鼓出来了……嘻一嘻一嘻!”

“少废话!”叶夫斯特拉特气得全身哆嗦,声嘶力竭地喊道,“滚出去!不然我就叫人把你扔出去!”

阅览室里响起了一阵无法想象的喧嚣声。舞会被霎时的一团混乱中断了,群众纷纷从舞厅拥向阅览室。

叶夫斯特拉特召集了在俱乐部的所有警察,并坐下来进行笔录。

“你写,你写。”戴假面具的人用手指在他的笔下指指点点地说,“现在我这个可怜虫将是什么下场呢?我真是个可怜虫!哈哈。喂,怎么啦?笔录做好了吗?全都记上了?好吧,你们现在就瞧一瞧吧!……一……二……三!”

那男子站起来,全身挺直,摘下自己的假面具。他露出了自己的醉脸,看着大家,欣赏所产生的效果。他倒在圈椅里,高兴地放声大笑。而所产生的效果也的确非同寻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张皇失措地面面相觑,脸色发白,有的还在挠后脑壳呢。叶夫斯特拉特像是干了意外的大蠢事的人那样,后悔地发出呷呷声。

大家都认出来了,这个爱胡闹捣乱的人正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荣誉公民皮亚季戈罗夫。

“怎么样,你们走开还是不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皮亚季戈罗夫问道。

那些知识分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踮起脚尖,默默地从阅览室里走出去了。皮亚季戈罗夫随后便把门锁上了。

“你当然早就知道这是皮亚季戈罗夫!”过了片刻,叶夫斯特拉特低声地沙哑地问那个仆人,“你为什么不说?”

“吩咐不许说,长官!”

“吩咐不许说……等我把你这该死的家伙送进牢里几个月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不许说’了。滚出去!而你们呢,诸位先生,你们倒好,”他又转过身来对那几位知识分子说,“居然造起反来了,连离开阅览室十分钟都不肯!现在你们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吧。唉,先生们,先生们……我可不喜欢,真的!”

那些知识分子在俱乐部周边走来走去,垂头丧气,惘然若失,心里充满愧疚,絮絮叨叨,好像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

深夜两点钟,皮亚季戈罗夫才从阅览室里出来。他还是醉醺醺的,走路摇摇晃晃。

热斯佳科夫动手去搀扶皮亚季戈罗夫,其他几个知识分子也跑了过来,高兴地微笑着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扶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把皮亚季戈罗夫送回家之后,这些知识分子着实快活了一阵,并终于放下心来。

“他还伸手跟我握别呢,”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道,“这就意味着,没有事了,他没有生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几个没戴假面的知识分子躲在阅览室里,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政治。
B.小说没有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主要采用大量人物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使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更加集中。
C.叶夫斯特拉特在皮亚季戈罗夫揭掉假面前后的表现,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知道狗的主人前后的表现异曲同工。
D.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能随时观察每个人物言行,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既全面客观又灵活自由。
2.简要分析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对待皮亚季戈罗夫的前后表现及心理变化。
3.小说题目意味深长,有评论认为,“假面”可以称为“真面”,“真面”可以变成“假面”。如何理解这句话,结合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的台阶

叶春雷

所有的台阶,自然是能上也能下的,这才叫台阶。但是庄子的台阶,却只能下行不能上行,这就有点怪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对于人来说,都有一种欲望,爬到别人的头上,或者简直就是站在别人的头上,把一个人结结实实地踩在脚下,那感觉是够爽的。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拼命往上爬。鲁迅先生的杂文《爬和撞》对此有形象的描绘。对此,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的台阶,人生的台阶,大都只是用来上行的。元曲里有个词,“蚁阵蜂衙”,说的就是大家一窝蜂往上爬,往上挤,挤不动就往旁边乱撞的人生图景。有人被从台阶上撞倒,掉下去了,也许下面就是深渊;有人被踩在了脚下,张着嘴喘气,像涸辙之鲋;自然也有人爬上去了,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庄子站在台阶外面,冷眼看着这一番世间奇景。他不赶这个热闹,他也没力气在人窝里挤和撞。他的人生,是“游刃有余”的,他要找人世的罅隙,哪里有罅隙他往哪里钻,他才不赶这个热闹。

不赶这个热闹,自然就被边缘化。因为只有顺着台阶爬上去的人,才是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不是这样的主儿?爬上去了,就成了尘世的主宰,呼风唤雨,吃香喝辣,世界是他们的,不是别人的。说句公道话,他们爬得也实在是累呀,好不容易坐稳了江山,恣睢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但庄子只有冷眼。

那种只能往上爬的台阶,他不要。他自己制造了另一种台阶,这台阶,让他从从容容往下走。

于是,这世间就真有了看头。一窝蜂顺着台阶往上爬的一群人,哭爹喊娘,嘤嘤嗡嗡,宛若捅破了一个马蜂窝。然而,另一种台阶上,清清静静一个人,大布之衣,葛巾裹头,芒鞋竹杖,从从容容在那里走,往下走。台阶边上,一带清溪,缠着他的足迹,缠缠绵绵,情丝依依,叮叮当当往下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生的固有模式。但这种模式,终被一个人打破。一个被人打破的模式,就失去了它的庄严。就像竞技体育中,再伟大的世界纪录,一旦被人打破,就基本分文不值。庄子很促狭,他把那个被人们尊为铁律的固有人生模式打破了,这个模式一旦破碎,就变成了一地鸡毛,风一吹,就烟消云散了。庄子真是个促狭鬼。

而人,也是可以往低处走的。

躲开了喧嚷的一群,躲开了争先恐后的一群,躲开了你冲我撞、哭爹喊娘的一群,躲开了残酷竞争白热化的一群,我其实还是可以从从容容的,有另一条路可走。

于是就有了庄子的台阶。清清静静的一条盘山小径,一条石砌的路径,两边青山如洗,碧水长流。耳中是鸟鸣啾啾,虫声唧唧。松果不时被山风吹落,砸在枯叶上,噗噗响。庄子一步步往下走,走一步,就放下一个心中的念想。名、利、势、位,声、色、犬、马,这些东西,就留在山上吧。每下行一段,就停留一下,像黛玉当年“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样,也给这八样东西,每样筑一个冢,把它埋掉。埋在山上,也就相当于从心底用刀剜掉,彻彻底底,鲜血淋淋,在所不惜。

庄子一步步走下山来,提着哨棒,像当年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欲望的大虫已经被他打死,彻彻底底留在山上。他干干净净下山来,心空得就像黄昏寺庙的一口钟。

这样的一个庄子,轻轻一碰,就是金石之声,响彻天地间。那样的洪钟大吕,世间谁人能比?

庄子下山了,那台阶还挂在山上。

那是庄子留给我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作品里写了两种台阶,一种是向上的,一种是向下的,它们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属于“拥挤人生”中的成功者,作者对他们的努力与成功表示理解。
C.“庄子很促狭”是说庄子心胸狭窄,“庄子真是个促狭鬼”运用反语,表明了庄子的智慧。
D.“那是庄子留给我的”表明作者深受庄子影响,也愿意用庄子的思想面对繁华的尘世。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写到了“拥挤人生”的不同结局,将此类人与下文的庄子形成对比,突出此类人的思想浅薄。
B.全文涉猎历史而不累赘,运用典故而不拘泥,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饱含现代人的思绪,是一篇文化哲思散文。
C.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心空得就像黄昏寺庙的一口钟”。
D.本文构思奇特,作者立足现实,出人古今,设喻新颖,将一个深奥难懂的话题演绎得有声有色,韵味无穷。
3.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4.作者将庄子塑造成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爱之舟

吴冠中【注】

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的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⑤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⑥初小毕业时,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我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吵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⑦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我拿着老师孙德如的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他接着问:“那朱自道呢?”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十名。”正好缪祖尧老师也在我们家,也乐开了:“茅草窝里要出笋了!”

⑧我又要去投考无锡师范了。

⑨父亲又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

⑩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范毕业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但师范生等于稀饭生,同学们都这样自我嘲讽。我终于转入了极难考进的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工业救国是大道,至少毕业后职业是有保障的。幸乎?不幸乎?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观原因,我接触到了杭州艺专,疯狂地爱上了美术。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我羡慕过没有父母、没有人关怀的孤儿、浪子,自己只属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醒来,枕边一片湿。

(有删改)


【注】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B.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这一情景既交代家庭生活背景,写出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C.“我”出身贫寒,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因此住旅店时不愿父亲花钱换好房间,读书时为缴不起学费使家人困窘而心酸哭泣。
D.读小学时考到全班第一,“我”高兴而且兴奋;父亲却冷静地询问同学朱自道的排名情况,可见父亲比“我”沉稳,想以此消消“我”的傲气。
2.第⑩段作者忆及父亲缝补棉被的背影,十分动容。这段文字好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赏析。
3.本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1-04-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祁成德

小司号员终于苏醒过来了。

厚厚的泥土掩埋了他的下半身,带着硝烟味,混杂着树枝叶草根草屑。肩膀上被刺刀捅的伤口在发痛,但他的神智是清醒的,从来没有过的清醒。

林梢上空有朦胧的月色,许是后半夜了吧?

他不清楚战斗是怎样结束,部队是什么时候撤离战场的。他只记得部队白天上午翻过七里坎向赤水方向挺进,他们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在下面黄皮洞山沟里同敌人遭遇,干上了。他们边打边撤来到这片树林高地,打了不知多久,一发迫击炮弹飞来使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名的小虫在近处的草丛中唧唧叫着,山风卷过一阵林涛,发出尖利的啸声,这树林里咋会这样静?连长他们哪里去了?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我的枪呢,小号呢?

他环顾四周,心里空荡荡地有一种失落感。

他试着动了一下但身子无法动弹。他不甘心,又猛力抽动,右下肢有一点痛的感觉,左下肢却没有什么反应,好像麻木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去掉泥土抽出身子来。

他今年才16岁,咋说也还是个孩子,满打满算参加红军还不到两年。在部队,同志们都当他是小弟弟予以爱护,只有大胡子的老炊事班长,会时常摸着他毛蓬蓬的头喊他“伢子”,常常多给他几片南瓜几块薯干。而今,他们在哪儿呢?在急切地盼望他归队,还是认为他已经光荣牺牲而正化悲痛为力量?他仿佛看到连长那焦灼忧虑的目光,听到大胡子班长那时常干裂带血丝的阔嘴在喊“伢子……”

他一定要设法回到战友们身边。

树干撬,双手刨,身子扭动抖落……他终于抽出身子,然而他看着自己的左下肢惊呆了:踝骨以下部分,是永远埋在了泥土深处,还是失落在什么地方?

他嘤嘤地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滚落,融入身下这片异乡的土地,为那被炮弹夺去的左脚。

“红军哥,你回来教我吹号哈,要得不?”

房东小孩的话在耳边响起,不要哭哩!红军战士铁打的汉,为什么要哭?那小孩砸破手指还不哭哩!还是找找自己的左脚和枪号吧。

爬着找了一阵,只找到炸坏的枪和小号。

左脚不要了,找来也没用,何必浪费时间。

哦,时间!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虽然才只有16岁,但这左脚,肩上的伤口……还行吗?

行的,爬也要回部队!回去还要吹号,起床号集合号行军号冲锋号……部队能没有号兵吗?他吹起冲锋号,战士们在号声激励下猛虎下山般冲向敌群,押回垂头丧气的成群俘虏,他会多么自豪!必须尽快归队,大家都在等着他!

应该找一找路,他抬头察看着周围的地势。

朦胧月光下,一条暗褐色的带影,在林中蜿蜒起伏,曲折盘旋而依稀可辨,白天,他就看清那是路,就在上面约20公尺的地方。

他奋力向上边爬去,带着炸坏的枪和小号。

然而,一阵痉挛抽搐剧痛,左下肢在淌血。

得赶快包扎起来!他撕下衣襟,咬牙忍痛竭力地弯过左下肢,身子弓过去两手努力够着包扎好。

歇口气吧!他抹去脸上额上豆粒般的汗珠。

爬,又继续爬,向着那路。

五公尺、十公尺……快到了,路已依稀可见。脚为啥疼痛不止?

他回头发现脚下有血印。

歇歇再爬吧!蓦地,他脑子里闪出个念头,这山林中是不是还有跟自己一样,在寻找部队的战友?他们记得路吗,知道部队的方向吗?自己在昏迷中,仿佛听到连长喊过:“同志们,撤,向来时的方向!”那就是说七里坎土城方向。自己应该设置点路标,为想归队的战友们,这是一件好事!即使自己因此不能归队,但如果能让更多的战友沿着路标归队,不是更好吗?

他看看自己伤残的左腿和身后的血印,笑了,能办好这一件事,死了也心安,没有遗憾哪!

他终于爬到了朦胧月光下的小路上。

取下断枪上的刺刀,借助月光辨准方向,吃力地开始刻第一个箭头,刻在路边的土壁上。脚在剧烈地痛,血在不断地流。他不顾一切地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刻好路标。累了歇会,疼痛咬紧牙,汗顾不上擦。他仿佛听到战友和房东小孩在呼唤自己而力量猛增。

第一个路标终于刻好了。

他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箭头朝着部队的方向,那么坚定有力,仿佛自己坚定的信念;箭头随着月光的游移不定而闪烁,犹如自己赤诚的心在跳动,他欢呼般地发出一声大喊,“啊嗬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他又带着小号刺刀向前爬去,要刻下一个他认为该刻路标的地方。他身后留下一溜血印,点点滴滴联缀成一个长长的大写的血的路标。

天上,依稀透出点曙光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对草丛中的虫叫声及山风的啸声的描写反衬了山林中寂静的氛围,这属于以动衬静的手法,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小司号员内心的慌乱。
B.“树干橇,双手刨,身子扭动抖落……”中“橇、刨、扭、抖”,简短的几个动词就把读者带入到情境中去,让人体会到了小司号员艰难的脱身过程。
C.“左脚不要了,找来也没用,何必浪费时间”,这句近乎冷酷的描写表现了小司号员的果断和机智,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小司号员的同情。
D.小说尾段的景物描写,既呼应了小说前面有关月光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同时也富含深意,暗示了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的革命前景。
2.小说对小司号员的心理作了真实细腻的描写,这些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路标”在文中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波

茅盾

晚饭摆好了,一碗红焖肉,一盘鱼,两个碟子:紫阳观的酱菜和油焖笋。李先生戴上了老光眼镜走近饭桌的时候,烧饭娘姨又送上满满的一盘炒鸡丁和一大碗的火腿白菜汤。

李先生朝饭桌看一眼,轻轻叹一口气,两手撑在饭桌边儿上,墩出了他那秃顶的油光光的头,再看得仔细一些,然后落座,举起了筷子,又唉了一声,轻轻地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穷了!这一点菜够这一桌子人?”

李先生这话是不错的。这里是满满一桌人:李先生对面是李太太和八九岁光景的三少爷;左边是大少爷大少奶奶一对儿,大少奶奶手里还抱着李先生三岁不足的孙子;右边是大小姐和二少爷,两个正是吃量很好的十八九岁。一桌坐满了。但还有一个人挤不上去,这就是站在李先生背后的姨太太。自从李先生一家做了上海“寓公”以后,这位叫做宝姑娘的姨太太每餐总得不到一个坐儿,总是要等到李太太或者大小姐好容易放下了碗筷,她这才顶补上去。好在这位宝姑娘原是乡下小户人家的女儿,进李家来低头伏小惯了的,要她如何就如何,从不透一口大气。

李先生想到住在乡下的时候,每顿饭总是两桌,男归男,女归女;三开间四进的大房子,一家人住得怪舒服的;没来由搬到上海来,全家挤在鸽子笼似的三四间屋里,倒出了好大的租钱。菜也贵,每月的浇裹比在乡下时大了几倍;——想到这里,他把头一摇,心里又叹着气说:“真是一天一天弄穷了。”

自己还是少爷的时候,他李先生常来上海,后来他从少爷变做老太爷了,就觉得乡间住住也还舒服。这就轮到他的儿女辈“苍蝇见血”似的渴慕着上海。这一次全家都搬了来,也是儿媳妇们竭力摔怂的。儿子是三日两头地在老头子跟前说:“乡下太不太平了呀!昨天张家已经避到上海去了,听说赵家和孙家只在这几天里也要搬!”可是李先生总打不定主意。直到镇上一家布店的小开遭了“绑”,李先生这才心里一跳;可不是么,家道比他差得多的人尚且被土匪看中,那他李先生岂不是更危险?然而他又自己宽慰道:“少出门,坐在家里,难道打进门来?”媳妇和女儿却整天囔聒得厉害:“土匪也要绑女人的!”李先生只当作不听见。可是“绑票”的恐怖还没闹清楚,另一件事来了:那一年的教育经费没有着落,县里发了教育公债,因为李先生是五六百亩田的大主儿,派到他身上的债票是一千。这可把李先生吓了一大跳。于是硬一硬头皮,他全家搬到了上海。

除了田地住宅,李先生这一年来把他所有的财产都变成现钱,存在一家新开的银行里。三个月前,他又费了无数的口舌,把内地几家商铺里他搭的股子陆续都拆了出来,一共也有三四千罢,都存在他认为可靠的那家新银行里。

利息虽然勉强够开销,可李先生每到月底算账,就有一百二十分不愿意。“要是住在乡下,除开销还可以多下一半呢!”最近,他这“不愿意”缩短到每天要来两回,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在他的算盘上,大女儿还要出阁,要花钱,二儿子娶亲,更要花得多些,何况还来个八九岁的三儿,何况说不定那宝姑娘还会生出来。

饭快吃完的时候,拍拍拍,大门门环上响了三声。李先生放下了碗,连声道:“慢点开,慢点开,问问清楚!”他住在上海也还得提防着骗门进来的强盗。然而娘姨去看了来,没有人,只有一封信。李先生听是信,立即又想到诈吓信。手指头微微有点抖,拿过看时,却原来是乡下来的。

这是代李先生经理田产的人写来的信;他说:今年大旱,乡下人是苦乐不均,有些地方粒米无收,有些地方倒还有个八成;李先生那些田产扯匀了算,可有六成,不过收起租来,恐怕吃力得很。

李先生捏着那些信纸又只管出神。前些时旱象初成而且米价步步涨的时候,李先生走进走出咕噜着“米价涨,奸商可恶,偏又他家吃口重”。可是眼前这封信告诉他田里还能够统扯个六成,他就又觉得近来米价倒反跌落些是不应该的,又是奸商可恶,私进洋米,说不定还有东洋货。

他右手摸着自家油光光的秃头,心里又要咒骂米商,又要想法怎样收租,这当儿,一个人气急败丧闯到跟前,是他的大少爷,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叫道:

“中国兴业银行倒了!爸爸,晚报上登得有!”

“呵呵!什么!不会的!前几天它还新添了一个支店呢!呵呵!”

李先生抢过报纸一头看,一头说,秃顶上立刻布满了汗珠。

“啊呦!”李先生回过气来似的喊一声,手一松,报纸落在地下。报纸上登载得那么详细,还能是假么?李先生的全部财产,每月的开销,一下子倒得精光呢!

过一会儿,李先生咬紧牙齿说道:“明天我就回乡下催租去!明天就去!催租去!唉唉——偌大一家银行会倒的!”

(发表于1935年2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极富生活化特点,通过对晚饭菜肴的描写,初步显现出李先生的社会阶层和家庭境况。
B.姨太太宝姑娘只能顶补入座的“饭桌身份”,带有鲜明的旧社会痕迹,体现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
C.李先生一家搬去上海,主要原因是晚辈们的撺掇,儿女们整天强调乡下社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
D.小说结尾几段,作者大量使用感叹号,准确、巧妙地突出李先生因银行倒闭而出现的心理变化。
2.小说中的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3.文中未出现“微波”一词,小说却以此为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微波”的作用。
2021-04-02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七次仿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